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群是优化城市化布局和整合区域资源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对推动城镇空间结构合理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将2016年发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确定的42个区(县)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等方法,研究成渝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规律,运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一系列结论。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属于典型的双核首位分布城市,成都、重庆作为城市群的两极,吸引了大量人口迁移,大城市的聚集效应明显,两极的发展良好,城镇化率均远远超过四川省平均水平。四川其他城市发展较为落后,城市规模不大,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分形理论对中原城市群地区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的优化对策,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县级以上城镇的演变规律,得到结论:(1)从时间的角度观察广西城镇规模和数量的变化,在研究期间内,特大城市没有变化;大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有明显增长;中等城市的数量增长明显,规模增长不明显;小城市增长不明显.(2)从时间的角度检验广西城镇的位序-规模:在研究期间内,广西城镇体系首先经历了位次型分布模式,再到首位型分布模式的转变过程.研究初期的1997-2003年属于位次型,表示在这期间小城市比大城市的发展明显,城市位次型特征较强.研究后期的2003-2008年属于首位型,表示在这期间中大城市发展占主导地位,小城市发展不明显,城市首位型特征较强.(3)1997-2008年期间内,广西的城镇体系的增长基本为平行式的增长,城市规模分布比较稳定,各种规模的城市增长率也基本相似.(4)从空间的角度观察广西城镇规模的分布,研究期间内广西城镇规模分布基本呈集中→低水平均衡→集中的变化路径.研究初期广西城镇规模分布不均衡,再转为低水平均衡,最后分布集中化.  相似文献   

4.
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就业结构变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就业结构的分析,揭示出我国中部城市就业结构的一般变动规律.目前城市群地区的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较低,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还占据较大比重.各中心城市的就业结构表现为第一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逐步上升.在第三产业内部,传统性行业的就业比重趋于下降而新兴行业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2~2007年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的首位比、首位度以及位序-规模现状与变化趋势研究,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的结构特点.提出未来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发展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城市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芬  王发曾 《河南科学》2009,27(10):1319-1324
选取1986,1991,1996,2001和2006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城市人口规模的资料,运用城市首位律、城市金字塔理论及位序-规模法则分析了山东省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继而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位序-规模曲线.结果显示,首位城市济南人口规模尚有可观的发展潜力,山东省城市体系属于典型的"双核心"结构;城市规模结构已从传统"金字塔形"向"纺锤形"转变;城市规模由分散趋于集中,人口分布趋向均衡,城市体系发育日益成熟;分形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外向服务功能差异不很明显,城市群发展空间较为集中,城市分工重叠,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郑州与其他城市联系不紧密,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发展不理想。中原城市群的发展需注意以下几点: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加大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明确城市群内各城市分工;重点发展区域副中心城市,避免城市群内部等级明显分化;大力发展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平顶山亟待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借用城市地理学中的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法则,依据河南省各地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统计资料,讨论了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规模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河南省区域外资规模呈首位分布,位序规模相关系数的回归分析表明河南区域外资规模也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为外商直接投资地域差异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9.
任世鑫  谢志祥  鲁丰先 《河南科学》2014,(12):2613-2617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2年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的城市效率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郑州、洛阳和济源的城市效率达到最优,处于高水平阶段;平顶山、新乡的城市效率均在0.90以上,城市效率水平较高;漯河、许昌的城市效率水平处于中等;开封和焦作的城市效率则位于低水平阶段.通过对各市的投入产出分析发现,郑州、洛阳、济源3个城市的资源投入量和产出量为合理值,而平顶山、新乡、漯河、许昌、开封和焦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现象.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形理论的中原城市群规模序列和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志伟  刘静玉  刘勇 《河南科学》2010,28(3):346-350
运用分形的有关理论对中原城市群的城镇体系的规模序列与空间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认为:在城镇规模序列结构方面,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的首位度相当突出,但中等序列的城市较多,中原城市群离成熟状态具有一定距离,且偏离程度较大,尚未形成完整的规模序列结构.在空间结构方面,城镇之间的空间关联程度、空间相互作用一般,空间布局较分散.据此,进一步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勇  徐晓霞 《河南科学》2011,29(1):99-103
运用"区位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08年中原城市群各市的产业结构从19个细分产业进行测算,结合三次产业结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中原城市群各市产业结构同构性不明显,各市主导产业已有初步分化.并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城乡间产业结构优化的限制性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谭羲  李万隆  黄月华  韩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2):14014-14021
中原城市群重点城市是我国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利用2017年河南省各地市环保局国控站点和地面监测站提供的首要污染物浓度和气象要素24h连续监测数据,分析得到2017年首要污染物占比和首要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特征,采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得到各首要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及气象因子对首要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2017年中原城市群重点城市首要污染物主要由PM2.5、PM10和O3组成;一天中,PM2.5呈双峰变化,主峰值出现在8:00-9:00,次峰值出现在22:00,谷值出现在下午16:00;PM10小时浓度呈三峰变化,主峰值出现在9:00,次峰值出现在1:00和21:00左右,主谷值出现在15:00,次谷值出现在0:00和5:00;O3小时浓度呈单峰变化,峰值出现在15:00,谷值出现在7:00左右;PM2.5在低温、高压、中等偏高的湿度、较弱风的条件下利于积累,PM10在低温、高压、中等偏高的湿度、较弱风的条件下易于积累,O3在高温、低压、中等偏低的湿度、强风的条件下易于生成与积累;对PM2.5、PM10浓度影响最大的两个气象因子是气温和气压,对O3浓度影响最大的两个气象因子是风速和气温。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实际,总结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二级指标6类,即城市人口与地域指标、城市经济指标、城市生活方式指标、城市发展潜力指标、城市基础设施指标、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三级指标21类.对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和Q聚类分析,对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做出对比,将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划分为4类,在此基础上对4类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流量、四级公路流量以及城际公交客流量,借助ArcMap的可视化空间分析工具,我们发现,中原城市群呈现出以郑州市为一级中心城市,新乡市、焦作市和许昌市为二级中心城市,洛阳市、开封市为三级中心城市的多中心枢纽网络空间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李波  张吉献 《河南科学》2013,(11):1992-1997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中原经济区30个地级市2001-2006年、2006-2011年的产业结构进行总体动态、分产业动态计算。再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采用GeoD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据计算结果,分析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的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尚  王发曾 《河南科学》2007,25(5):849-852
利用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维数的测算,得出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探索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基于这两方面得到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陕西关中地区城市群的特征包括该群组的时间尺度、空间分布、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本文从城市群特征与关中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与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城市群发展方向及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