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只有将"真""善""美"都纳入到价值思维的框架中,即在这三种思维方式的价值旨归意义上,才能达到三者的统一。"真""美"的思维在本质上亦即是价值意义的"善"思维,三者统一于"善"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今学界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学界围绕追溯"中国梦"的源起及含义、探讨"中国梦"的形成因素、进行"中国梦"的历史阶段划分、探讨"中国梦"面临的问题、剖析"中国梦"的发展道路选择、分析"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梳理"中国梦"实现的意义、中国能否复兴、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审视如何实现"中国梦",则是当下研究的盲点。只有认真钻研经典理论,并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对"中国梦"与他国"大国梦"进行对照比较研究,才能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中国梦"的内涵及实质的认识。这既是"中国梦"研究的理论生长点,也是理论研究真正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从"大同梦"到"中国梦",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不懈追求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清晰的思想脉络和丰富的时代内涵。"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随着时代进步和现实条件变化,"中国梦"必将增添新的内容。考察其历史渊源、思想脉络和时代内涵,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需要,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真"是新闻美的内容,"善"是新闻美的原则和内涵,"美"则是新闻美的外在表现.试图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新闻美"的构成要素加以剖析,探讨如何强化新闻作品的"美"的成分.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表明,单纯用实然或应然某一方面去说明世界和人生都是行不通的,单纯把理论前提放在精神领域或简单的既得利益上也无法真正认识和解决实然应然问题,必须在实践中认识和解决应然实然问题。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与他对实然应然问题的思索和解决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  相似文献   

6.
从一个国际视角来看,"中国梦"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其实现也离不开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当前,"中国梦"的实现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环境中既有诸多挑战,也存在很多机遇。为此,中国应当顺应世界潮流,结合自身现实,积极调整外交战略,为"中国梦"的实现打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是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发奋学习、不懈奋斗,便成为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应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中国梦"教育得以深化。  相似文献   

8.
虽然柏拉图的"体、美、智"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与后人的"真、善、美"相统一的模式、"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略,以及当代一些教育家的"科学、宗教、艺术"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似乎更人性化、更合乎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内在规律和本性.  相似文献   

9.
90后大学生是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当中,"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针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从理论上讲清"中国梦"、多渠道弘扬"中国梦"、在行动上践行"中国梦",使90后大学生个人价值实现的青春梦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引起了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将"中国梦"融入高校学生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高校要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新生教育与毕业生教育相结合等六个基本路径的具体实践,构建高校学生工作践行"中国梦"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解析中国梦     
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叙述七个少数民族混血成华夏族,华夏族与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混血成中华民族发展的自然历程;中华民族无坚不催的凝聚力成就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保持政治文明连续性的国家,缔造了兴盛统一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继承这份沉甸甸的优秀历史遗产,秉持"不研究中国特点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的宗旨,坚持"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原理,记叙经过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充分发展资本主义,走出利用它的生命力和革命性达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然历程;铺叙中国梦的历史发展,证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的重大创新。加强广大青年学子对"中国梦"的认同意识,充分发挥"中国梦"对大学生的引导、凝聚和激励作用,有利于坚定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的信心和信念。加强理论研究、增强"中国梦"的感召力;创新课堂教学、提高"中国梦"的亲和力;注重结合实践、提升"中国梦"的推动力;凸显议程设置,强化"中国梦"的渗透力,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意识的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13.
真善美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千百年来,真、善、美成了人类认识的理想境界和实践的最高目标。对真、善、美本身的探索及其成果,也作为文化思想的一部分,丰富了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在中国,早在公元前6世纪,人们就提出了真、善、美问题,开始了对它的探索。春秋时期,季札把味觉、视觉、听觉所感到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视为美。伍举最早给美下了定义,认为美是“上下、内外、大小、远近”关系的协调、和谐。孔子总结、概括、发展了他们的观点,深刻地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认为感性形式的美只有同伦理道德的善完满地统一起来,做到既“尽善”又“尽美”,才算达到…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博览》2014,(7):8-8
正中国人的个人梦与国家梦紧密交织,吸引力未来可超越"美国梦"。报告指出,"中国梦"提出的时间虽短,但在中国已经妇孺皆知,调查显示,有92%的受访中国民众知道"中国梦",其中八成是从网上获悉。相比之下,只有81%的受访美国人听说过"美国梦",而听说过"英国梦"的英国人只占10%。报告认为,三国的民众都最希望在个人层面获得健康、幸福和良好的家庭生活条件。报告认为,中国民众对"中国梦"的吸引力更加自信。受访中国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认为,美国是当今世界的"理想国度",但这种看法仅限于当前,有42%的中国民众认为,再过10年,中国将会成为"理想国度"。对于梦想的实现途径,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都将个人努力排在第一  相似文献   

15.
法律推理过程包含着权力与利益、应然与实然、确定性与妥当性、客观解释与主观解释、逻辑与价值、语言与事件、思维与表达、认知与行动等诸多矛盾。在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自然法学与分析法学、实证主义与现实主义、分析哲学与经验哲学的碰撞中,法律已经由文本所体现的规范层面转向法律施行的实践层面,法律推理已经由"逻辑独白"位移到"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民主是我们国家和人民一直苦苦追求的目标与梦想。早在新民民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对我们的"中国梦"进行了艰难探索,行走在救国救民的路上,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认为我们伟大的"中国梦"由民族之梦、国家之梦、人民之梦三部分组成,即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建立新中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最终在毛泽东带领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国家和人民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是我们华夏文明五千多年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调查显示,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对"中国梦"有正确的认知,但同时,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模糊、态度消极,这说明高校在宣传"中国梦"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进一步加强"中国梦"的宣传,高校必须加强"中国梦"理论体系的梳理和阐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创新"中国梦"宣传的体制机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及深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之本,民族的力量之源,家庭的希望之星,更是践行"中国梦"的中流砥柱和擎天柱石。因此,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强大力量。该文主要阐述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概括了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后文简称"思政"教育)的主要价值,并基于新文化背景分析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了数学美的根源、分类与表现。揭示了数学美是数学创造中最深层的动力。阐述了数学美与真、善的统一性,进而说明这种真、善、美的统一就是未来数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教育场域中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价值主体,在教育学人性假设立场下,研究教师这一主体角色,包含着教育学学科理论建设的丰富意蕴。人性立场下的教师是应然与实然状态双重存在,应然状态下教师角色是立体化的现实个体,是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知识分子,是教育哲学的最高践行者,是知性与智性的存在体。实然下的教师遭遇着时代的困境和现实的职业倦怠,二者的最理想趋向统一是将教师职业转化为"志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