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砷酸性废水除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高砷酸性废水经处理后能达标排放,且不产生二次污染,需要进行分步处理.对高含砷废水(砷含量为10000mg/L左右)采用分步、催化氧化后絮凝沉淀的处理方法.一步处理:采用石灰乳,调pH=3~4去除SO4^2-;二步处理:采用NaOH溶液使pH=9~10,回收重金属;三步处理:加入催化剂—活性炭和Fe^2+通入空气氧化,使溶液中的As(Ⅲ)和Fe^2+氧化成As(V)和Fe^3+,然后用石灰乳控制pH=6~9,使高价砷酸根与Fe^3+生成难溶的FeAsO4沉淀.经过上述处理后溶液中的砷小于0.5mg/L,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砷酸性废水除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高砷酸性废水经处理后能达标排放,且不产生二次污染,需要进行分步处理.对高含砷废水(砷含量为10000mg/L左右)采用分步、催化氧化后絮凝沉淀的处理方法.一步处理:采用石灰乳,调pH=3~4去除SO42-;二步处理:采用NaOH溶液使pH=9~10,回收重金属;三步处理:加入催化剂—活性炭和Fe2 通入空气氧化,使溶液中的As(Ⅲ)和Fe2 氧化成As(Ⅴ)和Fe3 ,然后用石灰乳控制pH=6~9,使高价砷酸根与Fe3 生成难溶的FeAsO4沉淀.经过上述处理后溶液中的砷小于0.5mg/L,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处理酸性煤矿废水的机理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酸性煤矿废水的形成及水质特点,阐述了人工湿地的处理机理,提出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酸性煤矿废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阳泉市山底河流域煤矿酸性废水的特点配制了低pH值、高Fe2+和Mn2+质量浓度的煤矿酸性废水,利用碳钢渣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了碳钢渣对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并且着重探讨了去除机理。结果表明:碳钢渣对Fe2+去除率最高可达98.72%,对Mn2+的去除率最高仅为39.79%;处理煤矿酸性废水后碳钢渣表面生成了新物质Fe(OH)3,但没有生成含Mn的新物质,证明碳钢渣对Fe2+的去除以化学反应为主,对Mn2+的去除以吸附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5.
酸性煤矿废水具有高Fe、Mn离子浓度及低p H的特点,对环境危害极大。钢渣呈碱性并具有吸附性,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堆积现象严重。本研究利用钢渣处理酸性煤矿废水,并对钢渣进行浸出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钢渣处理酸性煤矿废水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无大量金属离子析出,钢渣能够将酸性煤矿废水中的Fe、Mn离子完全去除,且在10 h三组实验组的p H均提升到5~6。利用钢渣处理酸性矿山废水是可行的,但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应考虑到前期Mn离子的溶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煤矿酸性废水(AMD)治理的方法,重点总结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酸性废水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如何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高砷烟尘酸性氧化浸出砷和锌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酸性氧化浸出工艺对某冶炼厂高砷烟尘进行湿法浸出砷、锌的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浸出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pH值为2的稀硫酸溶液,在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105min、液固体积质量比10∶1、H2O2添加量1.75mL/g(烟灰)、搅拌速度705r/min的条件下,砷、锌浸出率分别达到78.25%和85.42%。  相似文献   

8.
一体化净水器处理煤矿高悬浮物酸性污水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体化净水器处理煤矿高悬浮物酸性矿坑污水的工艺,并对其处理机理、技术经济指标、处理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众多优点,对于煤矿污水处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敞口反应器进行试验,分别模拟在不同深度、微生物接种量、pH值、温度和初始SO42-浓度条件下,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环境条件及硫酸根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以探讨利用天然排水矿坑作为反应器,通过投加适量微生物以及所需要的碳源等来修复煤矿酸性废水的可行性.该课题旨在寻求降低煤矿酸性废水处理成本且更易于实际应用的方法和技术,并为项目的后续试验提供依据和参数.  相似文献   

10.
脱硫酸菌去除煤矿酸性废水中硫酸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时代不同成因天然黄土中的脱硫酸菌去除煤矿酸性废水中的硫酸根,以葡萄糖作碳源,探讨了加不同量碳源情况下硫酸根的最高去除率,并对重碳酸根和pH值的变化作定量测定,研究了脱硫酸菌的几种影响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自然界黄土中的脱硫酸菌来去除硫酸根的思路可行,向黄土中投加碳源,黄土中的天然脱硫酸菌去除硫酸根最大去除率可达81.9%。马兰黄土中脱硫酸菌对硫酸根的最高去除率要高于离石黄土,马兰黄土加1 200 mg/L葡萄糖时对硫酸根去除效果最好,最大去除率为81.9%;离石黄土加800 mg/L葡萄糖时对硫酸根去除效果最好,最大去除率为73.6%。  相似文献   

11.
佘春 《太原科技》2006,(12):54-56
针对大同矿区石炭系煤层矿井水防治的重要性,从地表水防治、上部采空区积水防治、同层采空区积水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石炭系煤层矿井水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黔西南高砷煤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研、采集代表性样品作相关分析测试、综合研究等手段重点从黔西南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峨眉地幔岩浆活动——峨眉山玄武岩浆喷发带来成矿物质、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形成晚二叠世黔西南岩相古地理格局、燕山期峨眉地幔热柱活动成就高砷煤的形成等方面认识、分析黔西南高砷煤的形成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煤中砷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燃煤是大气中As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同地区、不同成煤期、不同成煤环境煤中As的含量差异较大.中国煤中As的平均含量高于世界煤中As的平均值,而低于美国煤.中国燃煤As污染比较严重.本文系统分析了煤中As的含量、分布特征、赋存形态、迁移转化规律、燃煤As排放的控制技术及其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兰安平  陈朝玉 《科技信息》2010,(25):353-354,336
本文从黔西南高砷煤砷富集的过程进行了热液循环系统方面的研究.峨眉山玄武岩高含砷地质体为煤中的砷提供了物质来源.黔西南研究区厚实的上覆地层辅以峨眉山玄武岩引起的地温梯度增温为形成高砷煤热液循环系统提供了热动力来源,断裂构造发育的地质条件为液体循环提供了良好的通道.热液循环系统把形成高砷煤的个主要因子联系起来研究,可找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河道尾砂富集分离形成的高砷尾砂进行脱砷处理,使之达到高炉冶炼的要求。【方法】在前期氧化焙烧脱砷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煤基还原焙烧工艺和气基还原焙烧工艺对含砷量为0.47%的河道尾砂氧化焙烧渣进行脱砷试验。考察焙烧温度、时间、还原气氛CO/(CO+CO_2)和空气流速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脱砷效果的影响。【结果】气基还原焙烧的脱砷效果优于煤基还原焙烧。气基还原焙烧的适宜条件: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约30min、CO/(CO+CO_2)浓度20%、气体流量0.5m3/h;在适宜的气基还原焙烧条件下,焙烧尾砂中砷的含量可降至0.058%,脱砷率达87.66%。【结论】经气基还原焙烧工艺得到的河道尾砂还原焙烧渣能满足高炉炼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长城窝堡井田煤中砷的含量和赋存状态的研究得出:研究区煤中砷含量较高,算术平均含量高达95.5 mg/kg,远高于中国煤中砷的含量;砷与灰分之间关系不明显,砷主要赋存在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中,有机硫是导致煤中有机结合态砷存在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王村矿的水情水害实例,分析了水害形成原因,探讨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贵州盘县煤矸石及其风化土壤中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冷原子荧光测定方法对贵州盘县新鲜煤矸石、不同风化程度的煤矸石中汞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新鲜煤矸石中汞平均含量为0.137±0.076μg/g,没有表现异常富集。不同风化程度的煤矸石土壤汞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平均含量为0.154±0.056μg/g,略高于土壤背景值。但在自燃过的煤矸石风化土壤中汞却表现为异常富集,其含量高达1.980μg/g,为当地背景土壤汞浓度的22倍。  相似文献   

19.
煤中痕量砷和汞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连续化学浸提法对煤进行四次浸提,根据不同形态砷、汞的溶解度,将煤中砷、汞分为可交换态、硫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砷在煤中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存在,汞在煤中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不同煤种中砷、汞的各种形态的含量分布是不同的.将煤按不同密度分级后,分别测定了各级煤粉中砷、汞含量.砷、汞在密度较大的煤中含量较大,说明砷、汞主要存在于煤中的矿物质中.  相似文献   

20.
煤矿矿井排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煤矿井下排水的现状,探讨了煤矿井下排水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阐明了矿井排水资源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