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禺笔下最富艺术光彩又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是一批女性形象.以侍萍为代表的是传统型的中国女性,以蘩漪和陈白露为代表的是肩负着传统的重负又深受新思想、新文化影响的具有鲜明的自觉的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后者透射着作者对女性的关爱、怜惜和同情,反映出受到人道主义浸润的女性视角.  相似文献   

2.
奥古斯特·威尔逊是美国最著名的黑人剧作家.他在匹兹堡系列剧中成功塑造了以露丝、伯妮斯、瑞莎和伊斯特阿姨等为代表的黑人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揭示了威尔逊的黑人女性观.  相似文献   

3.
狄更斯是享誉世界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一生创作了近百部文学作品,而女性人物是狄更斯小说中经常塑造的形象,可以说女性形象是其小说创作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天使女性形象更是狄氏小说中的代表,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狄更斯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以天使女性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女性道德观、家庭观及社会观。他所描述的天使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影响深远,但是在构造天使女性形象时,也有其不足之处。本文主要对狄氏小说中的天使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剖析天使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及局限,以此来解读狄更斯的价值观及女性观。  相似文献   

4.
阿合提是中国近代哈萨克族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提出女性教育的代表人物。他是以自己的伊斯兰苏菲主义观点和人文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女性教育的重要性,并按照女性充当的不同角色,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既有共同的又有所区别的女性行为规范,提出了自己的期望。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必须各尽所能,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具备适合于自己地位和身份的社会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5.
祥林嫂、子君、刘和珍是鲁迅笔下颇具代表的女性形象。这三位女性所处的时代、生活状况、斗争方式不同。笔者对以上几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是逐步发展的,鲁迅的"女性观"是不断进步的。  相似文献   

6.
女性自画像是女画家自我形象的刻画和展现,各自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传达出既丰富独特又分散隐匿的符号信息。古典主义风格的女性自画像的突出特点是“重形轻色”,精美的构图和逼真的造型反映出强烈情感的符号信息;印象主义女画家开始“重色轻形”,绚丽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展现出率真、丰富的审美情感;现代主义女画家逐步从对共性化的理想关范式的执着,发展为以女画家的个性之“眼”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与表现,从再现视觉的形象真实转为对内在精神幻象的表达。这也正是西方绘画艺术的创作观念与技术手法从古典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嬗变线索。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美术史中,美丽的女性往往是书中或画里不可或缺的主角。从14世纪到19世纪初,这些女主角往往以圣母玛利亚之貌出现在充满宗教意味的圣像画里;又或是幻化成希腊神话故事里的女神维纳斯,以曼妙迷人的美丽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她们往往代表了某个时期艺术上美感的共同体验,或是画家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唐毅 《科技资讯》2007,(5):98-98
在西方美术史中,美丽的女性往往是书中或画里不可或缺的主角。从14世纪到19世纪初,这些女主角往往以圣母玛利亚之貌出现在充满宗教意味的圣像画里;又或是幻化成希腊神话故事里的女神维纳斯,以曼妙迷人的美丽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她们往往代表了某个时期艺术上美感的共同体验,或是画家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莫言的小说作品主要以高密县东北乡为主要创作背景,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大量具有丰富个性的女性形象,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赞美之情。本文分析了莫言小说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形象的分析可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艺术情感。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美术史中,美丽的女性往往是书中或画里不可或缺的主角.从14世纪到19世纪初,这些女主角往往以圣母玛利亚之貌出现在充满宗教意味的圣像画里;又或是幻化成希腊神话故事里的女神维纳斯,以曼妙迷人的美丽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她们往往代表了某个时期艺术上美感的共同体验,或是画家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美术史中,美丽的女性往往是书中或画里不可或缺的主角.从14世纪到19世纪初,这些女主角往往以圣母玛利亚之貌出现在充满宗教意味的圣像画里;又或是幻化成希腊神话故事里的女神维纳斯,以曼妙迷人的美丽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她们往往代表了某个时期艺术上美感的共同体验,或是画家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孙犁是解放区学中最擅长描写女性的艺术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同期作家塑造的女性相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以青年女性为主;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具有艺术形式的诗意美。这种特殊的女性形象的选择与塑造,与作的家庭出身、个性气质、情感经历和审美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的盛行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提供了新的、独特的视角。汉代是我国文学创作手段和创作体裁不断丰富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价值观念与审美特征形成与固化的重要节点。对汉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主体地位的消解与社会地位、艺术发展以及审美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余铮 《科技咨询导报》2008,(12):177-177
茅盾在创作中成功地塑造了以静女士、方太太等为代表的具有传统美质的女性形象。他在对传统女性形象的描写中,对女性的态度是微妙的,一方面对女性的爱怜,对她们的命运的关心,希望为她们找到一条适合的生存之路;另一方面传统的男权文化价值观念在他心底的深深积淀,使他无法跨越这历史因袭的巨大障碍。因此,他在作品中不时的陷入矛盾的境地,一面去凭借现代意识去消解一些男权观念,一面又显示了他的传统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15.
苔丝狄蒙娜与窦娥是中西方悲剧女性的典型代表.她们性格相似,结局相同.更为重要的是,在传统文学批评领域,这两个女性形象的性别身份都被置于边缘地带.采用女性阅读视角对这两个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不同悲剧冲突模式下所隐藏的相同的女性性别身份.  相似文献   

16.
朱丽  陈文祥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2):80-81,83
以《我的青春谁做主》为代表的女性励志青春剧从女性视角出发,全面反映了老、中、青三代女性的精神面貌,塑造了自我意识觉醒、独立自主、敢于追求和承担、具有多元价值取向的女性形象。媒介在反映女性时淡化职场性别意识,彰显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以往的女性刻板印象形成了一定冲击,也有利于两性融合终极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对女性词的开拓和提高不仅体现在她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艺术技巧上,更在于她开始以女性笔廓抒写女性实感、塑造了一系列真实可感的自我形象。而李清照女性作者的身份使得真情和深挚成为其女性词最为显著的特征和最为感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俗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有它独有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其中的民歌。但历年来对这些形象的分析与评论都比较单薄。本文着重阐述汉乐府民歌中女性形象健康活泼等与众不同之处,尤其注重从女性角度欣赏这些女性形象独有的风情。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末的女性作家中,张洁的小说基本上代表了时下女性文学的崭新面貌。女性意识始终是小说的一个精神主体。随着张洁创作的日益精深,其小说的女性意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女主人公形象的日益提升和男性形象日益衰落上,对女性文学做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宋代的女性形象在理学的影响下显示出了其独特的审美方式.通过分析宋代女性服饰、妆容、发式等方面阐释理学对于女性形象审美风尚的影响.研究指出,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宋代女性形象不仅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审美与艺术的缩影,更是一种被理学影响化了的产物.因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宋代女性的审美风尚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国女性的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中西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对当代女性形象的审美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