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翟爱民 《华东科技》2022,(8):117-1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与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城市中的汽车保有量在逐年上升,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但是,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停车困难等问题成为新的矛盾点。因此,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停车诱导系统。驾驶员可以利用该系统,提前预订目的地附近的停车场位置,并规划好相关行车路线,避免道路拥堵以及停车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基础上,将路网分为路上行驶层、停车巡泊层和步行层3层,用于定量分析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对驾驶人出行的影响.引入慢速因子体现驾驶人的停车寻找行为,并利用考虑理解误差的费用函数反映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对驾驶人停车设施选择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影响下的多层路网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算例结果表明,经平均迭代15次模型能较快收敛,当路网上部分道路处于拥堵状态时,停车诱导可变信息标志的设置效果较好,可节约驾驶人6.2%的出行时间.  相似文献   

3.
主要讨论了支持行车引导系统的数据库、引导基础设施、信息发布的方法及内容以及系统的主要功能.行车引导系统是洛阳智慧交通系统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实时、准确的道路现状和通行信息以及最佳的行车路线,合理地引导城市车流,保障城市道路的快捷畅通.  相似文献   

4.
大城市普遍存在"停车难"问题,而近年来日益普及的智慧停车正成为提升停车场使用效率的有力抓手.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助力下,智慧停车也随之进行变革,全面满足人民群众高效停车、便捷出行的需求.而ETC作为其中的重要技术,在停车场景的"减速、通行"环节,完成电子标签识别、车辆信息匹配以及自动缴费具...  相似文献   

5.
关于城市停车库智能诱导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停车智能诱导系统的研究是当前城市交通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通过对停车库智能诱导系统原理及系统运用的研究,提出了一条城市停车库管理的基本途径,即建立停车库使用情况的实时信息系统与分析系统及实时信息发布系统,有效指导停车,促进停车泊位的合理利用,提高停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诱导信息影响下的路线选择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路钱诱导系统为决定出行和已出行的人提供路网交通状况信息或为他们决策提供出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影响出行人的出行时间、出行方式以及出行路线等的选择。在分析了诱导信息对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后,给出不可分的路段费用函数,把诱导信息影响下的路线选择问题组织成一个非对称路网均衡问题,并给出用嵌入遗传算法的对角化算法求解的算例.最后,讨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利用无人驾驶车辆利于共乘和自行停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的通勤模式——无人驾驶停车共乘。首先,基于扩展的瓶颈模型,解析了该出行模式下瓶颈处通勤行为的均衡特征,建立了共乘率、停车收费与出行成本(包括瓶颈排队、工作延误、共乘隐私损失及共乘下车延误)之间的定量关系,给出了可诱导至系统最优的拥堵收费方案。然后,实施了数值实验,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探究了模型中关键参数对出行费用的影响。最后,提供了该通勤模式可以应用的实际场景。解析和数值实验结果均表明,该通勤模式可缩短早高峰出行的持续时长,简化出行过程,从而大幅减少出行费用和换乘停车场规模,可为未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市中心停车位缺乏等难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停车难是制约拉萨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开发停车诱导系统刻不容缓。本文针对拉萨市停车难现状,研究了停车场PGIS停车智能诱导系统模型。停车诱导系统通过及时发布停车场及其停车位的信息,引导驾驶员可靠高效地找到合适的停车场。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背景下,各行各业都搭载着这趟"列车"走向智慧化的道路.停车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生活,城市道路交通中,"停车难"也成为大家的关注点."智慧停车"的出现使得"停车难"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方向.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了"智慧停车"系统的设计,从通信系统、收费系统、用户体验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主要涉及NB-I...  相似文献   

10.
在Android手机终端上开发出一款路内停车车位查询系统,停车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查询方式,非常方便的在手机上查询到目的地附近路段的停车信息,根据所得到的停车信息,用户可以针对性的选择感兴趣的停车路段,通过百度地图定位,了解该路段的具体位置,从而规划自己的出行线路,此基于Android手机的路内停车车位查询系统将会给广大的停车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1.
洛阳智慧交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科技使城市更智慧,让城市学会思考和自我控制来保障社会集约型和可持续快速发展.论述了建设洛阳智慧交通系统的意义,分析了系统的体系结构,重点讨论了洛阳智慧交通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功能、数据库结构和最佳路径分析方法.洛阳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将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节约人们的时间资源和城市的道路资源,保障城市交通的畅通,提高政府对控制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路径诱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动态路径诱导(DRGS)是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通过向驾驶员提供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最佳行驶路径在来达到诱导出行行为,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逗留时间,进而实现改善城市交通和避免交通拥挤、阻塞的目的。路径牵引算法是DGRS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它能计算出给定起讫对之间的的最优或准最优路径,路径牵引算法要考虑一全局准最优和实时性问题,而遗传算法具有全局寻优和潜在的并行性特点,将遗传算法应用于动态路径诱导系统中求解最佳路径,设计了特定的有序选择、交叉和遗传算子,并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停车诱导系统的数据处理部分能更好地满足区域内停车场的业务特点和用户动态需求,提出了城市停车诱导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型.在现有停车诱导理论的基础上,将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融入其中,加快区域内停车资源供求信息的实时交互,并通过连接GSM导航,在进行停车选择后,获取较优的行走路径,从而减少因寻找停车场而产生的附加交通量,缓解交通负担,改善区域交通环境.最后,运用C#语言实现了该系统模型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基于阈值改进的蚂蚁算法在交通诱导中的应用,并对动态交通网络条件下算法的优化效果进行仿真.改进算法将已知的行程时间信息作为阈值条件,在路径寻优中预先剔除部分路径,并引入“检查蚁”对已发现的路径进行定期检查与存储.利用R软件对改进前后的两种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对两者的路径寻优结果对比研究.实验发现改进算法下路径检索的平均行程时间较标准蚂蚁算法下降9.57%,证明了基于阈值改进的蚂蚁算法的优化效果,能形成适应城市路网即时高效需求的交通诱导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系统管理总线SMBus(Smart Manegement Bus),SMBus是智能电池系统SBS(Smart Baterry System)中升压单元、电池充电单元、控制单元、锂动力电池及外设之间的互连接口,它能对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电压、温度、容量等重要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实现智能传感器网络接口即插即用是现代传感技术发展迫切需要。基于通用即插即用协议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和IEEE 1451系列标准,建立了智能传感器网络接口即插即用系统,设计一种IEEE 1451/UPnP网桥,解决两种协议在消息格式、自标识描述、设备发现方面的差异,采用基于信息公理的UPnP设备优选与传感服务发现方法,将参数信息量计算分布在满足服务要求的网络适配器NCAP(Network Capable Application Processor)。实验表明该方法减少了网络接口数据流量开销,使UPnP设备服务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信息系统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对信息系统的离线使用需求也日益增多.传统的保险办理方式局限于营业厅或代理点的人工服务,不但使用户办理业务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而且浪费了保险公司大量的人力、物力.面对这一新的业务动向,保险行业迫切需要构建一种基于Smart Client的保险信息系统,文章通过一个应用于保险行业的信息系统阐述了如何设计一个结构合理、运行良好的Smart Client移动CRM系统.  相似文献   

18.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好公路交通信号灯控制问题将是保障交通有序、安全、快速运行的重要环节.但现有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都是单一的固定时序控制,不能够根据实际交通状况进行调节控制.利用罗克韦尔公司的MicroLogix 1500系列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和传感器技术来实现对交通灯的智能信号控制,在交通灯控制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设计和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9.
On the basis of the digital Weifang geospatial framework,Smart Weifang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cloud platform(WFCP) integrated legal person information,population,place name and address data,macroeconomic data and so on.And it also expanded the data contents,such as the indoor and outdoor data,the overground and underground data,panoramic data and real data.It also introduced the contents of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real-time location information,address information of sensing equipment,real-time perception and interpreting information.It has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real-time access of Internet of Things(IoT) perception,multi-node collaboration,64-bit support,cluster deployment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o-temporal management,ondemand service,large data analysis and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It built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big data center and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cloud platform,realized the convergence and management of the distributed big data,deeply applied for land,transport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police and subdistrict five areas,by supporting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and supporting intelligent deep application.In the aspect of hardwar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according to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unified arrangement of Smart Weifang,the WFCP was migrated to Weifang cloud computing center,to achieve the on-demand computing resources and dynamic scheduling load-based computing resources,to support the generalizing load map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