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本文记述采自甘肃省永定县沼摇蚊属一新种,订名为三角沼摇蚊Limnophyes triangularis sp.nov..新种隶属minimus群,与北美产已知种L.fumosus在抱器外形及触角鞭节数目特征相似,但新种的抱器端棘位于隆起的抱器中央,与后者以及本属已知种均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采自河南伏牛山的施密摇蚊属一新种,定名为微尖施密摇蚊Smitiaacaressp.nov..新种与欧洲产S.nudipennisGoetghebuer和S.paranudipennisBrundin在生殖节构造上相似,但新种肛尖细小,触角比(AR)明显较低,以及腹部背板颜色等特征上均不同于前两者及本属其他已知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采自四川峨眉山的刀毛摇蚊属一新种,订名峨眉刀毛摇蚊Doithrixemeiensis,新种与已知本属产自北美的5个种雄性外生殖器构造显著不同,该新种所在属亦为东洋区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了采自河南鸡公山的安的列摇蚊属一新种,命名为长突安的列摇蚊Antillocladius longivir-gius sp.n.,新种阳茎刺突长,由9个刺突组成并且翅上无毛,明显有别于本属其余6个已知种.文中同时给出本属世界性雄成虫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南开大学生物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9.
以双翅目摇蚊科摇蚊亚科的14 属23 种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ABGD)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对所获取的116 条DNA 条形码进行分析,探究DNA 条形码在摇蚊亚科物种界定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基于ABGD 的分析,显示物种遗传距离之间存在"DNA barcode gap";通过分析邻接树,得到23 个分子分类操作单元(molecular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mOTU),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 因此证明DNA 条形码能准确界定摇蚊亚科物种.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中国摇蚊科DNA 条形码研究,也为摇蚊科DNA 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检索表形式记述了长白山摇蚊科寡角摇蚊亚科(Diam esinae)幼虫,共3 属,7 种,其中东方帕摇蚊Pagastia orientalis(Tshernovskij),高山寡角摇蚊Diam esa alpina Tokunage,津氏寡角摇蚊Diam esa tsutsui Tokunaga,罕见寡角摇蚊A Diam esa gr. insignipes KiefferNo.A,泽尼寡角摇蚊Diam esa ZernyiEdw ards 5 种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采自广东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摇蚊科二新种。叉毛津田摇蚊Tsudayusurikacladochaitasp.nov.新种。雄触角着生分叉的透明感觉毛,生殖节上、下附器均高度退化,与本属已知的唯一种类──产自台湾、日本的T.multiannulata(Tokunaga)差异明显。毛尾长跗摇蚊Tanytarsustrichoproctossp.nov,新种。雄外生殖器肛尖密被细毛,C脉终点位置与本属已知种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2.
以检索形式记述了长白山摇蚊科寡角摇蚊亚科幼虫,共3属,7种,其中东方帕摇蚊,高山寡角摇蚊,津氏寡角摇蚊,罕见寡角摇蚊,泽尼寡角摇蚊,5种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3.
测定23种摇蚊亚科摇蚊线粒体COI基因的部分序列,并结合从Gen Bank下载的25种该亚科摇蚊同源序列进行分析,研究摇蚊亚科物种的分类和系统进化关系.运用MEGA5.1构建的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系统发育树表明:多足摇蚊属复合体中的斑摇蚊属、倒毛摇蚊属、内摇蚊属、明摇蚊属聚在一支,亲缘关系较近;狭摇蚊属单独聚为一支;长跗摇蚊属群中的大部分属的亲缘关系也较近;哈摇蚊属群仅有部分属聚在一起,均与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物基因组DNA快速抽提试剂盒法、SDS法、CTAB法、NaCl法4种方法提取摇蚊基因组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所得样品DNA在波长为260nm和280nm的吸光值,根据A260/A280的比值检测其纯度和浓度.采用PCR技术获得摇蚊COI基因,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COI.综合分光光度法与电泳结果筛选出最适合提取摇蚊基因组DNA的方法.结果表明:SDS法所得样品DNA纯度最高,试剂盒法所得DNA浓度最大.同时综合比较DNA纯度与浓度分析得出:试剂盒法SK8222(改良)提取摇蚊基因组DNA为最佳方法,其次为SDS法或CTAB法(改良).  相似文献   

15.
用摇蚊幼虫培养涡虫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涡虫是中学动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实验材料,这种扁形动物是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活的。由于环境的污染,目前自然界中的涡虫的数量越来越少,极不易采到。一般我们实验所用的涡虫,除在自然界中进行必要的采集外,主要是在实验室进行人工培养。为了搞好人工培养,我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人工培养涡虫的对实验,目的在于找出一种较简便的培  相似文献   

16.
正脱水、吃草、精选产卵地……为了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南极摇蚊也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南极大陆号称生命禁区,气温低到零下四五十摄氏度是家常便饭。但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却有一种神奇的昆虫安然生活于此,它的名字叫作南极摇蚊,又称南极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受控生态系统试验,研究了富营养化水体中植食性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即藻类生长的控制作用.对浮游动物与藻类的计数与测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富营养条件下,通过合理的生物操纵,使得摇蚊幼虫等植食性浮游动物达到和维持足够的密度,就能够在夏秋季有效地控制浮游植物的过量生长,降低藻类生物量,提高水的透明度,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温度对花翅摇蚊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花翅摇蚊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正比关系.花翅摇蚊的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6.68℃和742.97 d·℃.在5个温度条件下,内禀增长力(rm)和周限增长速率(λ)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至34℃时最大,分别为0.175和1.191.净增殖率(R0)在26℃时最大,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数量加倍时间(t)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至34℃最短,分别为24.53 d和3.96d.花翅摇蚊对温度较敏感,30~34℃为其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区.  相似文献   

19.
20.
报道和重新描述中国双翅目摇蚊科直突摇蚊亚科水摇蚊属Hydrobaenus Fries,1830 3新纪录种:齿突水摇蚊Hydrobaenus dentistylus Moubayed,木兽水摇蚊Hydrobaenus kisosecundus SasaKondo和近藤水摇蚊Hydrobaenus kondoi S?ther.文中提供了中国该属雄成虫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