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怀仁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2)
“诗意”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对其具体内涵历来都不甚明了。本文从中外文学史上的一些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分析中得出了三点结论:一是创造诗意的途径:对人的性格(包括心境和意绪)与命运(包括环境、遭遇等)之间微妙关系的一种象征与暗示。二是诗意的美学内涵:蕴涵着有利于人类整体生存发展趋向的精神激励信息。三是诗意的美学效果:人类情感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缤纷花朵,使人赏心悦目,感情激动。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跨文化活动,是不同文化之间美的交流与传递,也是一个译者与读者艺术接受的过程。本文从实例出发,研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通过翻译与美学的“联姻”,实现良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晓恒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6):51-52
以“和”为美,以“中”为尺度的“中和”之美,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它以其深厚而独特的美学内涵影响了古今几千年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作为一种美学理论。它以“适中”、“时中”为美学原则,以“和谐”为美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牛佳欣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23,(4):15-19+86
新世纪文学是一种借助于时间上的变革获取其正当地位的文学阶段,新世纪文学发展于文化焦虑的中国语境之中,为摆脱“东方学”陷阱,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文体开始有意向古典文学传统回溯,借鉴其写作手法,确立中国小说的独特意义。贾平凹和莫言在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中,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史传传统”中的以传写史、现实主义和民间视角的手法,“诗骚传统”中的抒情和言志的手法以及“叙事传统”中的笔记体、章回体和文本杂糅等文体构建手法,在借鉴中有所创新,在新世纪文学向外“还贷”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晓恒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以“和”为美,以“中”为尺度的“中和”之美,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它以其深厚而独特的美学内涵影响了古今几千年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作为一种美学理论,它以“适中”、“时中”为美学原则,以“和谐”为美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王东凯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36-41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和文学自身的发展,文学愈加关注当下社会的弱势群体,当代文学创作中兴起了"底层文学"热。作家们在进行底层叙事时以代言者的身份凸显了底层的苦难。可作者描写底层人物时过分关注他们的生存困境,使底层文学的苦难叙事因距离感和悲剧精神的缺失,在美学品格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周大鸣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96,(3)
本文首先综述了人类学重建以来关于“中国式”人类学的讨论内容,并就这次讨论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讨论。第二提出“中国式”人类学的讨论实质上是“人类学的本土化的问题,亦讨论了人类学本土化的背景、意义和缺陷。第三就人类学如何本土化,如何建设中国人类学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广泽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4):67-69
当今的文学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并承担起自己新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只是指责文学的种种不是,或是以回避的态度对之,而应以一种直面的心态去接纳它.这里除了勇气之外,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学的学科姿态也必须有个全新的转变,只有这样才会使文学创作与研究能应对全球多极化、市场经济一体化以及消费文化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其作品已被翻译成50余种语言,200多个外文版本,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个成功范例。在莫言作品的诸多外文版本中,日文版本是最多的,莫言的几乎所有重要文学作品都被翻译成了日文,在日本得到广泛的传播与认可。莫言文学作品在日本的译介大致经历了发端期、发展期、繁盛期、成熟期四个阶段。莫言作品本身的文学魅力、优秀日文翻译家的出色译介、作品电影化与国际获奖、毛丹青的“穿针引线”等是莫言文学作品在日本成功传播的重要因素。莫言文学作品在日本的成功传播,对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要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要为合适的作品找到最适合的译者,要推进优秀文学作品影视化,要有优秀海外文学代理人助力。 相似文献
10.
朱鹏飞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15,(1):83-86
粱启超的情感说建立在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并推及人生观。他认为,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表现,好的作家只有具备高洁的情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传世名篇。在人生中,情感的稳定指向是趣味,一种高级的趣味,必然关乎伦理,关乎宇宙人生。总体来看,梁启超的情感说试图建立小我与大我之间的桥梁,推崇一种超功利的人生态度,将崇高与无我当作人生的追求,因此,情感说就具有了深刻的人生论美学意义,体现了终极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如果从寓言的角度对贾平凹的《太白山记》系列小说进行新的化解读,可以发现它不仅只是一种以实写虚的意念,而在写实性、表现性、象征性三个层次中寄寓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 相似文献
12.
比喻的主要功能是审美功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比喻的运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一些新的审美诉求,即在选用喻体时,突出喻体的时代生活特征、遵循喻体与喻旨的远距异质原则、注重喻体的主观感觉色彩、追求喻体的风趣幽默风格。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形成了后现代性的审美范式。在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层面上,作者和读者的传统身份渐趋模糊,双方共同参与创作,形成主体间性式的审美交流。从接受层面来看,由于文本的不确定性,读者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就只能高于每一次的文本体验当中。从网络文学的自身特性来看,它也表现出游戏化、娱乐化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前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学审美对日常生活的关照一方面带来了文学审美领域的拓宽,一方面也引发了精神丧失的危机。处理日常生活描摹和日常生活关怀的关系,合理把握审美边界和审美内核的关系,是正确处理文学审美对日常生活关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李树玲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6(1):47-49
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审美价值是通过它的审美需要、审美交流和审美修复功能表现出来的.审美人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透过它的视野来研究南宁国际民歌节,不仅是审美人类学实践自己学术主张和丰富自身理论的需要,也是南宁国际民歌节继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当代社会,民歌也面临着发展的新契机,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现代需要在保存其人民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凸现出民歌的现代美. 相似文献
16.
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形状决定着中国市民具有独特的生存方式、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心理特征。透过市民阅读以及由此形成的通俗文学潮流可以审视中国市民的艺术审美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朦胧诗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诗界奇观。朦胧诗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意识流结构的表现形式,二是意象化的表现手法,三是陌生而平朴的语言风格。朦胧诗以对传统艺术惰性的挑战,重扬了以人的情思为核心的诗美理想规范,具有极强的文学变革意义。它是新时期文学觉醒的先声,并建立起了诗歌新的美学原则,开创了现代化艺术探索的多元景观。 相似文献
18.
彭豪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61-65
当代台湾女性文学从20世纪50年代发轫到90年代末的繁荣,呈现出曲线发展的轨迹。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新女性文学、政治文学与色情文学出现台湾文坛,曲线轨道的中轴是女性文学的审美嬗变。从对传统女性美学的继承到对性别社会的审美反叛、再从对传统审美的解构到对女性美学的再度重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女性文学发展的明显线索,更能看到女性成为"人本体"和女性话语衍进的艰难历程。台湾女性文学的审美嬗变,对当代文学美学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考向度。 相似文献
19.
民间、民间文化在不同谈论者的心目中,含义是各不相同的。莫言对民间的理解,更接近于本真的、纯粹的人类学、民俗学的民间精神,接近于巴赫金、钟敬文意义上的民间。人类学、民俗学的视野和方法可以引领文学通向生命的大地,但最终文学要脱离它们而跃入生命主体的现实,抵达生命主体精神的源泉。在那里,它将彻底超越文化的外在形态与人为分层。 相似文献
20.
李晓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6):76-82
将文艺民俗审美理论引入与转向当下的创作视野、研究视角与评价体系,可以对以往与当下的理论成果与文艺创作有新的反思和新的见解,因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明相关的理论和观点:文艺作品的人物形象代表的时代倾向和历史潮流主要还是广大民众的情感与风俗;习俗在形成英雄人物性格的中心地位;“中间人物”的民俗审美特征与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