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主要研究宽带无线接入(BWA)系统中的动态信道分配技术。根据数据网络的业务流量特点,引入 了新的上层业务仿真模型(PARETO模型)并且针对BWA系统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一种基于信噪比测量 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可以减少系统的同频干扰.提高平均信噪比,从而提高了整个 通信系统的数据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TD-SCDMA系统,充分结合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资源特点、业务特点和干扰特点,寻求适用于该系统(包括频域载频、时域时隙、码域码道和空域位置)的最优组合动态信道分配策略,为了比较该策略下不同动态信道分配(DCA)算法性能,提出了4种DCA算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正确设置仿真参数,进行系统级仿真,以确定各种动态信道分配算法,各种仿真参数设置对系统呼阻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TD-SC- DMA系统是下行受限的系统,其上、下行干扰门限理想值分别为1.5和3.1左右。  相似文献   

3.
动态信道分配在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TD-SCDMA系统,充分结合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资源特点、业务特点和干扰特点,寻求适 用于该系统(包括频域载频、时域时隙、码域码道和空域位置)的最优组合动态信道分配策略,为了比较该策略下不 同动态信道分配(DCA)算法性能,提出了4种DCA算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正确设置仿真参数, 进行系统级仿真,以确定各种动态信道分配算法,各种仿真参数设置对系统呼阻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TD-SCDMA 系统是下行受限的系统,其上、下行干扰门限理想值分别为1.5和3.1左右。  相似文献   

4.
基于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基于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干扰自适应的动态信道分配(IA-DCA)的特点,并给出了它所能达到的极限系统容量。通过对固定信道分配(FCA),话务量自适应动态信道分配(TA-DCA)和IA-DCA的仿真,比较了各信道分配方案的含量,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说明,基于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具有明显的容量优势,而且容量的改善和系统中所有连接的平均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具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重叠Nakagami-m信道衰落模型下中继译码转发协作通信系统中源与中继间由于等功率分配(EPA)造成的功率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渐近误符号率(SER)最小准则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OPA).首先分析系统渐进SER解析式,在典型应用场景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简化,然后将简化的系统SER作为目标函数,总功率受限作为约束条件,将功率资源分配抽象为典型的条件受限凸优化求解问题,最后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对此凸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从而得出在总功率资源受限时典型场景下重叠Nakagami-m信道协作通信系统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相较EPA方案,在较大的信噪比区间内及相同的信道条件下,OPA分配方案均能获得约1 dB的信噪比增益,且获得的实际信噪比增益与理论推导值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准静态衰落信道下闭环正交空时分组码系统的误码性能及容量,分析了闭环正交空时分组码系统的等价信道瞬时符号信噪比,并通过使其无交叉项最大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功率分配方案.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了新的功率分配方案所获得的等价信道信噪比高于等功率分配方案及已有学者提出的不等功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案的误码性能及容量...  相似文献   

7.
一种TD-SCDMA集群中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究了蜂窝系统中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和TD-SCDMA集群通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D-SCDMA集群系统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排队式可移动边界动态信道分配算法(queue movable boundary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QMB_DCA)。该算法基本原理是牺牲部分低优先级业务的接入速度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通过仿真验证分析,该算法相对于可移动边界算法(movable boundary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MB_DCA),在实现了系统较高的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小了低优先级业务的阻塞率和掉话率。  相似文献   

8.
夏龄  冯文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3):3738-3743
针对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动态频谱分配算法开展研究,以干扰图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业务需求和历史信息的动态频谱分配算法。为利于快速收敛,算法采用最大独立集为分配起点,允许将信道同时分配给多个用户,联合功率控制机制最小化认知用户间的干扰,引入信道优先级和用户优先级表征历史信息和业务需求,优先分配高质量的信道给高优先级用户集以保证公平性。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进行了算法的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流动性力务信道分配问题的研究,阐明了在流动性业务条件下,混合信道分配能够达到最佳性能,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混合信道分配(OHCA)方案,分析并给出了该方案中动静信道比的定量关系,分析表明:动态信道与信道的比列与业务量变化的大小以及相应的服务等级有关。通过仿真证明,该OHCA方案与现有的固定信道分配(FCA)和动态信道分配(DCA)方案相比,具有较小的呼阻率和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可用来处理局部热点问  相似文献   

10.
多小区环境中基于动态功率分配的干扰安排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用户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 put)干扰信道环境中,为了充分利用系统的总功率,将用户受到的干扰最大化地重叠,以提高系统性能.给出了MIMO干扰信道模型及子空间干扰安排算法分析;针对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系统功率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动态功率分配的干扰安排算法.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地考虑控制信道与业务信道之间的相互影响, 提出基于用户业务需求和基于控制信道调度效率的两种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联合资源调度算法。这两种联合信道调度策略均基于以网络吞吐量最大化为目标的最小聚合等级?最大载干比(minimal aggregation-maximal carrier to interference, Min AL-Max C/I)算法提出。在长期演进(long time evolution, LTE)系统级仿真平台中, 将提出的联合资源调度策略与Min AL-Max C/I 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的结论一致, 证明基于业务需求的联合调度算法优先调度业务需求最大的用户, 所以能获得用户吞吐性能的最优。基于控制信道策略的联合调度算法是从控制信道调度效率最大化的角度出发, 优先调度控制信道调度效率最大的用户, 在控制信道受限的条件下, 能够实现网络吞吐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杨祥  韦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14):950-954959
在OFDMA中使用了跨层(Cross-layer)来进行自适应资源调配。OFDMA系统中利用跨层结构,在数据链路层的信息可以用来实现自适应资源调配。根据这个设想,设计了一个新的跨层自适应资源调配方案来保证用户在连接层中等待时间的公平性,并取得更好的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智能天线系统,在分析了基于载干比的信道分配模型后提出同道干扰量化的概念,以及同道干扰位置加权因子的计算实现,最后分析了动态最佳可分配信道的算法实现以及再分配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we propose new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s in multi-cells and intra-cell of cognitive network to enhance system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decreasing probability of interruption and spectrum handoff of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a cognitive system.The inter-cells of the spectrum allocation mechanism is designed to share the risk of vacating spectrum caused by licensed incumbents re-occupying the spectrum and minimize probability of service interruption in the cognitive network.This mechanism also can guarantee fairness among multi-cells.The intra-cell of the proposed spectrum allocation is based on a service data hierarchical model and establishes a mapping mechanism between layered data and the spectrum.It can reduce probability of spectrum handoff.Finally,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and show that the new mechanism can reduce service interruption ratio and the probability of spectrum handoff caused by licensed incumbents with reoccupying the spectrum.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CDMA网络中混合信道分配策略的容量问题. 通过分析动态信道和固定信道得到各自的独立容量, 将其联立作为信道分配比例的制约方程. 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制约方程受系统负载的影响, 即确定的负载可以对应最佳的分配比例, 按照该比例分配信道能够得到最大的系统容量. 最后引入了负载的估计模型以支撑混合信道分配策略比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无人机基站(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ase stations, UAV-BS)为地面多用户服务时的数据速率,提出一种基于决斗深度神经网络(dueling deep Q-network, Dueling-DQN)的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算法。采用决斗网络(dueling network, DN)结构以克服动态环境的部分可观测问题,联合优化了UAV-BS的位置和下行链路功率分配,在更符合实际的空地概率信道模型中检验了Dueling-DQN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对比算法,所提出的Dueling-DQN算法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服务公平性,且随着地面用户数量的增大,算法的优势更加明显。Dueling-DQN算法可有效解决复杂非凸性问题,为UAV-BS的资源分配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得到了广泛的关注.SaaS应用中,需要满足客户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要求、减少SLA服务违例的同时,尽量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这对资源分配策略提出了挑战.提出了SaaS模式下的基于SLA的资源分配策略:基于对客户请求动态变化的分析,针对"首次租用服务"和"租用服务升级"两种请求类型,提出了一种用户请求与底层资源的映射策略;提出了提高虚拟机重用度的基于SLA的资源效率优化分配算法.实验表明,该资源分配算法可以在有效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资源负荷过载导致的航站楼拥堵问题愈发严重,不合理的资源分配策略会对整个民航系统的经济、安全、服务等方面都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准确及时地对关键资源进行配置优化成为了近年来民航交通运输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资源调度与协同决策的航站楼优化概念的研究现状;接着分别针对值机、安检、登机口三个主要服务资源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配置优化策略,分别为:基于静态配置模型和动态配置模型的值机资源配置方法,考虑旅客移动特点和手续办理流程的安检优化方法,基于数学规划方法(多目标优化模型与图论-网络流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登机口分配方法;最后提出了航站楼服务资源配置优化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监控公安业务系统日志, 从业务系统日志中实时抽取细节数据到操作数据存储, 实现操作数据存储与业务系统的秒级实时同步, 建立基于“日志 操作数据存储 数据仓库”三层体系结构的公安数据仓库, 基于即时在线联机分析查询、 操作数据存储的多维数据集动态更新和数据集市的多维数据集, 提供即时在线联机分析服务. 实验结果表明, 该动态数据仓库能够提供实时警情决策分析, 并且具有对业务系统负荷小、 实时性强、 访问效率高等特点, 较好地满足了公安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