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音乐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是近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时代背景引发中西音乐美学思想的相互交汇与碰撞。文章以新音乐各个时期的音乐文化活动为着眼点,探究其产生碰撞的原因以及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被看成是"儒道合流"的文化,而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在儒道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老子的"大音希声"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根源性的论点,并对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1854年初版)是近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音乐美学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这篇著作在当时即受到资产阶级音乐界和哲学界许多人的重视,并引起了不断的争论。一直到现在,他的观点,在西方资产阶级音乐思想中还有相当大的影响。音乐美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在这领域里,有着各种疑难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解决。我们在这里仅就汉斯立克的“音乐的情感的表现”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比之前人及同时代人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基于怎样的哲学基础,是怎样发生、发展形成的,应如何确认他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地位呢?我们将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一番动态的考察,并将其作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以至整个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环节,置其于纵向的和横向的因果关系构成的座标图上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乐记》为代表的儒家音乐哲学美学思想和以《声无哀乐论》为代表的道家音乐哲学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哲学美学思想的两极。它们形成了中国古代二元对立的批评格局,这种格局对于扩充古代整体的音乐哲学美学思想的容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是在总结春秋以前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重要思想,成为古往今来无法替代的经典,在一定程度上,它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7.
满红  陆兴海 《科技资讯》2006,(8):131-133
1.演奏艺术美学思维的逻辑起点 演奏艺术美学属音乐艺术美学的一个分支。在古代,美学从属于哲学,只是到了近代,美学才从哲学中相对独立出来,但它仍然具有浓重的哲学母体的抽象思辨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深深地渗透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历代哲人的哲学—美学思想,为中国的古典译论及近代译论提供了思想来源。本文旨在初步探讨中国古典美学在理论形态、基本特征和艺术表现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及近代译论的投射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上半叶,欧洲音乐界被一种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浪漫主义思潮席卷,其代表人物有李斯特、瓦格纳、舒曼等人.他们似一群具有魔力的催眠大师,用那巨大的手掌和轻轻的絮语,将人们带到一个个温柔、芳馨的梦境。1854年,奥地利音乐学家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论文《论音乐的美——在乐美学的修改刍洲》的发表,犹如一阵狂风将人们从昏昏然之悠哉的温柔梦乡里无情地撕扯出来,投入狂风呼啸、肆虐的旷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一文当时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而且对欧美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刻影响?这主要是文章提出了音乐美学中带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秉承了我国传统的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巨大影响,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交融的产物,形成了如下的美学特征:“词情、曲情、声情相触合”的情感美学特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相交融”的创造性美学特征;“传统风格、时代气息相共存”的现代性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明末的琴艺术专著《溪山琴况》,在相当程度上总结了中国的琴美学。它所表达的有关琴艺术的美学思想,可以看作中国音乐美学的高峰。全文论述了24个范畴,为琴艺24种状况,重点论述了音乐的境界为和,琴艺的品格为清,琴艺的形象为丽。  相似文献   

12.
劳伦斯崇尚基于肉体与血液的人的自然本能——“性”,他把“性之美”的美学观贯穿于各部作品之中,通过重新调整男人和女人的关系,通过使性爱获得解放而变得健康,解脱当时的工业化社会。作品的大胆性描写,透露出崇尚自然美、崇尚原始美、崇尚肉体美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3.
科学趋同,艺术存异,正是艺术生命之所在,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对于现代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件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既取决于实际存在的客观因素,又取决于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进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时,要充分把握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树木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因素.树木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通过视觉、味觉、触觉、运动觉和心灵来感赏树木的各种美。园林造景中的树木配置要辩正统一地处理好自然与规则,对比与调和、平衡与动势、节奏与韵律、疏密与透漏、明朗与模糊、意境与主题等关系中的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美育是不可分割的,体育运动中包涵着体育美.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应该善于运用美的动作、美的旋律、美的造型来培养自身美的思想、美的心灵、美的行为,陶冶情操,发展心智,力求德、智、体、美在自身达到的平衡、完善,促使自己成为立足未来的世纪有竞争能力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6.
道家自然美学可分为两种内在构架不同的文论形态:无心自然文论与率性自然文论.这两大文论形态虽在表层的入思方式上有所不同,一个是在自然之美与审美机心的二元预设模式中申诉其文论理念,一个是在自然之性与文明桎梏的二元预设模式中切入其文论问题.统而观之,两者的终极思维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中国这块特定土地上的特殊文化产物,是一种高雅的生命活动.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长期积淀后在审美意识上的外在显现.这种美能否被参加太极拳运动或者观看太极拳表演的人所感知和欣赏,不仅要看被欣赏的对象是不是具有突出的美学特质,而且要看欣赏者是不是这种美的知音.即欣赏者和被欣赏者是一种双向交流、相互渗透、互为条件的主客之关系.  相似文献   

18.
合唱是集体的声乐表演艺术。它通过集体演唱来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刻画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作品思想感情,是旋律美、节奏美、复调美与和声美的高度综合。通过对音乐美的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和创造,使其陶冶人的情操,把思想升华到崇高的境界,从而使其具有完美的品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合唱艺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美育载体,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最具操作性的艺术形式。在素质教育中,合唱艺术激发学生创造力,合唱作品可使其体验审美情趣,合唱基本技能可以磨练学生自控力,合唱过程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可以说合唱艺术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埃德加.爱伦.坡在其诗歌创作中十分重视诗歌的音乐性。他认为诗歌和音乐的结合可以找到诗歌发展的最广阔的领域,并把诗歌定义为"用韵律构建的美"。本文通过分析其诗歌中的音乐特质,着重论述了他在诗歌创作中如何应用各种诗歌技巧来演绎他极为推崇的关于"死亡"和"美"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先锋作家的一员,余华小说因其独特的叙事和修辞艺术而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关学特征,即:寓言化特征、诗性质地、音乐的美感。同时,余华小说的修辞亦存在着误区,表现在:过度陌生化的偏颇及模式化之嫌;人物符号化带来抽象化的弊病;少数小说的修辞基本上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