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韩寒以作家身份出道,创作至今以历十年之余,成绩斐然。但是对韩寒创作的研究却日渐成为一道缺失的风景线,在韩寒研究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这表明他的文本意义在消减当中。以往对韩寒创作的研究已形成两条线索:一是韩寒的作品,如语言、人物、主题、手法等方面;一是将韩寒放置于"80后"作家群,对"80后"文学或"青春文学"做整体把握。2012年对韩寒创作的研究总体上也是沿着上述两条线索进行。这两条线索互相交叠,研究成果各具风貌,但也存在着一些空白。  相似文献   

2.
“狂欢化”是巴赫金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民间文化及文学创作的基础上提出并系统阐释的一种文化与文学理论。在中周小说界经历多种“现代性”探索与实验后却仍然迷茫于“不知路在何方”之时,狂欢化理论为小说创作指点了“后现代”之路。韩寒的《光荣日》是具有鲜明的后现代狂欢化叙事特征的小说,主要表现为空间戏仿化、人物边缘化、情节双声化和语言粗鄙化。  相似文献   

3.
 “韩寒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科学时报》为此展开了讨论。笔者认真读了几篇讨论的文章 ,尤其是在《科学时报》第43期“成材导刊”栏目下发表的两位博士的对话录 ,也想不揣浅陋 ,谈几点意见 ,兼与两位博士商榷。一、韩寒是否应该成为一个大学生?“韩寒现象”令今天的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尴尬的境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学府 ,不仅要培养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 ,也应该培养文学家。就高校存在的目的和应具备的功能 ,无疑韩寒应该成为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一名大学生 ,经过几年的正规系统的训练 ,为今后能真正成为文学人才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历来认为,导致元杂剧《西厢记》中老夫人与张生、莺莺、红娘之间和张生、莺莺、红娘三者之间这两条线索的戏剧冲突的根本动因是各不相同的,前者是社会性动因(即外在动因),后者是性格动因(即内在动因)。但通过对文章的研究发现,导致这两条线索的戏剧冲突的根本动因其实是相同的,这一相同的根本动因就是人物之阃诚信与失信的性格矛盾。  相似文献   

5.
从现代修辞学视角考察“80后”写作,对“80后”写手的作品的语言特色、人物选择及其成书和售书包装过程等修辞行为的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揭示他们的创作特色、写作动机和写作目的,而且对深入解读“80后”写作事件及其这一事件的当代文化意义等方面,亦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韩寒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科学时报》为此展开了讨论。笔者认真读了几篇讨论的文章 ,尤其是在《科学时报》第43期“成材导刊”栏目下发表的两位博士的对话录 ,也想不揣浅陋 ,谈几点意见 ,兼与两位博士商榷。一、韩寒是否应该成为一个大学生?“韩寒现象”令今天的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尴尬的境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学府 ,不仅要培养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 ,也应该培养文学家。就高校存在的目的和应具备的功能 ,无疑韩寒应该成为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一名大学生 ,经过几年的正规系统的训练 ,为今后能真正成为文学人才奠定坚实的…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历来评论分歧最多的艺术形象之一,曾经分为“拥薛派”和“拥林派”.前者称之为“大贤大宝”的“贤宝卿”后者斥之为“虚伪”“奸险”一心争夺二奶奶的宝座而害死黛玉的“罪魁祸首”.作者用极清晰的线索,精简的笔墨,生动地刻画出宝钗性格的两个方面,这种性格的多重性是用两条线索表现出来,一条是明线、一条暗线,暗线表现得极隐蔽,而明线表现得极显豁,两条线索有紧密的联系,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一回暗示着史湘云的结局,也是众人分执的焦点,尤其是两只金麒麟十分重要,它可以引诱你走上迷津,同时,也是揭示奥秘的关键.关于这一回目,脂批曾为我们提供了两条重要线索:一曰:“撕扇子是以不知情之物供娇啧不知情时之人一笑,所谓情不情.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感?故颦儿谓情情”.二曰:“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这个“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回目与高续后四十回之间的矛盾,很早以前就有评论者指出过:  相似文献   

9.
以“模仿”一词的起源为线索,通过对模仿在“文艺”和“文化”两个领域中的描述和分析,来探究“模仿”这一文化现象的特性.并从中获取正确运用“模仿”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萧红的散文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情感色彩也比她的小说浓郁得多。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中隐含着一条爱的缺失与不懈追求的情感线索。这条情感线索贯穿于萧红散文创作的始终。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技术的历史演进显露出三条线索,而这三条线索正折射出了隐含其中的两种研究文化。对三条线索和两种研究文化的探讨将有利于我们理清教育技术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阎海东 《世界博览》2010,(10):68-69
目前,对韩寒最高的褒奖莫过于称他是“当代鲁迅”,赞赏韩寒的人认为这一称呼名至实归,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是个笑话。  相似文献   

13.
铁人经典故事的价值实现是通过两条线索展开的。第一条线索是从经典故事到文化现象。通过这条线索的研究,可以看到铁人经典故事是铁人文化现象百读不厌的"文本",铁人文化现象是铁人经典故事存活的载体和意义解读。第二条线索是从文化现象到民族遗产。通过这条线索的研究,可以看到铁人经典故事作为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共有和共享性。铁人经典故事已结成为民族的共有记忆,提供民族的持续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教育技术发展的线索及其研究的两种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的历史演进显露出三条线索,而这三条线索正折射出了隐含其中的两种研究文化.对三条线索和两种研究文化的探讨将有利于我们理清教育技术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来教学《涉江》的切入点 ,很少有人问津它的线索。但是 ,只有彻底理清诗作的线索 ,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思路 ,深刻领会诗作的思想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也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力度。本文以线索为视角 ,从“情感”和“情绪”这两种不同的感情形式对主体的具有本质区别的影响力角度 ,分析了《涉江》线索的两次嬗变 ,从而从“人”的角度 ,更深刻地阐释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6.
将社会视为一个“系统”与将社会视为一种实体的“物”这两种概念,虽对人类学的社会研究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但也成为理论推展的主要障碍,成为人类学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类学家多是在“系统”这个概念上来寻求突破,80年代之后则开始设法摆脱“社会是一个物”这个概念,以获致理论的进展。大体说来,前者的努力并不成功,因为他们始终不能摆脱“社会”这个由Durkheim所创造出来的实体;而后者则重新检讨了“社会(society)”以及与之相对的“个人(individual)”这两个概念,从而为人类学的社会理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7.
莎剧《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线索是交织于复仇主线之下的一条副线。这条线索在情节发展上两次引发戏剧冲突,不可或缺地推动着戏剧情节的突转式发展,营造出强烈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陆机的“缘情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先秦、两汉时期,经儒家规范了的“诗言志”占主导地位。“诗缘情”出现后,它对儒家的“诗言志”是个巨大的挑战;言情文学日益兴起,促进了我国五言诗的发展。陆机早期受了儒、道两家思潮的影响,略有形式主义创作倾向。晚年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在《文赋》里着重阐述了文学的艺术特征和创作规律;其文学主张是“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强调文质的统一。这是他的审美意识的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物自体”学说是康德哲学智慧的中心所在,它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认识论转向的新篇章。对“物自体”概念的把握,是掌握康德批判哲学从感性论到理性论再到实践论演变过程的一条基本线索,也是人们研究康德哲学的入口。  相似文献   

20.
<悲伤>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我"的叙事;一条是"你"的叙事,两条叙事线索先是平行发展,后来在疗养院合二为一.在文本中除了这两条叙事线索外,还有一类叙事:注解.注解作为叙事并不只是上述两条叙事线索的补充,而是开拓了另外的叙事空间."我"的叙事与"你"的叙事在小说中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对比:无用与干的对比,隐退与进取的对比,冷漠与激情的对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