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中国的思想学术界曾有一场关于“人道主义”的论争。如今,若是站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这一历史位置来重新回看历史上的这场思潮论争,可以发现其在以青年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为理论武器批判文革历史错误的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现代性的诉求与市场经济之间完成一种“无意识的共谋关系”。因而,对这场思想论争进行重新梳理和反思在重提现代性批判的今天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就80年代我国思想界关子异化问题的探讨和论争中的主要观点进行评析,对当时文艺创作中被认为与此有关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认为这场探讨和论争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80年代人道主义大讨论中,胡乔木将人道主义分解成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意义上的与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意义上的两种人道主义,有着其历史的合理性和价值性。当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对人道主义的内涵进行认识,以达到真正对人道主义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4.
“人道主义干涉”在国际法领域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当一国国内发生了大规模、严重破坏人权的情势时,其他国家是否可以本着人道主义目的,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或授权的情况下,单方面采取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措施,制止其对人权的破坏并防止由此产生的人道主义灾难?并且,干涉行为如果造成新的大规模侵犯人权的情势,发动干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本文将对“人道主义干涉”的性质及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介绍了当代中国民主论争的情况,指出论争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究竟建立什么样的民主以及如何建设这种民主,接着分析了当代中国民主论争的五个特点,最后谈到如何把握特点,防止民主论争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6.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中外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争论,回顾我国近20年来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的历史,许多问题都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有关,如人性论、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精神污染、“和平演变”、自由与人权、和平与发展、道德建设、马克思主义人学等等...  相似文献   

7.
合理方法论原则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关键。然而,这一点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亦是学界关于马克思人道主义存在分歧和争论的症结和根本原因。该文试图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深入探究和重点提出正确看待马克思人道主义必须坚持的合理方法论原则,以求真正把握马克思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8.
周毅 《河东学刊》1998,16(3):55-58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宏观与经济学理论,对市场经济中的种种困惑现象进行了深刻分析。将马克思对人道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予以概括,认为人道主义服务于市场经济,同时人道主义又大大超过了市场经济,并指出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它固有巨大的弊端,只有人道主义对它的超越性及其对市场现象异化现象的遏制,才构成了当代人类活动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评述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关于“朦胧诗”的一场论争。既对论争中的一系列理论争端诸如懂与不懂、现实依据、诗与传统、整体评价,也对一些具体诗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这场气氛远非正常的论争,又一次证明了“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文艺界毫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人的实践本质的论证,形成了一种关注人、尊重人、维护人的人道主义。在对异化劳动的激烈批判中,更显露了他的人道主义的批判性和变革性。又在人的实践本质之现实的工业活动表现中,揭示了人道主义的自然发生性,提出人道主义要和自然主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他的现实的、革命的、实践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1.
坚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国内外关于人道主义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研究与动态胡义成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应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道德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我国国务院已经提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我国社会的基础思想之一,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全社会要发扬...  相似文献   

12.
西方人道主义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贯穿整个西方世界的精神视野。通过回顾西方人道主义的发展历史,重新检视人道主义在人类文化视野下的特殊形式和思想立场。  相似文献   

13.
博客论争因其自由、公开而影响广泛。为了使发生在博客上有意义的文学论争能够深入持续进行,也为了使博客文学论争朝着文明健康的道路发展,使文学艺术得以吐故纳新,涤旧催新,从博客论争双方的大语境、中语境和小语境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不同代人不同的生存背景、文化教育、价值观、信仰,阐明了导致博客激烈论争的种种原因,对论争双方都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回顾《新青年》同人与复古派进行的激烈论战,我们发现中国文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文学的外部、内部请问题都被提上了论争的议程。随着论争的展开和深人,中国新文学的理论观念得到了全方位的建构与确认。这场论争的价值是不言自明的。发生在30年代的那场左翼激进派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战,虽然表面上仍然轰轰烈烈、咄咄逼人,但在文学的大旗之下却是文学本身问题的回避与政治参预热情的膨胀。作为社会政治进步在意识形态中的表现,这场论争的价值自不待言,但作为文学历史发展之环节,其价值却是令人怀疑的。这就需要对论战中的人的观…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问题论争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在论争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就有关现代化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这次论争拓宽了中国知识界的研究领域,开阔了中国知识分子视野,为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理论及实践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这场论争仍未能对中国现代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展开,没有超出知识分子的狭隘范围,缺乏足够的广泛性和实践基础,看不到实现现代化的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16.
肖朗 《孝感学院学报》2004,24(2):30-32,46
实践美学和生命美学的论争,成为当今美学界的热点,论争的目的是确立中国新世纪美学的发展方向。因此,仅围绕“实践”等范畴作理论的论争是不够的,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美学。事实上,从实践美学到生命美学,既是一种超越,亦是一种回归。这将有助于澄清当下很多理论误区,也是摆脱西方语境,发展中国美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19世纪西方的现实主义文学中,除了存在世俗人道主义外,还存在基督教人道主义精神,即以上帝的名义对人类进行关爱。而基督教人道主义又包括伦理建构和神性启示两种内涵。其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以上帝的名义关怀人,以促进道德完善为己任。而区别在于前者只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而后者所体现的爱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伦理学建构,而是源于人悲剧性处境的先验设定和人有限性的体现的一种神性启示,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具有生存价值论意义的人性提升与超越。  相似文献   

18.
文章全面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开展民主论争的经验教训,并提出能否正确处理好主动和被动、批评与团结、批判与继承以及破和立的关系是当代中国民主论争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界进行了一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讨论,对全面否定人道主义的观点进行了否定,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存在异化现象等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认识。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存在异化问题?如果存在,怎样认识和处理?等等。本文主要就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在市场经济得到发展、世俗化浪潮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文学理论批评界掀起的一次人文主义文艺思潮的冲击波.这场论争始于对文学“危机“的探讨,很快波及并扩展到人文学术领域.“论争“尽管存在着种种缺陷和局限,但却显示了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所面临的问题.展望当下的人文精神建设,应从传统文化语境、全球化语境、世俗化语境中来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