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伏牛山文化是指由伏牛山及其源出水系之流域地区产生的人类历史文化现象。伏牛山文化圈范围包括洛阳、平顶山、南阳、三门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及豫北部分县市,湖北省和陕西省的部分县区。得天时、地利、人和的伏牛山文化圈具有文化构成的全部要素,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古代中华文化。伏牛山文化圈文化具有原生性与根源性、多元性与包容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等文化特征。伏牛山文化圈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源文化和根文化,加强对伏牛山文化圈的研究,将对我们更好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伏牛山文化圈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伏牛山文化是指由伏牛山及其源出水系之流域地区产生的人类历史文化现象.伏牛山文化圈范围包括洛阳、平项山、南阳、三门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及豫北部分县市,湖北省和陕西省的部分县区.得天时、地利、人和的伏牛山文化圈具有文化构成的全部要素,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古代中华文化.伏牛山文化圈文化具有原生性与根源性、多元性与包容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等文化特征.伏牛山文化圈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源文化和根文化,加强对伏牛山文化圈的研究,将对我们更好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识,也是唯一超越时空标明血脉传承的人类印记。伏牛山文化圈姓氏是中华姓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印记华夏民族特有的基因信息符号。伏牛山文化圈作为中华人种的起源地、华夏文明的肇始地,也是中华姓氏的发祥地。炎黄子孙根在伏牛山文化圈,中华万姓大多发祥于此。研究表明,目前全国120个人口大姓中源于伏牛山文化圈域内的大姓近78个。加强伏牛山文化圈姓氏文化探析,是华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增强华夏民族的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伏牛山文化圈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与生产。近一个世纪的考古发现证明,伏牛山文化圈史前城址遗存非常丰富,是中国史前城址的发源地之一。伏牛山文化圈史前城址演进的脉络完整清晰:城址性质由仰韶文化的初城开始,逐渐演进为龙山文化的城址群,二里头文化的宫城,并与殷商成熟都城相衔接。伏牛山文化圈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4):104-106
伏牛山地区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华夏民族孕育、繁衍的生息之地。这一地域的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近年来致力于此,进行专门研究:从对伏牛山文化圈概念的提出到对该地区所产生的各种历史文化现象的梳理和研究,历时数年,汇集成《伏牛山文化概论》一书。本书是伏牛山地域文化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6.
五年来,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一直以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为使命,以挖掘与整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为主线,在伏牛山文化圈基础理论研究、华夏早期文明研究、地域文化与文献研究及民族艺术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富成果。这些成果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伏牛山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伏牛山文化博大厚重,源远流长,它承载了中华文明的众多信息,其文化价值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原文化的根基所在。加强对伏牛山文化圈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演变规律,对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伏牛山区包括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在内,是豫西山地的一部分,它可以分为三个亚区.伏牛山区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地域范围与自然环境、历史状况与文化内涵、文化特点与定位三个方面对伏牛山区文化进行探讨,认为伏牛山文化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等特点,属于一种复合文化.  相似文献   

9.
地理环境、地域文化、文化生态是目前文化研究中常用的概念,不同学科对这几个概念的认识和使用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不利于学科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针对以上概念和文化生态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评析.伏牛山文化圈是在伏牛山地区形成的文化及其文化特质分布的范围,伏牛山文化具有山地性、过渡性、脆弱性、原生性、古老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下,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根源.在分析生态文化及其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对伏牛山文化圈发展建设的现状进行阐述与反思,提出了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以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区域发展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北京文化史可分为燕文化,幽州文化和京师文化三个不同的时期,其文化可分别概括为地域文化、特区文化和社区文化。燕文化的特征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混合体;幽州文化的特征是“胡汉兼融”;京师大化的特征是多元性,多元文化在兼融、混溶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师文化。  相似文献   

12.
伏牛山地区的温泉不仅具有分布集中、类型多、水质好等特点,而且有交通区位条件较好、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等优势.针对伏牛山温泉文化特色,提出了体现温泉的原有文化风格、挖掘温泉传统文化资源、延伸温泉旅游文化产品链的伏牛山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伏牛山温泉旅游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牛山地区的温泉不仅具有分布集中、类型多、水质好等特点,而且有交通区位条件较好、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等优势.针对伏牛山温泉文化特色,提出了体现温泉的原有文化风格、挖掘温泉传统文化资源、延伸温泉旅游文化产品链的伏牛山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由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文史知识》编辑部共同编辑出版的《文史知识——平顶山历史文化专号》于2010年11月1日出版发行。这是我校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历史文化研究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平顶山市历史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15.
文明的冲突虽是国际冲突的一个重要诱因,但并不构成世界政治的主宰因素,国际冲突的主因当取决于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结构的平衡。对于文明冲突原因的探讨,亦不能仅仅从文化本身去理解,其根源于几个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的扩张与当今不对等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6.
许琰 《河南科学》2013,(10):1833-1836
豫西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域覆盖5市15县,利益相关者众多.根据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可以将其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应当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等多种方式对伏牛山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进行整合,加快旅游公共体系建设,统一伏牛山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发展智慧旅游等,促进伏牛山生态旅游朝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凤”拥有过许多不同的面貌,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凤形象,是数千年来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山野文化和庙堂文化碰撞、融合、创新、积淀的结果。在众多凤的造型中,楚凤造型有其绮丽、诡谲、轻盈、飘逸的特征,是楚人个性、崇尚、爱好所至,是楚文化根源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第四纪环境变迁的基础上,探讨了伏牛山文化圈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古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认为环境考古在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最后展望了环境考古学在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图书推介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20):123-123
新学苦旅——中国科学文化兴起的历程 刘大椿,吴向红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定价:39.80元 通过叙述16~20世纪发生在中国的重大科学文化事件.介绍了西方近代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艰难前行和最后兴起的历程.回答了近代科学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这个“李约瑟难题”,有助于了解中国近代文化演变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古滍汝文化简论潘民中古汝文化是指我国历史上存在于中原伏牛山东麓水、汝水流域的地域文化,其地理范围包括今天河南省平顶山市所辖卫东、新华、湛河、西区四区及汝州、宝丰、郊县、襄城、鲁山、叶县、舞钢诸县市。古汝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