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资源,科技研发经费的配置决定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经历了多次波折,但中国科技研发经费整体经历了快速增长,其重点经历了多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中国现有的科技研发经费结构体系和管理体系。梳理了中国科技研发经费体系的发展演变及改革动向,提出了几个重点的发展阶段;通过研究经费的数据分析了中国科技研发经费体系的投入和支出结构,讨论了中国区域的研发经费情况。  相似文献   

2.
坐落于吴江市的江苏科林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袋式除尘系统工程设备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行进中的科林集团在科技创新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三大战略的保驾护航下,勇攀自主创新高峰,始终站在工业除尘科技的最前沿,引领中国除尘技术昂首向前。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年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但科技竞争能力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过于关注科技研发和成果本身。实际上,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科技成果的转让和交易,还取决于许多科技研发以外的因素,也许正是这些外部因素的配置不合理,才造成了我国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延缓了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化进程。一、交易数目过于庞大我国现有2.8万个科研机构,其中,县以上的专门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单位4000多个,高等院校研究机构3509个,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6275个,还有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70个生产力促进中心,100…  相似文献   

4.
美国断供中国芯片,无理霸道,令人愤慨,同时也激起我国无数科技人员旺盛的研发斗志,誓要做出中国人自己的芯片.一则则振奋人心的芯片研发进展热点消息不时见诸媒体. 每当我看到国家芯片科技取得进展的科技新闻时,内心无比骄傲,很想把这种内心的自豪转化成图片,所以我一直在思索.事实上,芯片企业的研发部门根本进不去,更别说用相机记录了.幸运的是,我所在的单位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专门创建了人工智能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师生团队开发的智能家居项目曾在全国中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过两块金牌.  相似文献   

5.
与新中国成立时期"两弹一星"工程的研发时代相比,现在科研人员的科研和生活条件都改善了很多。那时中国的很多科技创新,都是在物质条件相当差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因为有科研工  相似文献   

6.
陈治光 《科技潮》2006,(11):8-10
在今年召开的科学技术大会上,北京市确立了“在国内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实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首都创新战略”是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北京市科委继2005年设立“北京市科技研究开发机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后,于2006年初和北京市财政局共同下发了《北京市科技研究开发机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实施办法》。这项政策法规的出台为北京的科技研发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创新研发模式,促进自主创新成为北京科技研发产业崛起的现实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乔大”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是美商独资企业,于2003年在苏州市相城开发区注册成立. “乔大”公司倡导“能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最小”的能源消费模式,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科技环保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研发出数十种燃气燃烧新型专利技术,并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8.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世界科技强国竞争的焦点。研发(R&D)人员是科技人力资源的核心。从研发人员规模与结构、研发人员资源配置、研发人员科研与技术产出效率等角度,对中国与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的研发人员投入产出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对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提出政策建议:壮大研发人员人才队伍,调整研发人员结构,优化研发资源配置,提升研发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开局之年,南湖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打造"科创南湖",做优做强嘉兴科技城这一高能级科创主平台,推动湘家荡区域打造"科创湖区",坚持科技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重要窗口"中"精彩板块"之首善之区. 一是构建"院所+企业+平台+服务""四位一体"研发投入格局.贯彻省"科技新政",推进规上工业企业R&D活动、研发机构全覆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09年的2.28%提高到2019年的3.50%,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七.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4%以上,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10.
赵婉月  白剑 《今日科技》2021,(10):52-53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合科技)源于浙江大学,是一家轨道交通领域的核心产品供应商、系统承包商及综合交通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自1999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以来,众合科技以投身产业,利国利民,解决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为己任,致力于国家重点战略业务领域,形成了以中央研究院、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机电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等为主体的研发平台体系,承担多项国家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先后获得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奖项.  相似文献   

11.
自1985年实行科技体制改革之后,我国科技系统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科技投入机制、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研发机构内部变革等方面做了持续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是科技活动的核心,研发人力资源是开展R&D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增加对研发活动的人力和经费投入,同时他们也高度重视中国研发人力和经费的高速增长。国际上各种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评论很多,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研发人力资源现状,对于深入了解国情和中国的科技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形式被看作是中国科技研发领域PPP模式的雏形,基于此,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研发领域PPP政策的演化为4个阶段:不允许企业列支研究经费、允许并鼓励企业从事研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企业平等参与的PPP模式等阶段。在分析其演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科技PPP政策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4.
科技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政策涵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科技的全球化也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又一个话题 ,人们已开始关心不断发展的科技全球化进程对中国科技能力的影响。事实上 ,改革开放以来 ,以下种种问题一直引起人们关注 :技术引进是否会导致中国对外技术依赖?海外留学人员滞留不归和国内大量研发人才涌向跨国公司是否会导致中国研发人才的严重紧张?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并积极发展与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是否会导致中国科研能力的弱化和知识资产的外流?中国的企业是否应该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中国是否应该参加国际知识产权公约组织?是否应该参…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21,(3):39-40
聚力"互联网+"导向,围绕数字化优化云服务 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以政府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充分利用"浙江科技大脑"等互联网载体,科学组织引导企业"触网上云",推广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技政策兑现等28项重点服务内容网上"一键受理",实现"零次跑".2020年共通过网上办理科技项目申报等事项472件,完成科技创新奖补政策兑现1220.2万元.高度重视R&D数据统计工作,大力推广"研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所有归口企业业务指导全覆盖,做到应统尽统,2020年度企业研发经费上报数从最初的1.01亿元增加到3.5亿元,平均每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300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数近100万元.  相似文献   

16.
追风人物     
<正>中国研发人员总量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实力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并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报告显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2018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419万人年,已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研发经  相似文献   

17.
刘标  宋琦 《安徽科技》2021,(11):11-13
"十三五"以来,天长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三大战略,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同时不断拓展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天长模式",大力引入创新资源,实现产学研由单一项目合作向研发转化、科技孵化、成果产业化全链条合作转变,加快天长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天长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县域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为"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天长市连续7年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省首批创新型县(市)等.2020年,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68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占全市规上企业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1.8%;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23%;企业吸纳技术合同额超10亿元,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45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件.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华东科技》2013,(6):14
①5月24日,在"第三届中国海宁长三角科技博览会"的开幕式上,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海宁科技服务中心正式授牌,标志着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首家跨省市的科技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作为此次海宁长三角科技博览会的参展方,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针对海宁产业特点带来了多个供需对接的项目,推进沪禾两地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王军 《科技潮》2003,(10):8-8
以微软、摩托罗拉、IBM为代表的世界著名高科技公司在进入中国时,不约而同地把北京作为设立研发机构的首选之地。进入21世纪,经济、科技的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003年9月13日,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俞慈声在出席第六届北京科博会“研发机构国际论坛”时表示,北京有信心成为21世纪国际高技术研发基地。营造优越的研发环境研发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而北京正在成为世界级的研发中心。作为中国研发机构最为密集的地区,北京拥有世界关注的智力资源,每年取得的大批科研成果为世人所瞩目。北京是中国科教、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20.
韩瑜  马进琴 《甘肃科技》2022,38(2):66-69
本研究通过分析“十三五”时期甘肃省科技创新型企业数量、地区分布、技术领域分布、上市(挂牌)情况、知识产权数、培育高企等情况,发现甘肃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中存在企业研发投入(R&D)不足、缺少高水平研发成果、企业地域分布不平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中小微民营企业建立独立研发部占比低、缺少专业财会人员等诸多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适合甘肃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