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关中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竞争力以及它们与群体竞争力的关系,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构建了区域城市竞争力评级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城市群存在区域综合竞争力偏低;城市首位度大;副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较弱的问题.提出通过外延形成兰西城市群和提升关中城市群自身实力策略来提高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其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空间结构的研究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重构的方法.首先运用Arcmap软件综合经济实力、城镇基础和生态限制3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区域空间的现状分异特征,然后叠加发展潜力和发展政策因素得出区域空间可能的分异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规划师以及政府对区域最优化发展战略的导向,对区域空间结构进行重构,从而得出未来区域发展的理想性与可行性兼备的最合理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3.
发展绿色交通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构建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模型、分析绿色交通水平时空演化特征是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政策的前提和基础。该文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er-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 DPSIR)模型分析城市群绿色交通各子系统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构建城市群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intuitionistic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FAHP)和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改进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模型构建城市群绿色交通水平综合测度模型,引入贡献度和障碍度模型分别探究影响和限制城市群绿色交通水平的显著因素,最后以关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城市群绿色交通属于一般水平,其时间演化趋势大致呈“N”形阶段特征,空间演化分布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且各城市差距逐渐缩小;改进模型的测度结果较传统模型更为准确,更能反映城市群交通系统的可变模糊性;准则层中状态层面贡献度最高,对促进关中城市群绿色交通发展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解决目前关中城市群在区域整合过程中存在的规模等级结构畸形、产业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方法 对关中城市群在区域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综合运用区域整合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分析等理论及方法.结果 关中城市群区域整合发展策略包括:构建合理优化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形成协调发展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建设多层次交通网络体系.结论 在关中城市群的整合发展中应构建集聚式的关中城市群发展体系,同时还应注重改善关中城市群发展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近几年却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本文以此为契机研究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潜力.具体采用熵值法、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等研究方法,对2009~2018年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潜力进行测度,并探讨影响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潜力提升的障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8年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潜力稳步提高,其中:2009~2012年处于低潜力时期,2013~2014年处于中等潜力时期,2015~2018年处于高潜力时期.阻碍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潜力提升的最大障碍因素是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和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影响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潜力的第一障碍因素总的变化趋势是从旅游资源品味度转变为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最终根据阻碍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潜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为其后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9-2017年关中城市群脱钩指数的阶段性变化,说明其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时空变化状况,并以此表明该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特征.方法 建立Tapio脱钩模型,定量计算关中城市群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 (1)在时序发展特征上,关中城市群脱钩水平整体上稳步发展,在 t3 时期基本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2)在空间发展特征上,地区差异不断缩小,脱钩水平表现为轴带状和团簇状聚集.结论 脱钩状态的变化主要有赖于经济增长的变化,即经济发展是关中城市群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谈步稳 《河南科学》2009,27(9):1152-1156
通过分析“3+5”城市群内不同城市第三产业不同部门的从业人员数来测度城市群内不同城市的城市流的强度.研究发现:城市群内不同城市间联系很弱,表明城市群的发展还处于雏形阶段;城市群的中心区域还处于极化阶段,对周边区域辐射不强;外围区域的中心城市也有很强的集聚功能;而处于中间区域的益阳和娄底基本没有对外服务功能,将逐渐演变为核心区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旅游发展潜力是旅游产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发展壮大能力以及未来的后续能力,准确分析和评价区域旅游发展潜力,有助于寻找未来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将潜力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协调和持续发展.文章从旅游产业基础、旅游资源潜力、旅游市场潜力和旅游保障潜力4个方面构建出了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运用TOPSIS方法对渝东南民族地区6个区县的旅游发展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潜力区域差异显著;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潜力影响最大的是旅游资源,其次是旅游保障能力;从渝东南民族地区综合旅游发展潜力来看,武隆区、石柱县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强的地区,黔江区、酉阳县属于旅游发展潜力较弱的地区,秀山县、彭水县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弱的地区.未来应通过加强区域合作,缩小区域差距,活化民族文化资源,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加大旅游营销力度,做大做强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9.
关中—天水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区域旅游规划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在野外考察和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及图表对其空间结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关中—天水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由"两条核心发展轴"和"四条拓展轴"及多个城市组合而成,空间结构虽然相对成熟,但总体滞后于旅游发展的实践,不利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结论加强区域内外空间合作是实现城市群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优化非常重要的途径。此外,理顺行政体制,共享市场品牌;重组资源优势,创新旅游精品;共建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网络等途径是达到优化旅游空间结构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的形成是经济高度一体化的结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高度发达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是构成城市群整体效应和综合竞争能力的荩础条件.本文针对相似系数法和区位熵法等传统产业结构度量方法的不足,将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结构进行了测度研究,揭示了产业结构的总体相似程度、比较优势和区域分工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的烟台市城镇群,其进一步的发展对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如何进一步挖掘潜力,增强该城镇群的实力,则是一个亟待思考研究的问题.通过分析烟台市城镇群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区域城镇群发展的利弊条件,对今后如何拓展和加强烟台市城镇群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对策,为政府的未来决策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全省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安徽省城市群建设研究成果的回顾,依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发展梯度理论,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经验,提出安徽省城市群发展应采用"雁型"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安徽省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框架,并从社会、经济、资源、人口和环境层面,提出了安徽省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实现"五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五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2006年、 2011年和2016年为研究时间点,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京津冀13个城市"五化"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京津冀"五化"综合指数、耦合度和协调度总体上随时间均呈现不断增长和逐步优化的趋势;②区域发展具有不同步性,高值区一直处于北京和天津等经济发展优势区,但随时间高、低值区发展差异逐步缩小;③因子探测中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q值最大,属于主导因子;交互探测中各因子交互后,任意两因子的交互影响力要优于单项因子的独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经济和城市群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港珠澳大桥是珠江口南部的重要通道,其建成后能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城市的区位优势,促进城市融合和经济发展,推动珠江口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港珠澳大桥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区域交通需求,改变珠三角地区的交通空间格局。本文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判断标准出发,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及投运对珠江口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群作为区域空间演化的高级形态,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有着自身演化的规律.本文以欠发达地区青海东部城市群为例,着重阐述其建设的基本条件是否能够真正推动城市群可持续成长,并进一步就建设应寻求的基本路径做了客观解析,由此为推进全省城镇化及促进城市群建设寻求合理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分形维数将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与城市群整体收益损耗联系起来,建立包含投入、产出和人口规模等多因素空间分布分形特征的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模型,明确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的经济内涵,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以陕西省关中城市群为例,在利用城市规模效益对比检验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对比最优分形维数与Zipf维数演变趋势,发现模型预测的空间结构优化方向与城市群空间结构Zipf维数等于1的优化标准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17.
从旅游城市群的角度出发,构建旅游总量、质量、效益、成长力和发展总实力的区域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以我国东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15个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2-2007年连续6年的数据,运用均方差方法测算指标得分,比较分析三大区域的旅游竞争状况、指标特征和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整体上环渤海的旅游竞争实力最强,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弱,但就其具体指标特征看,三大区域的优劣势存在差异.环渤海在旅游总量、质量、成长力方面占优势,但效益最低;长三角在旅游总量、质量方面虽然次于环渤海,但效益最高,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珠三角在旅游效益方面有一定优势,成长力较稳定,但旅游总量、质量与环渤海和长三角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8.
摘要:区域经济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选取城市流、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群内部空间联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集聚辐射能力大致相当,环鄱阳湖城市群产业劣势相对明显,集聚辐射能力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②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整体经济水平均衡,武汉城市圈武汉市最为发达,但两极分化最为严重,环鄱阳湖城市群联系较为松散;③长株潭城市群整体经济联系呈现多中心结构的均衡态势,武汉城市圈整体联系出现武汉、宜昌的双峰型结构,环鄱阳湖城市群联系较为松散。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群扩张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城市群的扩张模拟也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在传统的城市扩张模拟中,CA(cellular automaton, 元胞自动机)模型以其独特的规则简单,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在城市扩张模拟方法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目前CA模型主要应用于对单一城市的扩张模拟,对大范围区域内城市群的综合扩张模拟精度不高.该文引入了城市流模型对传统CA模型加以改进,将空间相互作用力量化并嵌入CA模型的转换规则中,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应用改进模型模拟了武汉城市圈的扩张变化.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的Logistic-CA模型,该文提出的模型精度更高,说明城市群内部空间作用力对城市群扩张影响显著,同时,预测了武汉城市圈2020年的城市扩张情况.研究表明,未来城市扩张将集中在中心城市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理论和引力模型,探讨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动态演变及关联特征,不仅能为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优化提供新视角,而且可为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研究区,将景观结构安全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结合来构建生态安全指数,并引入到改进的引力模型中,对研究区空间网络结构动态演变及关联特征进行定量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1) 2005年-2015年环鄱阳湖城市群整体生态安全度有所降低,部分区域经历了由高生态安全度向低生态安全度的转化,生态风险提升;2) 在不考虑生态安全约束情形下,整个研究期间南昌市区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空间网络结构变化呈松散趋势.在生态安全约束下,研究区多中心网络结构特征逐渐凸显,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发育程度逐步走向成熟,向协同方向优化;3) 在不考虑生态安全约束情形下,多数城市关联强度低且处于稳定的均质状态,形成以南昌市区为首位关联城市的单核心特征.在生态安全约束下,城市群空间网络关联整体呈现异速非均衡特征,并形成以南昌市区、九江市区、抚州市区和景德镇市区为首位关联城市的多中心发展模式.可见,结合生态安全指数的引力模型能有效测度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动态演变及关联特征,可为环鄱阳湖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