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学建 《科技信息》2009,(30):95-96
本文分析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观,指出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是科学技术发展阶段的产物,人类的时空观念的发展是一个无限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周妍 《科技咨询导报》2007,(18):131-132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时空观的发展过程,从古代的天圆地方时空观到亚里士多德的宇宙中心论;从亚里士多德的宇宙中心论到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每一次变革都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突破,一次飞跃,都是对旧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因此在科学研究上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了人类历史上对时间、空间的认识过程以及时空观的的三次变革,并阐述时空观的变革对物理及社会的其它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庄子>神话环境的形成首先是由其时空观贯一生死观、物我观,合之以神话主体(多是神话人物)、神话行为构建而成.这一现象说明两类问题:其一,庄子所建立的无序时空表达的是人类认识世界判断的无效性;其二,作为原始神话的<庄子>神话与其他诸子神话不同,在描述奇特场景的同时,充分利用时代的资源作为反驳有序的所谓"文明社会"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5.
神话作为人类艺术的宝库和土壤,生动地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其自身发展的过程恰恰是孕育人类理性形成的过程,同时,理性在神话中的发展与进步也导致了人类理性最终摆脱育孕自身的神话的束缚而走向自由和独立。  相似文献   

6.
神话不是一类幻想材料,也不只是听起来好玩的故事。神话是一种关于人与宇宙万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认知和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在人类思想的早期时代广泛存在,因而与很多文化门类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就中国的神话研究而言,无论是单纯从文学的角度研究神话,还是执着于神话的历史化问题,都缺乏一种对神话的整体性观照。只有将神话视作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才能真正理解其生生不息的缘由。对于受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理性主宰已久的今人来说,整体性神话观将提供新的智慧启迪。  相似文献   

7.
阿来创作的小说《云中记》,其思维方式不同于其他地震文学体裁的当代小说,具体体现在:多线索的篇章结构,带有民族特色的时空观、世界观,以及阿来自己的科学意识。在这些思维方式的引导下,《云中记》的叙事特征呈现出既有科学时空观的主导性,又有苯教时空观的分线索叙事效果。而从宗教信仰角度解释的小说主人公阿巴,其结局也相较其他的地震文学,更增添了人物的主体悲剧性。  相似文献   

8.
“性别文化”是与“性文化”涵义不同的概念,指男女两性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性别文化在上古神话世界有着鲜明的印迹,世界各国的神话都经历了由女性生殖崇拜到男性一统天下的演变过程,并在发展演化中印映出社会文明对“性”的羞耻心和“性禁忌”。神话世界折射出人类在童年时代对自身生产从企望到审美的心智历程,最终形成的道德约束,是人类国保证自身健康繁衍的社会契约。  相似文献   

9.
时空研究是重要的哲学问题。时空可分为物理时空、虚拟时空和过渡时空。虚拟时空具有非聚集性、非确定性、非独占性、非封闭性和非线性的特征。虚拟时空的出现与发展对人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巩固和丰富了马克思唯物主义时空观,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加速了全球化进程,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活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时空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任军 《天津师大学报》2000,20(4):20-22,33
证明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本质上是“电磁学的时空观”;经典力学的时空观本质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时空观”,并提出了发展一种新的时空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藏族神话资料入手,依照文化发生学角度分类阐释分析了藏族的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生产劳动神话和造神神话的各自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对“神话”与“历史”的双重反思与参照下,华夏文明的历史叙事有其独特的发生形式,它们不仅受神话思维的支配,而且呈现出与所谓神话“历史化”不同的“神话历史”特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理解《春秋》的性质与特征,论证有关神话与历史对立与分道扬镳的观点,不但有助于解释中国文化基因,而且会造成新的遮蔽;重新理解神话概念的穿透性和生成性,是重新进入中国式神话历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陨铁从空中降落,被初民理解为天神恩赐人间的圣物。金属起源于天界的神话观在铁器时代成为支配性的意识形态。通过考察欧亚非三大洲数十个民族或族群的铁器、铁匠神话及相关成年仪式、秘密社会,阐明由人类文明催生的一种物质(铁)生产在人类精神领域引起的巨大回响:由铁的冶炼铸造为原型的创世神话和重铸世界秩序神话;铁匠之祖来自天国的信仰;铁匠与至上神的关系;铁匠与巫师、萨满、酋长、医者、歌手、诗人、国王的身份混同关系。通过铁这种特殊物质的叙事,从一个侧面梳理出神话在人类文化编码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射日神话十分丰富,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射日神话在具体的表达方式和细节上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些特征通过神话母题得以展现。本文拟从母题的角度,对少数民族67篇射日神话的类型特征及分布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广义的生人神话,除了胎生以外,还应包括化人、造人等叙事。在母系氏族社会,创造人类的女娲、依罗娘娘等被尊奉到很崇高的地位;进入父系社会以后,女性的命运逐渐发生了变化。同样作为生人神话主角的女性形象,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甚至丧失了人形。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却是某种为女性主角特地设置的禁忌,通过禁忌而使女性命运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围绕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音乐事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对这一时期的音乐人才培养、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交流、音乐研究、音乐教育以及藏族通俗音乐的产生,西藏电声乐队的兴起,区外作者参与西藏音乐体裁、题材的创作及研究等情况进行分析和理论研究,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音乐事业的发展概貌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文章梳理了关于古希腊神话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剖析了古希腊神话的起源及谱系。认为古希腊神话具有海洋型神话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崇尚力量、推崇自由与个性价值,同时又流露出浓厚的宿命观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借鉴神话学的相关理论,解析了"侠"的内涵及人们对于"侠"的观念的流转与演变:侠的创造具有相当的虚构性和变数。侠走出历史后,就被不断地"发明"、"创造"成为维护正义的斗士和人间的浪漫英雄。侠神话的创造涉及对存在的认识、对道德的需求和对政治公道的盼望。侠神话建构的同时,也在经历着不断地解构,在港台新武侠小说对侠的现代阐释中,这种神话最终被打破。  相似文献   

19.
母题是神话叙事中最基本的分析元素。借助母题可以构建各民族神话间对话的平台,母题分析体系的核心是母题类型及其类型层级体系,使用母题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母题的提取、比较与分析,进一步揭示少数民族神话的个性、共性、叙事结构和文化内涵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唐代文学对洞庭湖的描写,有很多涉及到洞庭湖的一些神话传说,或者是把这些神话传说融入到诗歌的咏唱之中,或是直接以神话传说为创作题材,从而表现出洞庭湖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这些神话传说,是形成地域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用历史的眼光透视洞庭湖文化,探究洞庭湖神话传说故事的源流,对我们理解洞庭湖这个地域文化主体,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