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盘江流域不同类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南盘江流域不同类型水水样化学成分分析资料,分析了区内水的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化学指标不同。地表水的pH,电导率和SO42-浓度较高,而HCO3-浓度和Ca2+浓度低;河水为湖水与地下河及泉水混合而成,水化学指标本应处于两者之间,但实际上电导率和SO42-浓度高于两者。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型或HCO3-Ca.Mg型,为典型的岩溶水;地表水水化学类型复杂,是由于水体周边人类活动频繁,扰动了水体天然水化学特征。应在生态,工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水体污染并治理。 相似文献
2.
以滹沱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基于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和SWAT模型,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61—2016年,滹沱河上游流域年降水、年径流分别呈下降、显著下降趋势,而潜在蒸散发呈显著上升趋势,流域的干旱化趋势明显.基于弹性系数法的计算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为49.62%~61.67%,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则为38.33%~50.38%.而SWAT模拟结果却表明:气候变化的贡献率高达84.42%,而人类活动贡献率仅为15.58%.这种差异性主要源于Budyko方程中的下垫面参数反映的不仅是人类活动,还包括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气候变化是滹沱河上游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但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正日益增强.使得滹沱河上游径流减少的具体人类活动并非是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而是经济、人口的增长所导致的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山西忻州地区自古就有"晋北锁钥"的称号,滹沱河不仅为该地区主要河流之一,同时也是海河流域的分支,而滹沱河的流域特征又对忻州地区的宋金建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忻州地区宋金建筑的分布情况,对滹沱河流域的自然人文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探讨了该区域宋金建筑与滹沱河流域的共生问题,对下一步开展该区域的文物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近年调查和监测发现,滹沱河超采区地下水中硫酸盐含量日趋增高,范围逐渐扩大,高浓度的硫酸盐主要分布在滹沱河、石津灌渠及黄壁庄水库副坝附近,并有向地下水降落漏斗区扩散的趋势,使该地区水资源矛盾更为突出。以滹沱河超采区为研究范围,结合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开展了野外调查及取样工作,并基于长时间序列、多点位交叉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以及硫氧同位素技术进行研究,得出:滹沱河超采区地下水硫酸盐异常与上游地表水有着紧密联系,黄壁庄水库及入流冶河受上游采煤活动影响,硫酸盐含量较高,地表入渗补给造成研究区地下水硫酸盐污染。通过分析研究区地下水硫酸盐的迁移转化特征,建立了滹沱河超采区地下水硫酸盐在地表水-包气带-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模式,指出上游防控是减缓滹沱河超采区地下水硫酸盐污染的有效方式,为石家庄地区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与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滹沱河地下水库有效蓄水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地下水库已成为改善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的有效手段,定量评价地下水库与地表水库的有效蓄水率对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滹沱河地下水库为例,通过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结合GIS技术计算不同人工补给条件下的滹沱河地下水库的有效蓄水率,并与上游黄壁庄水库有效蓄水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库的有效蓄水率在80%~91%之间,随着人工补给量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黄壁庄水库的有效蓄水率在50%~80%之间,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库储水效率明显优于地表水库,为地下水库-地表水库联合调蓄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有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8(4):116-120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蓬勃发展,但因土地面积小,水资源量少.加之人口多、利用不合理,供水一直紧张,阻滞了经济的发展. 1 水资源状况及其评价 1.1 当地水资源山东属半湿润气候区,据1956~1988年实测资料(文中历年实测资料均以此系列为准)统计,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5.8mm,折合降水总量1050亿m~3,径流量为229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53m~3.扣除重复计算量,得水资源总量311亿m~3.当地水资 相似文献
8.
阎占元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4):71-76
本文在总结多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经验和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水循环特点的基础上论证了山丘、平原的适宜水利措施分别为库塘泉体系和沟渠井与部渠井体系,适宜水利措施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和依据。作者认为:在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必须把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统一考虑、合理调度。调节水资源的措施应当同时具有排、蓄、灌、补、引多种功能,否则,费宏效微,甚至适得其反,适宜水利措施应当由区域水循环特点所决定;适宜水利措施的选择为合理开发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所必须。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沁丹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沁丹河流域山西境内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还将急剧增加。本文通过对流域各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未来需水要求分析,探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0.
渭干河流域是天山南坡的最大流域。本文通过分析渭干河流域的卡木鲁、克拜城、卡拉苏和黑孜水文站的气候变对该流域径流量和洪水的影响,揭示出近50年来天山南坡中段的水资源与气候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出今后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相似文献
11.
漓江全长 2 14 km ,流域面积 5 5 85 km2 ,漓江流域降水资源丰富 ,水资源总量为 6 6 .2 3× 10 8m3,水资源具有山地河流的特点 ,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2 6 .4 9× 10 8m3,现状供水总量为 15 .4 4× 10 8m3,现状用水总量为 13.6 0×10 8m3,供用水基本达到平衡。但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枯水季节干旱严重 ,汛期洪灾频繁。城镇污废水处理能力有限或排水管网不配套 ,局部河段尤其漓江支流水质状况不良。水短缺和水污染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突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是依靠漓江流域增加水资源调蓄能力与节水 ,增强污水处理能力 ,逐步实现污水资源化 ,实现生态节水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13.
14.
浅析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资源管理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总结国外流域水资源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机制不统一,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等.并提出建议,包括改革流域水资源管理机制,探索流域综合管理道路. 相似文献
15.
汾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新体制建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12):124-125
论述了建立引黄工程运营管理与汾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相结合的新体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汾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新体制的框架性设想,且为保证其有效实施,进一步提出应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包括法律保障、行政保障和经济保障。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影响着中俄两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两国水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意义重大。通过分析黑龙江流域中俄9个相关研究区的供水情况及生产水足迹,采用经济发展程度-水资源开采程度(RG-RP)关系图法对比分析流域中俄相关研究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中国侧4个研究区中黑龙江省供水能力最强,俄罗斯侧5个研究区中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供水能力最强;中国侧生产水足迹明显多于俄罗斯侧,且水资源压力较大,其中辽宁省最为显著。可见中国各研究区的用水效率较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水资源承载力优于俄罗斯侧。研究结论为中俄跨境流域水资源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汉中盆地平坝区水资源分析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汉中盆地平坝区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水资源总量进行了统计、计算和分析、评价,并且在平坝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地带、粮食产地、能源基地,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态安全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气候环境的变化,黄河流域用水结构发生改变,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减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量增多,且上游取水量减少,中下游取水量增多。本文通过对2000—2021年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取、耗水量现状以及2004—2021年流域用水结构的分析,发现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中存在水资源价格调整不到位、配置不合时宜、流域产业转型动力不足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等问题,并提出完善黄河流域水资源价格体系、推动流域的生态补偿、建立水资源监管机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新格局的建议。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问题探究与优化有助于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大型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全球其他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类行为对水环境的作用研究-以海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空间条件下人类行为对水环境的作用。其目标是拟在理论上构建较完整的区域人文水环境研究体系,在实践上为水环境治理、水资源管理及产业体系的调整提供衫政策依据,包括精神、行政和技术诸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甘肃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水资源系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武威市的地表、地下水资源及水资源总量和可利用水资源总量进行了全面地分析评价,指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6个主要问题,根据武威市的工农业发展规划。经济技术条件和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及时空分布等特点,计算了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提出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配水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