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探武汉地区雨强分维数随时间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武汉大学电波综合观测站于1991年的降雨线进行测量,当采样时间为5min时,用单变量雨强时间序列进一步研究了降雨这一大气过程中雨强分维数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灾害性降雨天气前后其雨强分维数仍然发生了显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统计分析了张家口地区1985~1987年13个气象站利用雹雨分测器和全自动雹雨分测计及测雹板所测的雹雨参数,给出该地区雹云天气下降雹量的气候特征、时间变化及地理分布等。  相似文献   

3.
雷达测雨技术是一种主动形式的遥感手段,其可探测大范围瞬时降雨分布,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该文以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中的运用为入手点,阐述了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中运用优势。以雷达测雨技术预报精度影响因素为入手点,对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为雷达测雨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水文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暖背景下特大暴雨越来越频繁,强度更大的暴雨因其致灾性更强,会导致更加严峻的暴雨洪涝风险.以往的研究都是将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统归到暴雨之中,无法全面准确把握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因此,本文采用中国659个气象站点的日值降水数据,以雨量、雨日和雨强为暴雨特征,分别计算了1951—2010不同年代三种不同强度暴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统计特征,重点诊断分析了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占总暴雨比例上,暴雨最大,大暴雨次之,特大暴雨最小;在时间上,中国年代际暴雨和大暴雨的雨量、雨日和雨强均呈现出动态增加的趋势,在空间上,仅雨量和雨日有扩张趋势,而雨强变化不甚显著.而年代际特大暴雨,在时间上雨量和雨日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特征,雨强则"先减—后增—再减";在空间上特大暴雨的雨量、雨日和雨强并未有十分显著的变化.中国暴雨在朝着极端化方向发展,极有可能是人文因素强迫并叠加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研究自适应传输、功率控制和分集等毫米波频段星地链路的抗雨衰措施,提出了一种雨衰信道硬件在环路HIL(Hardware-in-the-loop)仿真系统的原理与实现方案.讨论了U.C.Fiebig等人提出的基于时间序列发生器原理的雨衰信道动态预测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与FPGA硬件相结合的雨衰信道硬件在环路实时仿真器.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降雨衰减条件下的MPSK/MQAM自适应调制抗雨衰措施及误码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HIL仿真结果与理论上的预测分析是一致的.这种HIL雨衰信道仿真器可以用于检验卫星通信系统抗雨衰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初始解冻深度对冻融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完全解冻层是影响解冻期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为探讨未完全解冻层对黄土地区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通过控制雨强及初始解冻深度两个因子,对冻融坡面的水沙特性及响应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冻融坡面,雨强增加,初始产流时间会显著缩短,而初始解冻深度的增加会显著延长初始产流时间;冻融坡面产流过程中,产沙量显著增加了10~24倍,且增长趋势由快变慢的时间临界点随雨强的增加而缩短;相同雨强下,不同初始解冻深度坡面的产流变化特征一致,径流总量变化不显著而产沙量随初始解冻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初始解冻深度下,不同雨强下坡面产流的平均含沙量变化不明显,总产沙量随径流量增大而增大;坡面产沙量与降雨历时、雨强和初始解冻深度均呈极显著相关,坡面产流量与降雨历时、雨强和产沙量均呈极显著相关,而与初始解冻深度没有表现出相关性,说明初始解冻深度对坡面产流的影响不显著,而与坡面产沙量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雨流计数的快速实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四峰谷值雨流计数法为基础,介绍了雨流计数的快速实现方法.该方法在计数前需要对载荷时间历程进行非峰谷值点的去除和重调整处理.计数过程中将需保留数据单独存放,计数判定点的选取遵循单向选取、循环进行的原则,直至将载荷时间历程全部计数为一系列的全循环.最后以一工程应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有着很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雨流计数法在整车载荷谱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当前广泛应用的雨流计数法的原理,在全程实测某型越野车在某试验场各强化路段载荷谱的基础上.对载荷谱进行预处理,然后给出了基于雨流计数法的载荷谱压缩、外推、叠加与时域重构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通过雨流计数法能在基本保持原载荷谱疲劳损伤的同时,明显地压缩载荷谱的时间历程,为下一步快速、高效地进行室内道路模拟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19,(4):68-70
此祷雨碑位于嘉祥县青山寺碑廊内,立碑时间为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内容兼有祷雨祭文和祈雨诗,在同类碑中比较少见。该碑对于研究元代基层官员的祈雨活动、证补地方史志等有较为重要的史料意义,并且兼具文学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如何处理电影中的时间和空间是所有电影人永远的难题。分析《雨月物语》和《朱尔和吉姆》两部影片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艺术,会发现东、西方导演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具有很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下落过程中雨滴谱和雨的雷达反射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在雨滴下落的过程中,雨滴与云滴之间的冲并,大雨滴与小雨滴间的冲并,雨滴的破碎和雨滴的蒸发等效应要引起雨滴谱的变化,这是云雾物理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雨滴谱随高度变化的问题对雷达气象学也有意义。用雷达测雨是一种比较好的遥测方法,它能给出雷达站四周雨强的分布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从服务的观点来看,我们当然希望雷达测出的雨强分布就能代表实际上降落到测站四周地面上的雨强。但是,由  相似文献   

12.
淮河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各小流域支流,因此研究支流污染物质输出特征对淮河的污染物质减排和水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选取淮河支流西淝河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12月期间对流域出水口断面水量、水质[高锰酸盐指数(permanganate index, CODMn)、总氮(total nitrogen, TN)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 TP)等]进行高频次的同步监测,分析污染物质的负荷特征。监测和数据分析分雨期和非雨期进行,其中雨期为3—9月,非雨期1、2、10、11、12月,汛期主要为5—9月。研究结果表明,西淝河出流CODMn浓度变化范围是2.8~10.2 mg/L,年均值5.4 mg/L,TN浓度变化范围是0.82~3.80 mg/L,年均值2.04 mg/L,TP浓度变化范围是0.01~0.34 mg/L,年均值为0.11 mg/L。西淝河流域污染物质输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CODMn、TP浓度和负荷随时间变化趋势与流量一致,雨期浓度均高于非雨期浓度,在汛期达到最大。TN浓度、负荷随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13.
坡面泥石流及浅层滑坡的发生与雨水的渗透密切相关,而雨水的渗透由斜坡坡度、雨强、土体性质等因素控制。在室内模拟人工降雨条件下,进行雨强与地形对雨水入渗的试验研究。通过控制单一变量进行试验,利用坡面产流所需时间和孔压两项指标揭示出:产流历时与斜坡坡度、雨强呈反比;并且与雨强呈指数函数关系。竖直方向上孔压从上到下随着湿润锋的下移依次增大。水分在土体中运移的过程中部分细颗粒随之发生移动,使得土体局部结构和孔隙贯通性发生改变,引起孔压发生波动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对汇流时间短、暴雨时程集中且短期内降水强度大的城市区域而言,暴雨洪涝灾害预见期的延长可以为制定应急预案和实施防汛抢险争取更多的响应时间,降低城市暴雨洪涝事件带来的潜在危害.延长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预见期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采用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和多源/高分辨率数据资料的陆气耦合城市雨洪模拟技术进行雨洪过程模拟和灾害预报.本文归纳总结了城市雨洪过程模拟和预报中常用的5类降水输入数据及各类降水数据的适用条件;总结了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在区域强降水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城市雨洪过程模拟中采用的常见方法及优缺点;总结了数值降水预报技术应用于城市雨洪过程模拟和预报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陆气耦合的城市雨洪模拟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应对之策,指出在当前城市雨洪模拟技术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减小数值降水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提高城市雨洪过程模拟的精细化程度是提高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预报准确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降雨和坡度对路基边坡产流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降雨和坡度对铁路路基边坡产流产沙的影响,为胶东半岛区域铁路建设过程中路基区水土流失监测及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3种雨强(20、40、60 mm/h)、2个坡度(30°、35°)模拟条件下,研究降雨、坡度对胶东铁路路基边坡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模拟降雨条件下,当降雨强度由20 mm/h增加到60 mm/h,相同坡度下的路基边坡产流起始时间缩短56~73 s; 当坡度由30°增大到35°,相同雨强下的路基边坡产流起始时间提前2~23s。径流量、产沙率在降雨初期剧增到峰值,之后径流量逐渐趋于稳定,而产沙率波动减小后逐渐趋于稳定。相同坡度条件下,雨强由20 mm/h增加到40 mm/h,径流量和产沙率分别增加37.8%~115.2%和67.0%~86.9%; 雨强由40 mm/h 增加到60 mm/h,径流量和产沙率分别增加54.7%~125.0%和144.5%~177.9%。相同雨强条件下,坡度30°~35°处于对径流侵蚀影响的临界坡度范围内,坡度对径流量、产沙率的影响较复杂,小雨强(20、40 mm/h)时,坡度是主要影响因素,35°边坡径流量、产沙率小于30°边坡; 大雨强(60 mm/h)时,降雨成为主要影响因素,35°边坡径流量大于30°边坡,而产沙率小于30°边坡。【结论】降雨、坡度对胶东铁路路基边坡产流起始时间、径流量、产沙率等有一定的影响,模拟降雨条件下,雨强和坡度的增加将缩短产流开始时间,尤以雨强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雨场及雨滴特性的基础上,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数字仿真,数字计算弹头引信在暴雨中受雨碰撞的频度。主要计算弹丸在雨区中的弹道长度,连续2次碰撞之间的平均距离,弹丸在两雨滴之间的飞行时间等。研究结果表明,引信头部在雨区中的碰雨频率很低,特别是直径较大的雨滴。雨区中雨滴对引信头部防雨装置的碰撞可做单个碰撞来分析。这为引信受雨滴冲击变形的计算以及引信防雨装置的参数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视频中雨的时空特性和色度特性,并基于这2个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利用序列图片检测和去除视频中雨的方法.首先优化了K均值的时间复杂度,然后依据雨的时空特性,运用改进的K均值方法对各个像素进行聚类操作;依据雨的色度特性准确区分出雨区,从而成功地完成了检测;利用统计特性对背景像素值进行估计,代替雨的像素值.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复原结果,融合了检测之前的预处理和去雨后的非雨区滤波处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雨景图像复原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简单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1—2010年江西省79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借助小波分析、M-K检验等方法分析了50年来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时空变化、周期性和突变性特征,与厄尔尼诺(ENSO)的关系,以及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总雨日数和小雨日数呈下降趋势,而暴雨日数和大雨日数增长趋势较为明显,中雨日数的变化较为稳定; 雨日数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比西部活跃、南部比北部活跃、中部趋于稳定”的特征; 不同等级雨日数的突变时间和变化趋势不同,其震荡周期在28年、8年、9年、22年不等; 雨日数变化可能受ENSO暖事件滞后效应控制,以总雨日数和小雨日数最为显著; 大雨日数、暴雨日数和小雨强度对降水量的影响最为显著; 暴雨日数和小雨强度对降水增量的影响具有全局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雨衰效应对26 GHz波段LMDS系统无线链路通信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抗雨衰的有效措施.首先从理论上分析雨衰的成因,建立雨衰对系统影响的数学模型及雨衰效应下系统有效路径的计算方法,然后结合各个设备厂商的LMDS系统的特点提出有效的抗雨衰方法,最后进行网络测试论证.测试系统在降雨过程中,无线链路性能稳定,抗雨衰措施完备,满足设计要求.证实了雨衰理论分析的正确,抗雨衰措施的合理.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雨衰效应对26 GHz波段LMDS系统无线链路通信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抗雨衰的有效措施。首先从理论上分析雨衰的成因,建立雨衰对系统影响的数学模型及雨衰效应下系统有效路径的计算方法,然后结合各个设备厂商的LMDS系统的特点提出有效的抗雨衰方法,最后进行网络测试论证。测试系统在降雨过程中,无线链路性能稳定,抗雨衰措施完备,满足设计要求。证实了雨衰理论分析的正确,抗雨衰措施的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