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配价的方法,对《孟子》一书36个表性状单音节词的谓词性功能做了定量的统计及分析。调查表明,笼统地把古汉语表性状的谓词支配客体的格式(即二价谓词的格式)说成是“形容词活用”,不符合古汉语语言实际。古汉语表性状的谓词是兼具形容词(一价谓词)和动词(二价谓词)功能的兼类词,而非一般所说的有活用用法的词。  相似文献   

2.
兼类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特殊的问题。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就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兼类词的概念,如何判断一个词是否兼类,兼类词在汉语中的地位。兼类词是否应该在辞典编撰中得以体现,本文分别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是”的多种词性和多种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中“是”一个广使用频率很高,相法也相当复杂的词。就其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来判断,“是”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助词,也可以是代词、动词,还可以构成连词,可以作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也可以作句子的辅助成分和型结连接成分。分清“是”的多种词性和多种功能。对理解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兼类词和句构,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形容词能否带宾语,语法学界的观点历来多有分歧。古汉语中,形容词使动用法较为普遍,现代汉语中也出现了一些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应当看作是词的兼类。本文认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相似文献   

5.
同其他语言一样藏语词性的兼类现象普遍存在,这给词性标注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对兼类词的处理是藏语词性标注的关键所在。文章利用传统和现代藏语语法理论,在分析藏语真实文本的基础上,归纳了藏语兼类词的种类,提出了兼类词的标注原则。并根据词语搭配关系和词的组合结构构建了兼类词的识别规则库,利用该规则库可对兼类词的词性进行较准确的标注。  相似文献   

6.
兼类词的基本条件是:语音相同,词义相关.兼类词的特征是:至少具有两套对立的功能系统.兼类词的主要类型有:实词与实词的兼类,虚词与虚词的兼类,实词与虚词的兼类.兼类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词义派生,词类活用,模仿欧化语法,吸收方言用法.  相似文献   

7.
词的兼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多年来争论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从兼类词的判定来探讨词的兼类问题,指出词的同一性,兼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词的语法特点、少数原则、词的经常性与稳定性等的基本判定原则,并提出另外一种判定可能:自指和转指。  相似文献   

8.
李肖婷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2):71-72,125
本文以HSK初中等大纲中动名双音兼类词为考察材料,从语言认知的角度,运用定量统计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对动词在转化为名词的不同意义类型、类型分化的原因及不同的语法表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考察,总结出动名兼类的5种意义转化方式。并对HSK大纲中动名双音兼类词的此类标注方式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左传》隐公元年至襄公三十一年中单音节兼类词为研究对象,共搜集214例。根据兼属词类多少,主要分为兼两类型词、兼三类型词、兼四类型词三种类型。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左传》兼类词类型以兼两类型词为主,其中又以兼名∕动为主要形式。研究《左传》兼类词类型对于理解上古文献语言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个改进的汉语词性标注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语词性标注的难点在于确定具有多个词类的词(兼类词)在上下文中的词性。基于兼类词在词典中仅占很小的比例(约为3%),提出了具有双重状态的隐马尔可夫模型,它不但有一个常规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还在逻辑上为每个具有多个词类的词保留一个专有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使模型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的概率不再和观察无关,提高了模型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语素词的采集方法,在统计的基础上采用语法跟语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类来提取语素字,并且对语素字内部的兼类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基于范例的推理方法提取兼类语素字。  相似文献   

12.
在语言信息加工过程中,词类激活(词性提取)直接关系到对语言的理解,词类激活问题本质上是句法问题。该研究采用重复启动方法考察汉语名动兼类词的词类激活问题和词类(形容词和副词)的启动效应(PE)问题,以期加深对词汇信息提取过程的认识。研究认为,词类具有启动效应,汉语名动兼类词的词类激活与启动词类型、启动时间(SOA)密切相关。名动兼类词的词汇信息,尤其是词性信息的提取受到前置词的词类及阅读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古代汉语语法研究更加重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专家学者们运用“三个平面”理论,结合古汉语的语法特征,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来分析研究古汉语的词法、句法,这标志着在描写的基础上追求解释已经成为当前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目标。我们在辨析易混语言现象时,不能孤立地从哪一方面进行,而应根据不同的句子,灵活使用最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古代汉语副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的副词是一个很复杂的词类,许多问题有待研究。本文试从古汉语副词的虚实问题、作用问题、在句 中的位置、副词的连连使用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5.
从语法化角度考察汉语方位词在语言使用中呈现出的非方位表述倾向以及一词多义、兼类等现象,为方位词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本文概括和梳理了汉语方位词语法化研究现状,总结了汉语方位词语法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 汉语是非屈折语,汉语里词的音节短小,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这个特点,造成了大量同形异类现象。所谓同形异类,是指词的形式(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相同,实际上属于不同的词类。同形异类现象在上古汉语里更为突出,从其构成特点来看,有三种不同的类型:(1)不同的词借用同一形式(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即同音词;(2)同一词兼属两类或数类;(3)同一词的固定用法及其活用。其中第二种情形比较复杂。汉语是否有兼类词?兼类词的界限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力求说明汉语动名兼类词和动词名用的区别,并根据双音节复合动词与数量词组(几)“个”的组合能力来划分两者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词汇歧义是指某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和理解。词汇歧义是由歧义词引起的,包括多义词、同形异义词和兼类词。消解词汇歧义的过程就是从几个竞争的词义中选出一个符合当前语境的词义,可以通过词汇搭配、句法分析和启动相关的语境等方法来增强语境,排除歧义。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系统的内部来看,现代汉语书面歧义结构的形成可分为语言,语义,语法三个平面,语音平面的因素有轻声,重音,停顿,声调,同音词等;语法平面的因素有兼类词,语法结构层次,语法结构关系等,语义平面的因素有词的多义,语义结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维吾尔语黏着型的特点,以及形态化单词和频率进行统计分析之后的结果,为解决因单词形态而导致的数据稀疏问题和兼类词标注的问题,提出了维吾尔文的融合词干、词缀等形态特征的基于最大熵的词性标注模型。在通用的词性标注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相应的词性标注特征模版,并设计了它的特征函数。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最大熵模型可以较好地处理维吾尔文词性标注的问题,其中词缀特征对提高兼类词和未登录词的词性标注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与其他只用词形的词性标注系统相比准确率比以前提高了2.64%,达到了96.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