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兰州地区某工程垃圾地基土进行了表层开挖、灰土紧密和换填夯实的综合技术处理.利用原位现场静载荷试验,研究了垃圾土处理前后的变形性能、承载力和变形机理,为工程基础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黄土和黏土地层的盾构渣土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过程中,最理想的土要具有良好的塑性、软稠度、内摩擦夹角小以及渗透率小等特点,以满足对开挖面的支撑和出渣要求。一般的土壤不具备以上特点,所以渣土改良在盾构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渣土改良方法有:加水,泡沫,膨润  相似文献   

3.
对某深基坑土钉+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墙,运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开挖与支护的施工过程,分析了不同桩径和嵌入深度对开挖面水平位移、坑后地面沉降、坑底隆起以及土钉轴力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可供复合土钉墙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武汉市唐家墩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例,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权衡经济、安全、施工难度、工期等因素的影响,最终采用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方式对该深基坑进行开挖支护。【方法】结合ABAQUS数值模拟软件中的Mohr-Coulomb准则进行三维建模,模拟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预测了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土体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及支护结构的变形,并与现场监测资料进行了比对。【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初期主动土压力主要由开挖面以下连续墙承担,随着开挖加深和支撑设置,主动土压力在后期主要由开挖面以上连续墙承担。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为30.3 mm,坑外最大沉降量17.5 mm,坑内最大隆起量为19 mm,与现场实测数据一致,从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论】基坑开挖支护方式满足一级基坑变形控制要求。模拟结果表明支护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土钉支护技术在黄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结合黄土地区土钉墙支护的工程实例,阐明了土钉支护在复杂黄土地区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流程和工艺要求,用角度交会法对基坑开挖工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进行了监测,证明了土钉支护的优秀性。  相似文献   

6.
在各种管线施工中,当地下管道需要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或重要建筑物、构筑物等障碍物时,为了保证正常的交通运输和避免大量的拆迁工作,往往不允许从地面开挖沟槽,此外还有施工场地土质较差,或地下水位较高,都不利于地表开挖沟槽,此时常采用顶管法施工.开封西区杏花营组团1#路排污工程中在对该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土质和水文条件,成功运用了土压平衡顶管技术,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城市地下工程建设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大、孔隙率高、压缩性强、强度低等特点,其承载能力很弱。如果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不能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势必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质量。本文,笔者主要针对软土地基的特点,介绍了几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并就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一、换填管理法1.换填管理法的技术特点。软土地基的处理当中最常见的就是换填管理法,换填管理法主要是指先将原有的软土地基利用施工机械全部挖出,然后再换填符合施工要求的无侵蚀性的  相似文献   

8.
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常发生基础顶托破坏事件,本文以北汝河倒虹吸工程混凝土垫层顶托破坏为例,通过破坏的各种现象并结合地质情况,分析得出其破坏的主要原因为裂隙承压水所致,通过降低承压水头和换填相结合的方法,既满足了工程安全的要求,同时降低了降压成本,实践证明此处理方案可行,可以作为其它类似地质情况的深开挖工程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深基坑桩锚与土钉墙联合支护结构的变形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郑州楷林大厦深基坑桩锚与土钉墙联合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监测和分析,探讨了基坑开挖与施工不同阶段围护结构的位移和周边建筑的沉降规律,总结出影响基坑位移和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因素,由此得出一些有益于指导基坑设计和施工的结论:(1)支护结构产生的水平位移主要出现在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阶段,基底垫层浇筑完毕后,位移速率减缓,在进行地下室主体施工时位移趋于稳定;(2)基坑开挖后,围护结构的变形大小与基坑周边的土体处于临空状态的时间以及土方开挖的速度有很大的关系,临空时间长,结构变形大;(3)周边建筑物的沉降与基坑的水平位移并不同步,一般滞后10d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湘潭地区复合土钉墙基坑变形规律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根据湘潭市某基坑工程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并进行了现场监测,分析了现场监测数据,总结出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工程后续施工提供安全保障,也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结果表明,基坑开挖采取多种复合土钉墙结合的支护形式,能够有效应对基坑周边复杂环境,通过监测掌握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的即时信息,在设计和施工中灵活改变复合土钉墙布置及组合形式,使基坑支护更加科学、合理、经济.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换填垫层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了换填垫层法处理软土地基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以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托成都地铁9号线心岛站至孵化园站区间内靠孵化园站端70.205m长区间,采用暗挖破除侵入盾构空间的群桩工程,全面阐述了盾构区间侵限群桩预破除的主要施工技术和监控量测控制方法。重点对施工降水、超前支护施工、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临时竖撑法进行了介绍,对类似群桩预破除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萍  李奕 《甘肃科学学报》2008,20(1):143-147
运用ADINA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广州某深基坑土钉支护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建立了带有接触界面的局部三维和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施工过程,分别得出了土钉的轴力,支护面层的水平位移及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并将它们与现场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整体三维模拟结果更接近实测值,说明建立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是可靠的,同时分析结果也验证了ADINA软件在土工分析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张玉 《河南科技》2013,(15):162-163
路堑开挖属于公路路基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项目,本文主要根据路堑开挖时采用的机械分析了路堑开挖施工技术,并探讨了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某小学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FLAC~(3D)建立了基坑开挖的三维模型,对基坑开挖过程及土钉墙支护进行模拟,分析了水平位移及土钉墙受力特点,水平位移随开挖过程不断增大,沿基坑深度呈"C"型分布,最大位移达18mm;土钉最大应力在靠近坡面位置,混凝土面层弯矩沿深度逐渐增大。研究表明,土钉墙支护方案是可行,能够有效地抑制基坑变形,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6.
深基坑开挖施工是一项非常困难又复杂的工作。本文对深基坑开挖技术与支护施工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深基坑开挖技术与支护施工技术决定了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因此,控制及管理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深基坑开挖以及支护施工技术,提高我国工民建施工的安全性及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穿孔作业、爆破作业、压力容器操作、开挖设备使用、边坡支护、竖井与斜井开挖和运行、毛料运输等方面,介绍采石场施工各个作业过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希望能为采场施工提供相关借鉴,确保采场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施工工法是在二次结构施工中,为便于二次墙体砌筑而采用喷浆机将轻质浆料整体喷涂施工制成,二次结构墙体采用新型喷注墙体施工,该墙体的生产、运输、现场输送、施工四位一体,全方位实现机械化。为此,中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施工中进行技术总结,形成了二次结构轻质浆料整体喷涂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泡沫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在本工程中全面实施,取得的良好的效果。泡沫混凝土具有溶重小,流动性好,固化后可以自立等特性,希望能为类似项目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复合型土钉支护中水泥土搅拌桩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水泥土搅拌桩沿桩长方向的水平位移、弯矩、剪力、应力等参数随开挖步增加的变化曲线,可供复合型土钉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