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波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3):75-78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运用个案研究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对被试对象实施体育隐性课程内容的干预,采用不定期访谈、电子邮件、体育日志的形式跟踪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访谈内容和日志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了解体育隐性课程对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及机制,获取学生对体育隐性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需求的实证资料。促使学生端正态度,养成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杨树腐烂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德恒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2):133-134
就山西省北部地区杨树腐烂病发生的症状、病原,以及发生危害与环境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治理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鲇鱼苗烂尾病病原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鲇鱼烂尾病(暂定名)是近期发现、危害严重的一种细菌性鱼病.作者从病鱼病灶中分离出Z4-2菌株,经过人工感染后分离再感染成功.通过形态学观在和生理生化测定,初步确定Z4-2为病原菌,是一种气单胞菌(Aeromonassp.).对青霉素、保而鲜等不太敏感,对氯霉素,呋喃唑酮、鳗康素、强力霉素等敏感。 相似文献
4.
从“内脏损害”的病鳖(TrionyxsinenSe)中分离到2种具致病力菌株:嗜水产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和雷极普罗威登斯菌(Provtdenciarettgeri),2种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氟哌酸均具有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测定孕镶金刚石取心钻头各向异性指数的实验方法。根据实验装置的结构特点,同时考虑了实验过程中底部钻具组合的变形对测量钻头侧切位移的影响,建立了底部钻具组合的力学实验模型,推导出了孕镶金刚石取心钻头底端在钻进过程中的挠度和转角计算公式。在消除了 钻头底端挠度对侧切位移的影响之后,给出了钻头各向异性指数的计算结果,并对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孕镶金刚石取心钻头的各向异性指数一般在0.06-0.12,其侧向切削效率很低。这说明在井眼轨迹控制中,不应忽略钻头各向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取病鳖的肝,肠,脾,肾和溃烂处皮肤等组织数块,Zenker‘s液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病鳖肝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以至坏死,肝血窦淤血,肠粘膜溃疡,肠壁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8.
建鲤吉陶单极虫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导了从潍坊峡水库网箱养殖建鲤(Cypinuscarpiovar.jian)的成鱼肠管内分离的粘孢子纲,单极囊目粘孢子虫一种,隶属于单极科(Thelohnellidae)单极虫属(Thelohanellus)一种,初步鉴定为吉陶单极虫(ThelohanelluskitaueiEgusa1981),本工作对该种单极虫做了肖氏液固定,水化4%铁明矾媒染,海氏苏木精染色,以显示其极囊,极丝及胚核,文中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测定孕镶金刚石取心钻头各向异性指数的实验方法。根据实验装置的结构特点 ,同时考虑了实验过程中底部钻具组合的变形对测量钻头侧切位移的影响 ,建立了底部钻具组合的力学实验模型 ,推导出了孕镶金刚石取心钻头底端在钻进过程中的挠度和转角计算公式。在消除了钻头底端挠度对侧切位移的影响之后 ,给出了钻头各向异性指数的计算结果 ,并对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孕镶金刚石取心钻头的各向异性指数一般在 0 .0 6~0 12 ,其侧向切削效率很低。这说明在井眼轨迹控制中 ,不应忽略钻头各向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牛蛙"白内障"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患"白内障"病的牛蛙肝脏、心脏、眼睛等器官中分离到A 1 L、B 4 H、B 2 E3株细菌.各以108CFU/mL的浓度进行肌肉注射健康蛙,剂量为0.2mL.发现B 2 E分离菌可使实验蛙100%产生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白内障"症状,死亡率达70%,可确认该菌为"白内障"病的致病菌.该分离菌大小为(0.3~0.5)μm×(0.6~0.8)μm,短杆状,极生单鞭毛,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无荚膜,主要生理生化特性是葡萄糖产酸、产气;氧化酶、赖氨酸脱羧酶、精氨酸脱羧酶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能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呈绿色,但不能在6%NaCl蛋白胨水上生长.根据其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为气单胞菌(Aeromonassp.).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链霉素等敏感,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先锋霉素V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12.
观察大黄制剂与抗生素并用,即“细菌一内毒素——炎性介质并治”对重症E.Coli脓毒病小鼠存活率的影响;制作重症E.Coli脓毒病小鼠模型,大黄制剂(新清宁)采用灌胃的方法,每天灌胃,剂量为0.9ɡ/kg/d,抗生素(尼泰欣)行腹腔注射,尼泰欣用量为0.04g/kg/d;单用抗生素(尼泰欣)治疗对重症E.Coli脓毒病小鼠的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单用大黄制剂(新清宁)治疗对重症E.Coli脓毒病小鼠的存活率,也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大黄制剂(新清宁)与抗生素(尼泰欣)联合治疗,即“细菌—内毒素—炎性介质并治”可以显著地提高重症E.Coli脓毒病小鼠的存活率;大黄制剂(如,新清宁)与抗生素(如,尼泰欣)联合用药,是一种治疗重症G-菌感染性疾病(敏感菌感染)行之有效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新洋、大中等农场出现的水稻“黑米”是一种细菌性病毒,与日本报道的水稻粒黑腐病相似,自病粒分离获得细菌18株,人工接种其症状与田间相同,再分离菌株的细菌学性状与接种菌株基本一致,经细胞学鉴定,平均达78.9%,而其他方法接种发病率均在10%以下,这表明灌浆期籽粒伤口可能是病菌的主要侵入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蓝花楹茎腐病的内生拮抗细菌,并探讨其生物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健康蓝花楹根茎分离内生菌株; 以蓝花楹茎腐病原菌(Fusarium chlamydosporum)作为供测菌,用5点对峙法进行拮抗作用初筛、平板扩散法复筛获得拮抗菌株,经形态学和16SrDNA序列比对,对其进行鉴定。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检测拮抗菌的生防效果。【结果】分离获得24株内生菌株,其中zhu66抑菌率达到97.8%,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enBank序列登录号为JF899258。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蓝花楹茎腐病。在一定浓度下,浓度越高防效越好,以107cfu/mL浓度最佳。灭菌土防效优于自然土; 生防菌先于病原菌施入防效优于生防菌与病原菌同时接种,病原菌先于生防菌接种方式防效较低。菌株能显著促进蓝花楹地径、苗高与冠幅生长,浓度越高,促生效果越好。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蓝花楹茎腐病不同发病程度的生防效果有显著差异,无病区预防作用十分显著,不发生茎腐; 重度发生区几乎没有效果,轻度发生区防效明显,防效达74.1%,中度发生区有一定效果,且随着时间延长,防效增加。【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zhu66对蓝花楹茎腐病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在不同pH,盐分,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对前期已筛选出的8株棉花苗期烂根病原-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拮抗细菌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1070、B158、B323三种拮抗细菌在偏碱,高盐,高温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情况都较好。温室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拮抗细菌能明显降低棉花苗期烂根率,其中处理方法Ⅱ效果较好,8株拮抗菌中以B158,B323,B1070的处理效果较好,能有效的防治棉花苗期烂根病。 相似文献
16.
张元培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
十余年来,淡水育珠贝类由病毒颗粒引起的蚌病,在各珍珠主产国均有发生。我国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育珠蚌病毒性瘟病自1975年首次在江苏省吴县被发现以来,已迅速流传到江南六省市的珍珠主产区,所引起的死蚌现象十分严重。然而,迄今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甚少,尤其是有关病毒体的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17.
凡纳滨对虾"肌肉白浊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肌肉白浊病"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淋巴和肌肉中分离到3株细菌.人工注射感染显示,BDX-C分离菌在浓度达4.0×107cfu/mL时可使90%以上健康凡纳滨对虾死亡;4.0×106 cfu/mL时可使60%健康对虾死亡,并使凡纳滨对虾出现明显的白浊症状,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致病菌.BDX-C菌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为:革兰氏阴性,单鞭毛,发酵葡萄糖,甘露醇、氧化酶、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脱羧酶、水杨素、枸橼酸盐(西蒙氏)阴性,在无NaCl及含10% NaCl的普通培养基中不生长,在含2%~8% NaCl的普通培养基中生长,在30~42 ℃下生长良好.鉴定该菌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四环素、多粘菌素B、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药物敏感,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先锋霉素G、先锋霉素V、利福平、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新霉素、强力霉素、麦迪霉素等抗菌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一种引起脊尾白虾红体病病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7月,浙江舟山某试验场暂养的脊尾白虾暴发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病虾身体发红,额剑发黑,反应迟钝,摄食减少,一周内发病死亡率达到30%左右,并有迅速蔓延趋势。从病虾的血淋巴液和肝胰腺中分离到一株优势细菌XS1207005。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健康脊尾白虾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发病的脊尾白虾与自然发病虾有相同的临床症状,确定该菌株为脊尾白虾红体病的病原菌。采用常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6S rDNA和热激蛋白HSP60(heat shock protein)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6S rRNA基因序列与弧菌属相应的序列同源性最高;HSP60基因序列与哈维氏弧菌相应的序列同源性为99.6%,而与其他弧菌属细菌的HSP60基因同源性均小于91%,结合生理生化测定结果,确定菌株XS1207005为哈维氏弧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先锋噻肟、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先锋必、菌必治、氟哌酸、复方欣及氧氟沙星等8种药物对该菌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挖掘可用于防治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生物防治资源,从种植西瓜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对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BP-12.通过菌落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菌株BP-12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发酵液抑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菌株BP-12发酵液在40、50、60℃温度条件下、在p H 5~9的环境中,抑菌活性稳定,抑菌圈直径均能达到18.0 mm以上;同时,在紫外线照射6 h内,菌株BP-12发酵液可以保持稳定的抑菌效果.由此可以认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P-12是具有开发和应用潜力的细菌性果斑病生物防治菌株. 相似文献
20.
2017年5月从校园内健康孝顺竹叶分离纯化得到1株具有生防潜力的细菌BME17菌株.为研究BME17菌株的生防潜力,对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和细菌性条斑病菌RS105的平板抑菌活性以及水稻盆栽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材料.通过形态观察、理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测序对其进行鉴定.平板对峙法检测其对PXO99和RS105的拮抗作用,并对该菌的生防效果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ME17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平板上,内生菌BME17对PXO99的抑菌圈直径(D)/菌落直径(d)为2.18;而对RS105的抑菌效力比值为1.87.盆栽防治试验,内生菌BME17对PXO99引起的水稻白叶枯防治效果为43.06%;而对RS105引起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为24.32%.内生细菌BME17对水稻细菌病害表现出一定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