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根据所搜集到的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和图件,应用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该数据库由5个子数据库组成,即:中国自然致灾因子数据库、中国省级报刊所载自然灾害(1949~1990)数据库、中国农村自然灾害灾情数据库、中国历史自然灾害数据库和中国行政区划(县级单元)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异时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自然灾害在宏观上的东西分异高于南北分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当前,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与城乡建设的快速扩张导致人地灾矛盾加剧,因此,研究城乡建设空间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就尤为重要。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城乡建设空间及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法、综合归纳法等方法,探究粤港澳大湾区城乡建设空间扩张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1)城乡建设空间扩张与自然灾害关系密切,且是双向影响关系;(2)城乡建设空间扩张与灾害演变相关性大小存在区域差异,灾害易发区与城市建设密集区的重合,两者关系更为密切;(3)地质灾害、暴雨洪涝灾害的演变与城乡建设空间扩张相互影响程度大;(4)城乡建设空间扩张加剧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5)自然灾害的存在限制城乡建设空间扩张的发展方向,增大了城市开发的成本,易发生灾害的区域需要避免进行高强度建设和重要设施布局。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异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作者建立的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在对黄土高原地区1949 ̄1990年自然灾害总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1949 ̄1965年与1978 ̄1990年2个时段的自然灾害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本区自然灾害不仅在空间上明显区域差异,而且在时间上有突出的动态变化,并显示出总体灾情加重的趋势;灾害组合变化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反映了孕灾环境与承灾体对自然致灾因子及灾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历史时期江浙沿海特大风暴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大风暴潮灾是江浙沿海地区一种严重自然灾害,根据历史记载资料,探讨了江浙沿海特大风暴潮灾的频率、灾情,及其成因,并预测了未来变化趋势,提出了有关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孕灾环境、自然致灾因子和承灾体3个方面选取区划指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分别得到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图、自然致灾因子危险度图和区域承灾体脆弱度图;将上述3幅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的基本单元,然后对基本单元属性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根据拟定的区划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区划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自上而下”的区划方法对重庆市自然灾害进行区划,得到4个自然灾害区;从属性数据库中提取相关属性数据,得到每个自然灾害区的基本特征;最后,分别对每个自然灾害区的自然灾害、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情况讲行详细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农业自然灾害系统灾情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区域农业灾情形成机制为突破口,以山西省农业自然灾害数据库为依托,逐一分析山西省农业自然灾害系统诸子系统──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与灾情系统的特征值,并研究了各相关要素对区域农业灾情的贡献率。以此为根据,构造了描述自然灾害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定量指标。从而系统分析了山西省农业自然灾害系统灾情形成机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自然灾害信息管理;区域农业相对灾情与绝对灾情意义不同,必须将两指标同时作为系统特征指标;单一的自然灾害要素难以解释灾害形成机制,自然灾害子系统的综合指标可以更好地刻画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7.
银川市城市自然灾害特征及减灾对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初步分析了影响银川市的四类自然灾害,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了这些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减轻银川市城市自然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区域灾害系统论”和“地球圈层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比利时灾后流行病研究中心的紧急灾难数据库(EM—DAT)和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灾害数据库(NatCat)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在重点对本世纪以来的全球变化进程与自然灾害趋势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球变化与自然灾害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全球变化与自然灾害之间通过动态互馈机制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全球变化背景下应对自然灾害的科学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风险可保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险是提高灾后恢复力的一个重要金融工具,但数据分析表明保险在灾后恢复中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例如,目前我国自然灾害保险赔偿仅占自然灾害总损失3%左右,这一现象背后的关键原因之一是自然灾害风险可保性研究严重滞后,为此,本文从研究自然灾害风险特征和可保性风险特征着手,论述了两者存在的表象矛盾与相对统一之处,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可保性的概念,试图为发展自然灾害保险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本研究针对性地分析了自然灾害保险产品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唐代陕北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普遍性特征,对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唐朝政府为应对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防灾救灾体系。中央政府灾前储粮备灾,灾后遣使救灾、开仓赈济;地方官吏积极救灾、募捐财物、兴修水利。这些措施对陕北地区自然灾害的防治和赈济均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主要海洋灾害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1949~2010年发生在广西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洋灾害情况,并对其进行风险影响分析。在影响广西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洋灾害中,风暴潮灾害最严重,造成的损失最大,直接危及到国家财产、沿海人民生命生活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赤潮灾害和海水入侵灾害。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是引发这些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海平面上升使风暴潮的致灾程度加剧,海岸侵蚀、岸线变迁、海水入侵和土地盐渍化加重;人类大规模的围填海活动使潮滩湿地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赤潮危害加重、生态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应采取工程与生态相结合的立体防护体系,提高海岸自然抗灾能力,将灾害损失及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2.
福建沿海地区是福建经济最发达地区,同时又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本文广泛收集历史上发生的重要自然灾害事例,从中分析得出福建沿海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特点及危害。并对形成自然灾害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自然灾害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3.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对中国降水和沿海自然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暖池指数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对中国降水和沿海自然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暖池面积指数对中国降水有一定的预报意义,北界指数对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他一些地区的降水具有很好的预报性,面积指数与中国沿海台风次数的年际变化呈负相关关系,与1950年以后海冰灾害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与灾害性海浪的发生频数关系不大,与海啸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特点与灾情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0-2007年的热带气旋灾害相关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南沿海登陆热带气旋特点及其灾害损失,并采用综合灾情评估方法对热带气旋灾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登陆热带气旋频率高,强度大,登陆热带气旋集中在福建、广东地区;7~9月为热带气旋登陆高峰期,而且登陆地点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综合灾情评估结果显示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损失偏重,福建省和浙江省灾害损失最严重,上海偏轻,广东省灾害损失中度.  相似文献   

15.
首先回顾了2008年5月发生在缅甸的“纳尔吉斯”特大风暴潮灾,从海洋与气象系统、地理环境和人口环境这三方面分析其造成巨大危害的原因;以一些例子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自然灾害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随后分析上海海洋灾害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因大气强烈扰动而产生的灾害,如台风和巨浪等;因海水的扰动或状态骤变而引发的灾害,如海啸和风暴潮等;因人类活动而出现的灾害,如赤潮和海洋污染等.以大量的数据说明,强风暴灾害是上海的主要灾害;海浪灾害对上海的航运事业构成严重威胁;海平面上升是上海主要的重大灾害隐患.介绍了上海市海洋灾害应急预警服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并就新气候形势下上海海洋灾害的应对措施,提出了机制建设和能力建设等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减灾管理体制及调整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减灾工作历史可分为经济性减灾,半经验半理论性减灾和综合减灾三个阶段。40多年来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纵向分散减灾管理体制,取得了巨大的减灾成就,但现行减灾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减灾工作的需要,提出了调整设想。  相似文献   

17.
在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刀菜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了协调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拓展并良化人类生存空间,作者依据多年来收集的自然灾害资料与研究成果,对自然灾害的分类和危害进行系统分析,在采用边缘学科相互交叉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总结了建国以来减灾工作的进展,提出了防御自然灾害的理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海岸带因其区位优势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具备较大的开发价值,促使人口集聚,经济开发活动频繁,短期经济利益追求与长期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海岸带空间治理是海洋强国背景下为了达到海岸带空间资源有效配置与多元主体利益平衡的公共管理过程,也是全球治理理论以空间为切入点在海岸带领域的重要应用。针对海岸带陆域土地开发与污水排放、近海渔业资源与灾害威胁等问题,研究了全球海岸带空间治理机制及其运行模式,包括激励、协调与约束3大类机制。  相似文献   

19.
自然灾害综合灾情相对隶属度识别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然灾害的评价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探讨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以区域自然灾害评价指标对受灾程度的相对隶属度为基础,建立自然灾害综合灾情相对隶属度识别理论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算法。结合1993年沿海地区受灾综合灾情分析,论述了该模型的用法。结果表明该模型物理概念清晰,应用方便,识别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