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近些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城镇的扩大,加之大量流动人口涌向城里,一种尚未被人们熟知的新病种——“拥挤综合症”正在兴起和漫延,并不可低估地影响着城市人的身心健康。 “拥挤综合症”是指在拥挤的场合里,人们走路、上商店购物、乘车船、上厕所等时的相互接触、撞碰而产生的诸如精神紧张、情绪烦躁、肢体酸软、头晕头痛等等症状。有关专家认为,拥挤对人来说是一种心理刺激,它经常作用于自主神经的结果,会使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从而造成血压的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2.
别害怕     
难免焦虑 焦虑是人类的正常情感。当我们面对威胁或困难时,都能体会到因感触而激发的情绪。如果焦虑是一个较长时间存在的折磨,比如长期缺钱用,我们就把它称作烦恼;如果焦虑是偶尔出现的威胁,比如走到悬崖边上,或遇到一只狂吠的狗,我们则称它为害怕;突然出现的焦虑则归类为恐慌;比如一座城市面临大地震的威胁。不管是害怕的焦虑、烦恼的焦虑,还是恐慌的焦虑,对我们都是有益的。它们能促使我们避开危险的环境,趋向有利的环境,保证我们的正常生存。而恐惧也是一种焦虑,但它是一种很特殊的焦虑。与其他焦虑不同,它只是在对一种特殊环境和事物有强烈的情感反应时才产生的焦虑,是焦虑的综合反应──害怕、烦恼、恐慌。其实,产生恐惧的环境和事物大多并不构成真正的危险,多数人认为对这种环境和事物惊慌失措太不值得,比如人的恐高症、恐老鼠症、恐黑暗症都是属于此类焦虑。 焦虑在精神上可以引起长期的压力和紧张,使人精力不集中、易怒、失眠,而在生理上可以引起不规则心跳(心悸)、多汗、肌肉僵硬、疼痛、呼吸短促、头晕目眩、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经常被误认为是严重生理病变的征兆,而对这些症状的担忧又加剧焦虑对人的影响。 烦恼、害怕、恐慌和恐惧都是人类情感焦虑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由生产型向消费的转变,汽车进入家庭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在我国,只有家庭用消费型的汽车(当然是价格便宜排量小的普及型汽车)逐渐普及,才能彻底改变以公款为主购买汽车的恶性循环,使汽车产业真正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但是,汽车大量进入家庭,必然会对交通造成巨大压力,使原本就非常拥挤的城市道路更趋紧张。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是发展汽车以促进道路和城市的建设,还是限制汽车的发展以缓和城市的交  相似文献   

4.
世界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导致车辆增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已激增到400个,美国、法国、荷兰、加拿大等国的城市人口已超过全国人口的70%,德国、丹麦、日本的城市人口已达80%.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缓和车辆拥挤,将是世界大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人口已达65亿左右,美国、法国、荷兰、加拿大等国的城市人口已超过全国人口的70%,德国、丹麦、日本的城市人口已达80%。世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车辆增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挤,将是世界大城市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发展大容量、无污染、高效率的轨道交通已日益成为世界性大城市交通发展的首选模式。城市轨道交通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方兴未艾的地下铁道地铁与城市中的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的拥挤和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外,还有很多优点。首先…  相似文献   

6.
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出现心理问题的消息不时传来,使人们对心理咨询、心理学的内容乃至从事心理工作的职业群体产生了重重疑虑和困惑,近日这种困惑似乎达到了高峰。对今天迅速兴起的医学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方式人们已经在逐渐接受和认同,然而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解却并未进入这一学科或这一事物的较深层次。把心理医生及心理咨询者看成是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神就是这种表现之一。因此在许多人看来,心理医生的自杀是对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莫大讽刺。然而,如果我们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也许并不难理解,心理医生和心理工作者也是人,也有平常人的七情六欲和烦恼人生,而且由于他们从事的工作本身就是在与每个人的忧愁和烦恼打交道,他们每天似乎都生活其中,在长期的比正常人高许多倍的浓烈的负性情绪中生活,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7.
正视现实、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善于生活除培养自己读书、看报、书法、写作和各种文化兴趣外,还应调节生活习惯,学会忘掉烦恼、消除紧张、拓宽心境.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韩玉荣城市,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商品与污水共存,宾馆和废气同在;逼仄的空间,嘈杂的环境,匆忙的人流……然而,人们还是向往城市─—它的繁荣,它的便捷,它的机遇。国家建设部副部长谭庆琏在接受记者...  相似文献   

9.
年轻人会得健忘症吗?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和年轻人患有健忘症。他们很难想起数据和姓名,或把钥匙和卡片放错地方。这是紧张时代造成的结果。大脑不得不处理大量的信息,夜以继日地受到过分的刺激。 汽车发出嗓音,街上车水马龙,地铁或公共汽车上的拥挤,办公室里的紧张状态,在家里常看电视,听打击乐,还有电话铃声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大脑受到刺激,并在紧张地转动,大脑功能的失常  相似文献   

10.
张侃  刘正奎 《科学》2007,59(6):9-12
心理学虽然有漫长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 心理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论语》开篇就是心理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通过这两句话提出了快乐的两个条件:学习知识、使用知识,可以使人快乐;见到远方的朋友,可以使人快乐。在西方。比孔子晚出生几十年的西方哲学鼻祖苏格拉底,  相似文献   

11.
它会带来高经济价值和优良牲口的复制品,但同时在对待人的复制问题上带来了严重和烦恼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坏毛病",可有些"坏毛病"却是人体健康的良药,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自言自语:自语叫人看起来觉得有点神经兮兮的,殊不知,自言自语暗合了现代心理学的一条重要原则,疏导使紧张能量得以释放,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自言自语对自己有镇静作用,可调整紊乱的思绪,尤其是在紧张劳累烦乱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没有丝毫的压力和顾忌,这样会让自己感到轻松和愉快。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下水道是保障居民洁净生活的重要设施之一.但却让市政工人非常烦恼,因为处理下水道的淤泥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环保部门也为这些淤泥而烦恼,而下水道淤泥是城市河道的污染源之一。最近,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可以利用城市下水道的淤泥来制造生态砖。如果这项技术能够推广,人们就再也不必为下水道淤泥污染而烦恼了。  相似文献   

14.
<正>南极,曾经是多少人心中的梦想。之所以说它是梦想,因为它在遥不可及的世界尽头;因为抵达它的困难重重;当然,还因为它的冰清玉洁,不染尘垢;更因为它的与世无争,淡定地抵御着世间的喧嚣嘈杂。几乎所有人都把南极想象成一帖万能良药,来到这里,似乎就可以搽拭伤口,抹去血污;可以忘掉烦恼,摒弃欲望;更有甚者,希冀着能在圣洁的冰雪世界里邂逅美丽爱情。  相似文献   

15.
在五月的海滨傍晚,或在六月的山间清晨,当你驻足远眺的时候,徐徐的凉风会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你陶醉了。可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吗?在高楼林立、嘈杂纷繁的城市里忙碌了一周的人们,总想到郊外去放松,渴望大自然的和谐与舒适。可你知道这都是为什么吗?这些现象在现代科学中都属于情感认知科学的研究范畴。因为,人的感觉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什么是舒适?什么是和谐?什么是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正>每年这个季节有两个词会不断刺激人们:干旱和水涝,如果说中原和西北地区多受干旱之苦,那么华南华东地区则会为暴雨带来的涝灾而神经高度紧张,即使连上海这样在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超大城市也难以幸免。前些天连续的雷暴雨使得上海多个城区积水严重、几成泽国,在媒体的报道中,"城市看海"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这使我想起几个月前  相似文献   

17.
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繁重的脑力劳动,都十分容易使人产生紧张的情绪,给人带来无形的压力。而腹式呼吸法与按摩耳朵法,对消除心理紧张和压力效果甚佳,读者不妨一试。一、腹式呼吸法。一只手放到腹部,随着呼吸起伏移动,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学年的开始,大约300万大专院校学生高兴地踏入校园上学,其中一半以上新生是到远离家乡的城市。随着紧张兴奋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有的同学会出现一些原因不明的症状:全身斑疹过敏、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失眠乏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土不服现象。  相似文献   

19.
疲劳与情绪     
很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人的疲劳一般是由于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引起的,但后来心理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揭示出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发现,辛勤的工作一般不会导致疲劳,特别是不会引起那些经过休息或睡眠之后还不能解除的疲劳。那么,疲劳是怎样形成的呢?心理学家认为,这与人的心理状况有关。人的不健康的心理情绪,尤其是忧虑、紧张、烦恼等才是导致疲劳的真正原因。人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某天心情不好,上班时又被许多麻烦事搅得心烦  相似文献   

20.
奇云 《科学之友》2005,(13):80-81
东亚人智商最高吗 这篇名为<对不同人种的认知能力差异进行的三十年研究>的调查报告共有60页,是由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系教授菲利普·拉什顿等负责编写的.美国心理学协会将在最近出版的<心理学、公共政策与法律>杂志发表这篇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