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由于自我意识的混沌和泯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乡村女性常常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困境和情感困惑:凭着对底层生存状态的关注,铁凝的小说展现了乡村女性在男性中心意识及文化的强大惯性和阴影下轮回的悲剧命运,显示出积极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2.
阎连科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底层农村妇女遭受苦难的生存境遇。这些偏远山区的乡村女性,或为亲人和村庄利益牺牲自我,或为繁衍后代连续生育忍受痛苦,或屈辱地委身于男性权力和财富,或艰难地同凄苦的命运抗争,皆显现出她们坚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陈应松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是一种贫困叙事,这种贫困叙事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这种贫困叙事表达了一种底层关怀:展示了乡村极度的物质贫困及由贫困所致的精神贫困.其次,贫困展示负载着深沉的文化思考:对作为乡村的对立物而存在的城市的文化思考,在文化层面对底层农民生存出路的探寻.  相似文献   

4.
壮族作家东西以底层视角和边缘化的叙事姿态,向读者展示了经济欠发达区域那种失语的生存状态和苦难的人生。其小说在叙事方式和叙述内容的选择上.具有鲜明的民间审美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五·四以后,在众多努力走出男机传统鲜色的女作家中,丁玲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的小说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女性意识,深印着中国现代女性探索自身生存价值的辙迹.笔者认为,丁玲的女性小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纯女性的视角和话语丁传用她纯女性的目光注视着女同胞,让女性成为文本中的观察、思维主体,争得了话语权,她的小说,无论是第三人称的客观表述方式,还是第一人称的日记、书信你的自我表述方式,都是从女性的视角去观察、评判的,都是由女性身份的讲述人在讲述,女性在话语中都占据了主体地位.区别仅在于,前类作品里女性讲述…  相似文献   

6.
田中禾的小说创作纵贯了新时期文学的各个时期,并以自己对女性形象的独特塑造,对人性的深入发掘和对乡土的真实再现实现着自己对民间书写的执着追求,他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大多以感人的母性为基质,而由此展开自己对乡村的追挽与复述;在人性的发掘过程方面,田中禾通过对乡村人物、乡村风俗、乡村谚语等的描写立体地展示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重新构造了乡村生活的真实景致;在文本特色方面,他始终坚持有民间性的书写姿态和人性化的文化视角,并进行了多样化的形式探索。田中禾以自己边缘化的写作状态与追求为新时期小说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阎连科的乡土小说里,底层民众面对生存的绝境和乡村政治人权力的宰制,纷纷做着悲剧宿命的抗争,在角逐权力的过程中被异化的人性、爱情、人生使人触目惊心;面对生存之痛的绝望抗争导致对死亡之美的向往,他们以死抗争,维护生存尊严和做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以陈染、林白等为代表的 2 0世纪 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 ,专注于都市白领女性生活体验的书写 ,贺晓晴的小说《花瓣糖果流浪年》把笔触伸向处于社会底层、流浪他乡的打工妹 ,展现打工妹韩月晴在七年流浪中 ,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2 0世纪 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疏于凸显底层劳动妇女生存境遇这一叙事盲点 ,丰富了当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画廊。  相似文献   

9.
阿袁小说中女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出知识女性生存境遇的悲凉,小说以其对人性的窥视,将高校知识分子的生存百态尽收眼底,也进一步引出了女性解放这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王力明 《科技信息》2008,(19):259-259
铁凝小说包含着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两种叙述方式,但她大多数作品中的第一人称叙述基本上是采用的女性视角,发表于1993年的中篇小说《对面》则是铁凝第一部完全以男性的视角进入叙述的小说。这种独特的叙事话语表现手法,更使得铁凝小说《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意义,也使得我们随着小说中那位男性叙述者的眼睛,看到了女性隐蔽的世界,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铁凝对女性生存状态、命运的关爱、理解和体贴。  相似文献   

11.
张华 《昌吉师专学报》1999,(1):23-25,29
透过反映国有企业工人生活的一系列小说,不难看出,作家们不约而同地把视角转向了底层工人在遭遇生存压力时表现出的精神困惑和突围后的精神回归。但这种精神回归多少带有个人色彩,工人群体的伟岸形象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固此,如何重铸集体主人翁意识,把人物放在工业文化的大背景下去塑造,是作家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位壮族女作家,黄夏斯榕的小说注重表现女性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壮族女性的生存状态。20世纪90年代后,她的小说女性意识逐渐凸显出来,为壮族文坛增添了女性主义小说,推动了壮族文学的多元化走向。同时,黄夏斯榕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80年代对人文主义精神的高歌,也有90年代对世俗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托尼?莫里森的《秀拉》描述了一个在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以及种族问题等诸方面都饱受压迫与歧视的“底层”黑人社区,小说消解了善与恶、生与死、男性与女性、个人与社区、现代与传统等二元对立,使读者抛却传统期待,进入复杂的小说世界。作品置于被颠覆的“底层”社区,揭示被边缘化的黑人女性在种族、性别、阶级等多重桎梏中展示的艰苦与顽强,探讨其如何颠覆男权统治,冲破道德藩篱,从而建构起黑人女性的“荣誉”。  相似文献   

14.
田中禾的小说创作纵贯了新时期文学的各个时期,并以自己对女性形象的独特塑造,对人性的深入发掘和对乡土的真实再现实现着自己对民间书写的执着追求,他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大多以感人的母性为基质,而由此展开自己对乡村的追挽与复述;在人性的发掘过程方面,田中禾通过对乡村人物、乡村风俗、乡村谚语等的描写立体地展示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重新构造了乡村生活的真实景致;在文本特色方面,他始终坚持有民间性的书写姿态和人性化的文化视角,并进行了多样化的形式探索.田中禾以自己边缘化的写作状态与追求为新时期小说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赵树理乡村小说的文化视角,就是自觉地站在农民的立场、以农民代言人的姿态来看待与描写乡村。近年的部分现实主义乡村小说从多个方面体现了赵树理乡村小说这一文化视角,这些方面包括:作家作为"农民代言人"的身份立场、赵树理"问题小说"的创作传统以及鲜活的农民语言和喜剧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6.
孙犁是“以写妇女起家的”。论文选取孙犁“抗日小说”中若干典型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对作家笔下乡村女性人物进行分类,试图探究孙犁从男权视角出发,对自身女性意识进行的想象与规范,归纳出孙犁复杂特殊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7.
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总是由于作者难解的自杀之迷和高度的女性意识而受到评论界的关注。然而,成长小说视角下的《钟形罩》使人对二战后美国女性的生存困境产生更为深切的关注与同情。在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小说叙事结构原型及主要人物的原型经验的同时,主人公埃斯特作为一名年轻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迷失与磨难、无奈与无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解读。  相似文献   

18.
刘恪先生以先锋写作的姿态在"碑基镇"系列中短篇小说中创造出一种"正附文叙事体",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这些作品站在地方性视角考察乡村文化与人类命运、人性、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为当下乡土小说写作提供了新的向度。本文通过对刘恪小说中南方乡村的诗意建构、地方经验的引述、地方风俗的考古、乡土语言的寻究、乡村人物精神的勘探等方面的分析,探询作者对乡村的山水与人物、人性与命运、历史与传统等关系的思考与质疑,并在作者的思考中做一些再思考。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一贯以生存本位的态度审视女性世界,她小说中那些自食其力、独立自尊的职业女性形象虽不及旧式女人鲜亮,但她们身上却体现了张爱玲对女性生存和女性自身解放的深层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铁凝在长篇小说《大浴女》中采用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对文革历史进行独特的书写,对女性的生存状态与情感历程进行理性描绘,试图从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角度阐释女性的历史命运,从而使小说呈现出独特的历史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