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从1992年广东建立第一个实验区开始,省内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已有18年的发展历程。按照"规划科学、特色鲜明、讲究实效、重在示范"的原则,广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取得了鲜明成效。  相似文献   

2.
陈治光 《科技潮》2011,(2):20-23
2010年3月,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同意石景山区等10个单位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至此,石景山区成为北京市继西城区、怀柔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也成为全国120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含示范区)之一。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对石景山区经济社会转型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呢?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石景山区副区长李艳女士。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13,(12):41-42
金东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自2011年开始建设以来,依据《金东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城乡统筹、开放带动”战略,认真实施科技富民强区专项计划行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验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是不断培育发展特色。本文深入探讨了江门市新会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特色,并对实验区建设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技》2013,(12):32-32
2009年,科技部下文批准安吉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安吉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属于县域型实验区。“生态安吉,美丽乡村”为实验区建设主题。通过扬生态之长,促产业之兴,提和谐之美,走持续之路,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挖掘竹海生态潜力,打造低碳经济县城;通过六年的规划建设,力争使安吉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居区域发展领先位置,为在全国范围内实践可持续发展树立起一个美丽而生态的“安吉样板”。  相似文献   

6.
一、北京市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态势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的发展不妨碍后代人发展的能力,它要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它在考虑人类代内公平的同时也要求代际公平。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始于1995年,先后建成了3个国家级实验区和7个市级实验区。其中,3个国家级实验区中的西城区于2008年底跻身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相似文献   

7.
忆往昔     
<正>从1992年广东建立第一个实验区开始,省内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已有18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广东省共有28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中顺德市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技》2013,(12):40-41
南浔区是2003年1月新建的浙江省湖州市辖区,2006年10月被列为浙江省首个城区型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建设,坚持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开展了各项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实施一批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基本实现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晓宇 《今日科技》2013,(10):27-27
10月18日,下城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汇报及专家反馈会在下城区政府举行。由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赵正中带领的专家组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听取了下城区关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报告,对实验区被批准建设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食和考评。专家组在观看实验区宣传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听取汇报、综合讨论后提出了反馈意见。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发展范围和发展模式两方面阐述了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状况,并总结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立以来的建设经验,对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发展范围和发展模式两方面阐述了甘肃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状况,并总结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立以来的建设经验,对甘肃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平原水文实验区(流域)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目前国外水文实验区观测水平和研究方向进行简要对比,总结平原水文实验区在研究和应用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及遇到的问题。以在太湖流域平原的实验研究为例,分析金坛水文实验区的研究和建设过程,做出相关展望和提议,以期为未来平原水文实验区(流域)的新建、恢复和扩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技》2013,(12):34-35
下城区于2006年4月成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8年2月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建设,坚持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紧紧围绕“繁华时尚之区、幸福美丽下城”战略定位和“产业结构高端化、城区发展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环境建设精品化”总体目标,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区域发展特点,全力推进南精北快、人才强区总战略和“服务业导向、民主民生、文化引领、环境立区”四大分战略,大力弘扬“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干一件成一件”的下城精神,全面实施《下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和《品质下城三年行动计划》,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平稳、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何静 《广东科技》2008,(1):40-43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专家们给出了一个庞大而繁复的体系,但是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具体工作中,天河区只是紧紧地抓住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与渗透,二是绿色科技项目的有力支撑,找到这两个切入点,有重点地突破,让天河的可持续发展事业有了最直接、最感性的触角,让实验区建设深深扎根在天河这个充满传奇与魅力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13,(12):26-27
绍兴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线,始终把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作为一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在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同时,又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实验区建设工作统领县城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广东科技》2010,(1):95-95
<正>在可持续发展的征途上,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跋涉。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这项伟大的事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每一座里程碑,与每一片蔚蓝的天空、每一座绿色的森林、每一条清澈的河流,都是前行的印记,都是成就的见证!回首18年实验区建设历程,我们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艳华 《广东科技》2008,(13):57-61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探索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活动。简要回顾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要成效,指出了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实验区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3月4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泸州市江阳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进行了评审并顺利通过,江阳区成功列为全省第六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和讨论,一致认为:一是江阳区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做了长期的、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可持续发展基础较好,符合创  相似文献   

19.
2003年2月11日,怀柔收到由6位专家联合主动考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期验收”成绩通知书。6位在国内颇有名气的专家一致给怀柔打了高分,称赞“怀柔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区以来,始终坚持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实验区的建设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北京郊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艳华 《广东科技》2013,22(2):1-3,17
总结和回顾了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客观地分析了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开展实验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