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宁市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特点发生了巨大变化,两者之间的不协调客观存在,协调好两者关系必须以交通系统建设引导土地利用合理开发,确定好与交通系统相协调的城市空间布局战略,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模式,建立区域差别化的交通发展模式,协调好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定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已成为整合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规划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从"轮转式"互动及"模式"互动两方面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并从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注重城市土地的混合利用,推动TOD的土地开发模式以及注重高新技术的引入和利用等方面论述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的整体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论的复合系统理论,结合系统协调度的本质意义,构建了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复合系统的距离协调度模型,并依此提出一种定量评价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度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对南京都市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南京市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复合系统协调度呈凸曲线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郭丽娜  王友双 《山西科技》2006,(6):92-94,96
文章从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城市交通网络结构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出发,通过建立以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反馈关系模型,论述了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系统之间的协调反馈关系。  相似文献   

5.
天津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本文在对天津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交通基础设施空间配置与用地结构不协调、平面交通格局的扩展空间狭小及公交系统不健全是导致交通系统发展与城市用地扩张相互制约的主要症结,并进一步探讨了建立起二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模式,以及促进城市交通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贺奇  张大伟 《科技信息》2010,(27):377-378
目前,城市交通发展作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交通规划正在从单一的交通方面向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发展与路网覆盖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土地价格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本文以杭州市为例说明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影响模式,提出可供参考的杭州交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探索策略,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促进城市交通畅通和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陆童 《科技资讯》2011,(17):239-239
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任何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都要在交通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而交通规划也不能仅仅根据交通系统本身来制定,土地利用也深深地影响交通规划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协调好土地利用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各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实需求,探究如何促进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对土地利用转型与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遵义市为研究区,构建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两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和耦合协调模型探究遵义市2008—2017年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2008—2017年,遵义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耦合协调程度呈现出增长趋势,耦合协调关系经历两个阶段5个发展特征;协调发展类型由土地利用滞后型转变为社会经济滞后型。遵义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耦合协调关系较好,针对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强度低于土地利用强度的情况,建议合理地制定土地开发利用规划,注重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更好地提升土地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王司成 《科技资讯》2006,(29):60-60
本文通过我国机动化背景的分析,指出我国城市机动化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同时,针对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互动影响关系,还分析了高密度土地开发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影响着城市交通网络系统的布局和交通运力的调配。从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以及郊区化的角度探讨城市交通所受的影响。对近年来芜湖市主要土地开发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芜湖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银川市以私驾出行为主的交通模式引发了诸多的城市交通、生态等问题,低碳交通、绿色出行发展需求日益强烈.通过对银川市近5 a私驾出行比率、交通碳排放清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梳理研究,认为目前依靠单纯的城市空间外延增长、城市道路系统优化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加剧.提出从城市规划多尺度角度考量、构建银川市低碳交通系统空间配置模式.从城市空间规划战略、土地利用紧凑发展模式、土地混合利用、交通空间设计、构建多元化网络化城市交通系统和加强城市交通管控等方面探讨建设银川市低碳交通模式,从而促进城市低碳交通和绿色出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种新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下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出评价两者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该模型无需预先给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且能够识别出无效单元的成因及改进方向.利用模型对我国16个典型城市的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从而为我国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与土地利用系统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是建立城市可持续交通、综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该文首先对城市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与交通需求特性的关系及其动态演化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形态与交通系统的理想模式,指出实现合理的城市结构、高密度的土地利用和就业岗位与居住布局协调一致的用地形态,以及保留适当的绿地、公共空间至关重要。最后,提出了实现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一体化规划的核心内容、规划的层次划分、规划工作流程和互动反馈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市为样本区域,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构建了反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土地利用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在利用功效函数对轨道交通系统和土地利用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从时序角度通过综合发展指数和耦合协调度分析了上海市轨道交通-土地利用系统的协调性.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上海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土地利用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两系统耦合互动效应明显.同时,轨道交通-土地利用系统的时序变动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2000—2004年为失调阶段,轨道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系统协同效应不明显;2005—2006年为濒临阶段,两者协同效应开始显现;2007—2010年为协调阶段,两者互动效应逐步增强,但总体上两系统协调等级仍较低.  相似文献   

15.
慢行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以慢行交通系统为内容的专项规划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以空间型制、交通组织、土地利用、景观构成、行为体验和文化认同六大规划要素为出发点,对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进行逐项分析,则可对绿色生态城区的慢行系统规划与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贵阳市土地利用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效益状况和三效益之间的协调情况,以2003~2011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基础,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选取了共35个指标建立土地利用效益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协调度模型计算2003~2011年的协调度,并依据协调度划分标准,分析各年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贵阳市2003~2011年土地利用的三效益整体上均呈增加趋势,在2008年达到平衡状态,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性从不协调状态逐步发展为极大协调状态。贵阳市近年来在"生态文明"的带动下,不再只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增加,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利用效益的发展逐步走向协调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7.
多智能体技术是当前分布式人工智能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各自治智能体间的通讯、协调、合作来表达实际的复杂系统。交通系统是一个分布式、非线性、时变的随机系统,本文把多智能体技术应用于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中,为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陈冠宇  张婧 《科技信息》2009,(20):93-95
轨道交通有助于解决苏州城市交通与古城保护的矛盾,但是由于轨道交通自身的缺陷,使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一体规划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馈作用,分析了苏州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相互影响,并提出建设轨道交通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生态评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构成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的4个主要土地系统为基本单元,采用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析了每个土地系统的土地利用结构,并根据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地生产力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生态评价.论文讨论了多样性指数在土地利用评价中的生态学意义和流域上游土地利用与流域生态系统平衡的关系,提出了协调和改进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5):108-114
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选取中部地区的河南省为样本区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4—2018年河南省的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近年来逐步提升,两系统间互动明显,耦合度不断加深,耦合协调度也逐年提升,整体态势较好.总体上,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发展速度优于交通系统,但其入境和国内旅游业务都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交通发展的短板效应也对二者的耦合协调起一定制约作用.河南省应加快入境业务开发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完善空中交通网的布局,推动提升两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