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电石法氯乙烯生产合成转化控制及其问题,然后提出了电石法氯乙烯生产合成转化控制的一些优化策略,旨在促进电石法氯乙烯的环保生产、安全生产以及高效生产,为该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聚氯乙烯(PVC)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石油乙烯法和电石法。在电石法生产PVC过程中,氯乙烯精馏尾气中氯乙烯含量约7%~10%,乙炔含量约3%~5%,直接排放不仅产生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厂聚氯乙烯(PVC)生产流程中乙炔法合成氯乙烯的列管式反应器,基于传热系数的不同,建立了氯乙烯转化一维均相分段数学模型.用该模型计算了反应管内的温度分布和反应器出口的乙炔转化率,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有一定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催化剂效率及反应管内外传热效率对转化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工艺中汞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乙炔氢氯化反应是工业合成氯乙烯的重要化学反应过程。为寻找适用于氯乙烯生产中高活性的非汞催化剂,本文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浓HCl为溶剂,制备不同配比不同价态的Au催化剂,以解决在该反应中Au Cl/AC催化剂转化率低、失活快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条件为C2H2空速360 h-1、温度130℃、VHCl:VC2 H2=1.15时,Au Cl/AC活性较低,且失活较快。当加入第二组分Au Cl3或Au0后,随着加入量的增加,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当nAu Cl3∶nAu Cl=2∶1时,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最好。上述结果可为研制环境友好、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强、寿命长、易于处理的非汞催化剂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石渣水在次氯酸钠法净化乙炔气中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传统次氯酸法净化工艺以及电石湿法生产乙炔气工艺的特点,探讨了在生产实际中利用电石渣水代替碱液配制净化剂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6.
Au-K/C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制氯乙烯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过量溶液浸渍法制备了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Au-K/C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ET表征。分析结果表明,Au-K/C催化剂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中,通过考察温度、空速和反应物配比对Au-K/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得到了基于Au-K/C催化剂的乙炔氢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即:反应温度170℃,乙炔空速120 h-1,原料配比VHCl/VC2H2=1.10。在该条件下,对Au-K/C催化剂连续进行120 h的活性考察,结果显示催化剂活性无明显降低,乙炔转化率大于96.0%,氯乙烯选择性不低于99.5%。  相似文献   

7.
以电石渣为原料,采用盐酸对电石渣进行净化处理后,与碳酸钠进行复分解反应合成文石型碳酸钙晶须。研究了碳酸钙晶须合成过程中,不同的反应物浓度、滴加速度对碳酸钙晶须晶相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对合成的碳酸钙晶须的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检测及表征。结果表明,以pH=8酸洗处理后的电石渣可以制备出结构完整、尺寸均匀,长径比达30-60的文石型碳酸钙晶须。研究表明,制备碳酸钙晶须为电石渣二次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用氯化亚锡和稀土氯化物复合催化剂代替氯化汞合成氯乙烯单体,旨在探索其催化活性。实验证明,可以达到合成的目的最佳条件是:温度控制在150℃和乙炔空速为30一60米~s/米~3催化剂·小时,乙炔转化率最高可达100%,氯乙烯产率可高达90.66%。  相似文献   

9.
醋酸乙烯(VAc)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涂料、黏合剂、浆料、维纶、薄膜、皮革加工和制药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对VAc的合成工艺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合成路线为乙烯法和乙炔法.其中,乙烯法相对清洁,但具有催化剂成本过高和易失活的缺点.我国电石资源丰富,因此乙炔法更适合我国国情,但也存在爆炸安全隐患和催化剂活性低等缺点.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石渣制备球形碳酸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利用电石制乙炔的副产物电石渣资源,以电石渣为原料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球形碳酸钙,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溶液的pH值、电石渣的预处理方式、碳化反应温度、Ca2 浓度、CO2流量等对球形碳酸钙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石渣可直接与氯化铵反应,当pH>7时,合成的球形碳酸钙的纯度(质量分数)大于97%,白度大于98;合成球形碳酸钙的最佳碳化反应温度为10℃左右,碳化反应温度是影响球形碳酸钙形成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提高,球形碳酸钙的分散性变好,粒度变小;当反应溶液中Ca2 的浓度适当时(如0.08 mol/L),球形碳酸钙粒径较均匀,分散性好;利用电石渣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球形碳酸钙.  相似文献   

11.
乙炔法合成氯乙烯,国内普遍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理论上澄清固定床反应器中管径对反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献[1]专门报道过管径的理论问题,由于该文引证的数学模型过于简化,计算结果难以反映问题的全貌。本文用拟均相、活塞流二维模型的计算方法[2],在计算机上作了较全面的考察。考察的结果对不同管径的影响获得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一、反应乙炔气相水化制乙醛的方法多见于各国专利。其反应同乙炔液相水化法一样,至今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本法采用一支试管,既发生电石乙炔又同时让乙炔和水蒸汽一起与催化剂磷酸接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电石法PVC生产过程中氯乙烯压缩及精馏过程中系统自动排水的方法,通过工程改造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脱除氯乙烯压缩精馏过程中的游离水。  相似文献   

14.
聚氯乙烯(PVC)是使用最广泛的塑料制品之一,氯乙烯单体(VCM)被应用于合成聚氯乙烯。由于中国贫油、多煤的资源结构,乙炔氢氯化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氯乙烯单体。本研究以碳修饰的SBA-15型分子筛为载体制备1%Au Cl3/C-SBA-15催化剂,该催化剂对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180℃,体积空速为150h-1,HCl与C2H2的填充比为1.15。通过透射电镜、比表面积测试仪、傅里叶红外仪和拉曼光谱仪等对该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碳被成功地掺杂在SBA-15表面;碳层的存在明显提高了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且延长了催化寿命,1%Au Cl3/4C-SBA-15的乙炔转化率可以达到90%。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试法(BET)以及热重分析(TGA)分析催化剂的失活原因,结果表明Au3+被还原成AuO、金颗粒的团聚以及积碳是引起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对聚氯乙烯生产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其生产工艺变得越来越复杂,其中也凸显出氯乙烯的生产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生产企业的发展。对电石法氯乙烯工艺进行简单介绍,对氯乙烯生产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氯乙烯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研究,以期对于氯乙烯生产质量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电石湿法生产聚氯乙烯技术,按照环保技术要求和产业升级换代、吃干榨尽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思路,对湿法电石制乙炔电石渣浆中乙炔气的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年玉萍 《石河子科技》2015,(2):31-32,35
氯乙烯单体是我国化工生产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单体,但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氯乙烯单体中会含有较多的杂志,介绍了氯乙烯单体在生产过程中的纯度以及对单体中含有的乙炔气体、水、不挥发物、铁等各种杂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氯乙烯中杂质的含量测定的分析,能够对氯乙烯单体的生产及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PVC树脂,它是由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形成的。行业内一般将PVC树脂生产工艺依据氯乙烯单体的获得方法来区分。根据笔者工作情况,现就电石法生产PVC树脂的工艺流程、应用分析,市场前景做一粗浅介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过程中乙炔清净废水产生的原因、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目前国内多种废水回收处理方式,总结出几种较为先进的回收处理工艺,并对乙炔清净废水回收技术的相关经济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文民  石蕾 《科技信息》2013,(5):445-445,479
<正>1聚氯乙烯行业发展现状聚氯乙烯行业在我国石化产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聚氯乙烯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化学建材等重要领域。聚氯乙烯生产有乙烯和乙炔原料路线两种,由于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结构,电石乙炔原料路线生产聚氯乙烯在我国占聚氯乙烯总产量80%左右,居主导地位。从2007年到2012年,我国聚氯乙烯总产量由971上升到1295万吨,增长了33%,其中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总产量由700万吨上升到987万吨,增长了41%;2012年我国产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企业73家,产能为1897.5万吨/年,预计产量103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