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忽如一夜春风来,百行千业皆山寨。“康帅博”的饮料、“啃他鸡”的快餐、“阿迪王”的皮鞋、“宝马”的电风扇、“NOKLA”手机,乃至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纷至沓来,让人眼花缭乱,就连软件业同样也出现什么“山寨播放器”、“山寨杀毒软件”、“山寨版”百度、“山寨版”QQ等,甚至山寨OA、HR、ERP都有。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4,(3):31-32
《水浒》中之山寨林林总总,但归结起来可分四类:一是"避祸型"山寨,此类山寨意之所在唯一,就是避祸;二是"欲成大业型"的山寨,此类山寨是想干番大事业的山寨;三是"主动招安型"山寨,此类山寨因不得已而据山寨,其归宿仍是主流社会,一心招安投降是他们所努力以求的;四是"打家劫舍以谋食型"的山寨,此类山寨将据山寨作为一种谋生之手段。  相似文献   

3.
2008年,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山寨服装、山寨春晚,形形色色的山寨产品层出不穷。也因此诞生了一些人津津乐道的"山寨文化"。有人在博客中说,"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标榜和昭彰,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意识  相似文献   

4.
赵国贺 《世界博览》2010,(23):67-68
这里没有"女人",只有大众的品味美国早期真人秀《谁想嫁给亿万富翁》流入中国后,产生了《非诚勿扰》等诸多山寨版并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5.
"山寨文化"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是一种群体行为模式,更是一种社会心态。心态层面是"山寨文化"的核心。我们从模仿、符号、流行、社会认同四个方面分析了"山寨文化"的社会心理成因。  相似文献   

6.
梁建玲 《甘肃科技》2013,29(16):69-71,129
"山寨文化"是一种盗版文化、侵权文化。"山寨文化"风行并不能掩盖其深刻的非理性基因。"山寨文化"一方面契合了当下大众文化的勃兴;另一方面,却又带有强烈对现有社会秩序的颠覆与破坏性。山寨广告正是建立在对知识产权侵权之上的违法行为。山寨广告风潮繁荣了畸形市场,紊乱甚至瓦解了正常的市场竞争,造成设计生态恶化和竞争失范。山寨广告的创意无论有没有优秀创意闪现,对中国广告创新,其中混杂的盜版克隆实质上已残杀了原创设计的新意及权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些年民间草根阶级的意识形态日渐丰满,"山寨"文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一种不逊于主流文化的新兴事物。"山寨"文化作为代表草根阶层的民间文化,是一种不同于主流文化形态的非主流文化,并通过大众传播渠道在民间广泛传播,甚至呈现与主流文化并驾齐驱的态势。从传播学角度看,"山寨"文化现象勃然兴起有其原因,对"山寨"文化进行理性思考,可以推知"山寨"文化未来命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山寨处于我国山区的9种地域形态之中,山寨居民居住分散,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特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山寨经济形态.通过对山寨经济自然、社会、历史的分析,指出:发展山寨经济需要借助外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民族政策,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推动山寨社会经济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Chinglish,是“Chinese”和“English”的英文混成词,是中式英语的意思,也被称为“山寨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Chinglish在中国很多见,无论是在地铁里还是高级酒店,身边都不乏用中国口音讲英语的入。而书面的Chinglish在生活中更是常见,从菜单到招牌,乃至公共场合的标识都有令老外一头雾水却能让国人会心一笑的错误英语。 说到“山寨英语”,不得不提及“山寨”和“山寨文化”。“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多指盗版、克隆、仿制等行为,其主要特点为小规模、仿造性、快速化和平民化;“山寨文化”是指以低廉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和改良,最终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超越品牌产品的一种现象。最初山寨产品多集中于IT行业,涉及手机、游戏机等多种电子产品,目前“山寨风”已波及多个领域,山寨机、山寨明星、山寨鸟巢、山寨《红楼梦》、山寨《百家讲坛》、山寨春晚等相继涌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就是“山寨英语”。  相似文献   

10.
王伦原本习文,后弃文就武,由于落第等原因在梁山落草。他并无大志,不想"替天行道"或攻城夺地,满足于拦路抢劫等。他是梁山首位寨主,在他治下山寨初具规模。他不愿收留武艺高强的林冲,限其三日内递交投名状,后又想一并收留林冲与杨志让他们相互牵制。晁盖等人上梁山时,他仍想拒之门外,但被林冲所杀。王伦其实是以其"小量"败于晁盖的"大量",以其"小智"败于吴用的"大智",以其"小勇"败于林冲的"大勇"。王伦之后的梁山,更迅速地发展、兴旺起来,实际上成为对众多江湖好汉开放的梁山,而王伦时期的"山寨政治"也被晁盖时期新的"山寨政治"所替代。王伦以及二龙山宝珠寺邓龙这样的人本不适合作寨主,最终都被除去。  相似文献   

11.
“山寨”相信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词。2008年,一股来自民间和草根阶层的“山寨”风席卷全国,一时间,山寨手机、山寨mp3、山寨笔记本电脑、山寨油、山寨米、山寨药、山寨汽车、山寨春晚、山寨电视剧、山寨熊猫、山寨明星、山寨女友、山寨春晚、山寨诺贝尔奖、山寨鸟巢、甚至山寨红楼梦纷纷出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对山寨产品的统一看法是:商标几乎一致,外形几近孪生。但现在山寨产品又揣摩出了"新思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撰文称,"在中国的山寨世界里,消费者可以在宜家家居克隆店里买家具,在极似赛百味的店里享受六英寸的三明治,然后在冰雪精灵吃上些甜点"。  相似文献   

13.
《华东科技》2009,(8):67-67
最近山寨行业哀鸿遍野。首先是山寨上网本厂商传出纷纷倒闭的消息,这其中包括曾经占据三成山寨上网本市场的数星科技。同时,由于韩国、印度等山寨机的主要外销地区开始“封杀”中国山寨手机,使山寨手机厂商也开始举步维艰。一时间,似乎山寨行业都泥足深陷,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14.
"山寨文化"究竟是集假、盗、仿之大成的盗版文化、侵权文化,还是对原有事物进行创新再造以体现个性的多元文化之一种?"山寨文化"之路今后又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呢?本文做了基本论述,得出了在对待"山寨现象"问题上,要深入研究它的理念和背景的情况下,肯定它的价值、包容它的存在、规范一些行为和社会道德,让其在发挥民间智慧和创造力,促使我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市场流通和消费方面发挥作用的基本论断。  相似文献   

15.
山寨文化是一种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最终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全面超越这个产品的一种现象.现如今,它无处不在地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的出现是大众心理需求的体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受众群体,它来自于群众而又服务于群众,具有强大的传播力、感染力以及生命力.虽然山寨文化在短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迹象,但究其根本发现,这一现象只是大众文化需求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优势之间的耦合,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通过对山寨文化的形成和现状的深入剖析,探讨山寨文化所带来的审美解放的实质,并在时尚生活的视角下,分析其利弊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湘西山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及其保护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和剖析了形成湘西山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条件及项目的多样性,阐释了目前湘西山寨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形态,提出湘西山寨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缓慢的内外环境因素及发展对策,为更好地挖掘、推广、开发湘西地区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推动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创新科技》2010,(1):7-7
<正>1月13日,知名互联网专家刘兴亮在其博客发表文章指出,其实,欧洲曾经长时间流行山寨产品、山寨现象、山寨文化,而他们山寨的对象就是中  相似文献   

1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行百业皆山寨。从“康帅博“饮料、“啃他鸡“快餐、“阿迪王“皮鞋、“NOKLA“手机,到山寨一条街、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种种噱头令人眼花缭乱,也让刚刚过去的2008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山寨年“。2009年伊始,工信部重拳严打“山寨手机“初见成效,但需要引起业界人士重视的是:软件领域开始遭遇“山寨“渗透,从播放器、杀毒软件、百度、QQ,直至OA、HR、ERP,可谓“无处不山寨“,而企业CIO们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山寨风暴,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江西省南丰县杨梅寨村的古山寨群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其中五座山寨的选址、形制、名号、年代、倡修者、相关战事进行探讨。通过考察,认为在这批山寨中,除一座山寨主要占据缓山,修筑了长城式的寨墙外,多数山寨占据险山,仅在要害地段构筑短隘,这反映了修寨者因地制宜的防御理念;通过文献考证,这些山寨的年代有早有晚,有的山寨并非当地居民所建,而是远处的大族所修,反映了乱世大族强烈的求生欲;因当地多次沦为战场,部分山寨由此得到反复利用,体现了山寨的应急性与可持续利用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价值链管理、战略联盟、模仿创新的理论视角,以山寨手机企业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山寨产品创新模式的内在要素并提出其对企业创新战略的启示。首先,山寨产业链通过重组价值活动,在既有产业体系的边沿地带建构独特的价值网络,以提升市场反应速度、塑造成本优势,为创新提供了基础。其次,在争取生存空间的前提下,各自发挥核心能力,合力建构共同创新的"垂直联盟",以弥补自身资源、能力的不足,并分散技术、市场风险,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