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时变海面舰船目标动态雷达特征信号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时变海面舰船目标动态雷达特征信号的仿真方法。建立了海面舰船目标雷达回波多径效应模型、二维动态粗糙海面的时变复反射系数模型和动态海面舰船运动的水动力模型,并同目标电磁散射计算的高频方法相结合,形成了时变海面舰船目标动态雷达特征信号仿真模型。利用海面浮球的测量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典型舰船目标的动态雷达特征信号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以海上目标作为攻击对象的主动雷达制导武器系统对远海大擦地角范围海面散射特性数据(尤其是20°~90°)的需求,开展了机载高分辨海面电磁散射测量研究。利用Ku波段机载测量系统对逆风和顺风条件下海面散射进行了测量,给出了机载海面散射系数测量条件和不同风速下散射系数随擦地角变化的结果。分析了风速、风向对散射系数的影响,给出了重要的区间统计值。通过与同条件的国外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数据的一致性比较,证明了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距离分辨(HRR)雷达单个目标回波信号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 H R R 雷达单个目标回波的信号检测。由于 H R R 雷达目标检测实质上是延迟目标检测( Extended Target Detection),所以其目标散射模型不是简单的点目标,而是在距离维上呈现出多个强散射点。由于目标的运动,其各距离维上的散射点相对于雷达的位置会不断地发生变化[1,9,10]。提出的单个目标回波的检测方法是对同一目标的距离维上散射点进行相关积累,以提高其目标信噪比。采用此方法可使 H R R 雷达比低距离分辨( L R R)雷达的威力高出很多。  相似文献   

4.
复杂雷达目标回波可看成是多散射中心回波的合成。首先建立了雷达目标回波的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利用超分辨方法估计一维散射中心的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的散射点数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嵌入状态空间分析方法中,在进行超分辨分析的同时获取目标散射点数的精确估计,最后利用经典雷达回波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一维散射中心参数并估计出散射点数,且具有良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多径环境下分布式孔径无源雷达成像方法,首先针对分布式孔径探测,给出一种新的无源雷达回波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复杂的多径散射环境,而且不需要已知发射源信息。然后研究一种基于二元假设检验的成像方法,依据最大信噪比原则构造检验统计量,该统计量依赖于空间位置信息,通过对成像区域中的每个位置进行检测,可实现空间分辨,获得成像结果。接着详细分析该方法在多径散射环境中的性能,并在模拟多径环境中采用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对成像方法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空间可分辨的检验统计量形成图像可以正确重建目标,并且可利用多径效应进行成像。  相似文献   

6.
在复杂场景中, 目标与环境之间的耦合散射会造成雷达图像特征的干扰, 这一问题给雷达目标自动识别与跟踪技术带来了困难, 成为雷达、电磁领域持续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目前, 使用传统的电磁数值计算方法对复杂场景散射问题进行仿真, 所需计算资源巨大, 耗时很长, 而且多限于针对单一类型复合目标, 难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需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复杂场景散射中心模型化的方法, 集成散射中心模型、物理光学法、积分方程法、四路径模型、射线追踪等方法为一体, 实现了复杂场景、群目标雷达成像快速仿真。本文给出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复杂场景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仿真结果, 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及泛用性。  相似文献   

7.
近区超低空目标具有更为复杂的电磁散射机理,需要建立更为精细灵活的回波模型.基于改进的物理光学与等效电磁流方法建立了目标的近场散射模型,结合面元模型与"四路径"模型提出环境与多径的近区散射计算方法.利用建立的电磁模型,以雷达导引头探测近区超低空目标为应用背景,建立了雷达回波信号模型.验证了近场电磁模型的有效性,仿真分析了...  相似文献   

8.
目前,针对金属目标的散射中心模型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但是对带有薄涂覆结构的复杂目标散射中心模型的研究较少。通过研究发现,薄涂覆引入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散射场幅度的衰减作用。因此,提出通过对薄涂覆对电磁波的衰减作用建模,并在金属目标散射中心模型的基础上增加该衰减项,以实现对薄涂覆目标的散射中心建模。该建模方法避免了直接对复杂目标整体散射进行数学建模和参数估计,散射模型的物理意义更明确、形式更简洁。经弹头和飞机目标的全波法结果验证,所建立的薄涂覆目标散射中心模型在雷达散射截面起伏、成像特征的仿真中均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实际雷达目标的散射中心属性非常复杂,如不规则的几何结构、遮挡,均会增加散射中心精确建模的难度。现有的散射中心模型并未考虑这些实际问题,为了提高建模精度,需对现有模型进行合理修正。对散射中心模型中的频率依赖项、不规则平面的反射、局部遮挡造成的散射强度变化问题,给出了具体的修正方法。通过数值验证,证实了修正模型模拟复杂目标雷达散射截面起伏特性、雷达距离方位图像以及时频像特征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
FMCW毫米波雷达高分辨率目标距离像及其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毫米波照射下,目标回波可模型化为多个散射中心回波的合成;宽带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工作体制可以获得目标多散射中心在雷达径向距离轴上的投影分布,即高距离分辨率目标距离像(high range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综合利用距离像所提供的目标多散射中心空间分布和截面积信息,可以改善信号检测和跟踪性能,并完成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11.
刁桂杰  倪虹  刘哲  李洋 《系统仿真学报》2020,32(11):2176-2184
基于时变海场景双站散射机理,结合双基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成像几何模型,提出了一种时变海场景双基SAR射频回波信号实时模拟方法。针对时变海场景的复杂耦合散射,采用多径近似理论建立了双基SAR海面目标回波信号模型,提取了时变海面双基SAR系统响应函数,结合高性能计算技术、同步动态随机存取(SDRAM)技术以及全系统交换设计,实现了时变海场景双基SAR射频回波信号实时模拟,最后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于半主动式多普勒导弹低空多路径效应给出了一个完整的仿真模型 ,它包括雷达天线模型、地面散射模型和目标模型三大部分 ,针对不同的目标航迹、导弹航迹和地物类型 ,通过它们的几何关系和散射关系结合起来。其中最重要的是地面散射模型 ,本模型可对低空目标的多路径效应进行功率计算。如果给定天线的有关参数 ,还可以对测角误差进行预估。最后给出了一些具体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应用D S证据理论识别海面目标的过程中,重点研究了如何通过传感器数据实测值来确定基本概率分配函数(BPA)的方法。首先,对侦察雷达所能探测到的目标雷达信号的载频、脉宽、重频,应用证据理论将其组合,得到雷达参数的联合概率分配函数。根据雷达和舰船的对应关系,由雷达概率分配函数推导出目标平台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再用测得的舰船目标的航速得到目标平台关于航速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并最终用D S证据理论识别了海面目标,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建模方法及其电磁散射特性。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模型,采用高斯谱模拟实际地面,采用变浅系数与北海联合海浪计划(joint north sea wave project, JONSWAP)谱结合而成的有限水深海谱模拟实际近海海面,基于分区域复合粗糙面建模理论,运用多种加权反正切函数处理实现了线型、月牙型、峡谷型自然环境。考虑了各介质区域内部的面元耦合以及区域之间和交界处面元的耦合作用,对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散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区域面元的迭代物理光学法,采用快速远场近似(fast far field approximation, FaFFA)与局部耦合技术加速其迭代过程。对比了陆地粗糙面、海面和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特性,计算了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散射系数,并讨论了极化方式、入射角、边界形状、陆地粗糙面的均方根高度、相关长度和近海海面的风速对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基于迭代物理光学法所获取的分区域复合粗糙面总散射场,采用正侧视条带式成像模式,选用距离多普勒算法对不同特点的地海分区域复合粗糙面进行合〖JP2〗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成像,并讨论了陆地粗糙面与海面各自的相对介电常数对SAR成像的影响。该研究包括了地海交界环境的建模、电磁散射特性的求解及其SAR成像,由仿真结果得到了地海交界分区域复合粗糙面的SAR像特点,对反演地海交界环境的电磁特性以及遥感、探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阶梯变频毫米波雷达目标信号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首先分析了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形成原理。针对高分辨阶梯变频毫米波雷达 ,将目标看成是由若干个可以单独分辨开的强散射中心组成。并具体分析了目标的散射中心模型、角运动模型及根据这些模型进行目标一维距离像仿真的方法。最后给出了一典型目标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复杂雷达动目标建模及动态RC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雷达动目标的建模仿真及动目标雷达散射截面分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外形建模和电磁散射计算的方法。该方法利用openGL对某型飞机进行了较为精确的外形仿真建模,运用图形电磁算法计算了静态雷达散射截面,并利用一种抖动模型计算了动目标雷达散射截面。通过将仿真结果与静态值进行比较,证明了在叠加抖振前后雷达散射截面有较大的变化。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