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世界》2008,(6):86-89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什么是迷信?科学因何有别于宗教、迷信,宗教与迷信又是如何区别?人类是否离不开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心理需求吗?为什么学科学的人居然会追随邪教?所有这些问题,令我们困惑不已。本刊对中国反邪教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从事了大半辈子科学史研究的王渝生先生进行了采访,请他从科学文化的角度解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的宗教,即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也获得了一定的拓展空间,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宗教的历史发展过程入手,对宗教与迷信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及其存在的社会文化基础加以了分析,并就我国政府对待宗教和迷信的鲜明态度,提出了我们对待宗教与迷信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地区不同、斗争目标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致使两者选用了不同的宗教迷信。分析这一问题,有利于认识和了解宗教迷信的本质和社会作用及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力,以便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宗教迷信。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地区不同、斗争目标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致使两者选用了不同的宗教迷信.分析这一问题,有利于认识和了解宗教迷信的本质和社会作用及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力,以便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宗教迷信.  相似文献   

5.
肖岭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125-128
迷信禁忌是与一个国家的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化特色和宗教特色。了解一个国家的迷信禁忌对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风俗很有好处。通过对比中西迷信禁忌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化并不是对持性的,而是互补性的、包容性的、相互转移性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世界》2010,(9):88-89
人为什么会迷信?人为什么会笃信宗教?宗教和迷信的区分点又在哪里?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有人说需要宗教信仰给人以精神上的关爱和指引,这样的说法是否有道理?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的杜继文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略论信仰     
一在我们的同志中,至今有怕谈信仰的,似乎信仰就是宗教,就是迷信。如果简略考察一下信仰的历史,这种担心不是毫无根据的。在原始社会,信仰是可以与迷信直接划等号的。迷信的形式和表现不胜枚举,其共同之处则是表现了原始人类对威胁自身存在的种种自然现象,诸如闪电、雷鸣、地震、月蚀等等的恐怖敬畏以及企图求得因果解释的朦胧愿望。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信仰主要以宗教的形式出现。但两者作为迷信,并  相似文献   

8.
近代启蒙讨论的关键问题,就是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启蒙出于反对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的目的,提出了对信仰观念的批判,但是由于启蒙没有真正理解信仰,因此它把宗教迷信与信仰相混同。黑格尔从理性主义出发对启蒙信仰观念进行了辩证性批判。  相似文献   

9.
洪秀全利用上帝教借以发动组织农民起义。作为一种宗教迷信 ,上帝教的消极作用是明显的、严重的 ,其一神论的教义不利于吸引更广泛的阶层加入反清斗争行列 ;其迷信方式成为领导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其迷信信仰使领导人脱离现实、脱离群众、思想僵化。宗教迷信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洪秀全利用上帝教借以发动组织农民起义。作为一种宗教迷信,上帝教的消极作用是明显的、严重的,其一神论的教义不利于吸引更广泛的阶层加入反清斗争行列;其迷信方式成为领导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其迷信信仰使领导人脱离现实、脱离群众、思想僵化。宗教迷信是导主平天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科学与迷信的斗争,几乎可以说科学是在与迷信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凡属迷信的东西一旦以宗教的形式出现就更顽固,对科学发展的阻力就更大.宗教是社会的产物.它对教徒具有强大的心理影响和社会压力.古代基督教社会里,似乎大家都要相信有个至高无上的、全知全能的上帝,是他创造了宇宙、万物和人.据《圣经》讲,上帝用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先造了个男人亚当,又从他身上取下一条肋骨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历史上,16世纪之前,宗教和迷信占据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17世纪,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直到19世纪,一些科学家才开始对宗教表现敌意。面对科学与宗教并存的现实,人类该何去何从?伊安.巴伯的著作《当科学遇到宗教》一书对此文化现象作了细分。  相似文献   

13.
认清宗教与迷信的区别,关系到"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之大是大非问题.两者既有本身概念、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行为结果的区别;又有态度不同、目的不同、关切不同的区别.为了反对迷信邪教,必须增强全民宗教文化素养,有意识地进行宗教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宗教迷信是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中的一股主流。其中汇聚了形形色色的神拜活动。这些神拜迷信活动与古代不少民间体育活动有紧密的关系,而这一点在明朝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王景飞 《凉山大学学报》2001,3(2):117-119,122
语言植根于文化,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英语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英语成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本文从历史、语用心理、民俗、文学、宗教或迷信观念、民族偏见和科学发展等方面对此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世宗虽以其治国方略开创清朝初兴局面,但在位时却大兴符瑞迷信.这是其补偿自卑心理,巩固皇权、宣扬忠君、强化统治、培植党羽、整治异己、对臣民进行教化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与一般宗教迷信活动不同,他带有鲜明的对代性、政治性和社会性.世宗的崇尚作为对整个封建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南阳汉画中的逐疫升仙画像极具地域性特色,逐疫与升仙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密切相关联,前者为手段,后者是目的。二者共同担负着驱除邪恶、引领升仙的神圣使命,而透过迷信的宗教外表,画像中蕴含着一种对生命永恒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中的"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可谓对宗教的保护,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等罪名则可以说是对宗教的规制.实证研究表明,前者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得不多,而后者则适用得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孙子唯物天道观和无神论的思想渊源是春秋时期怀疑、否定天命鬼神等宗教迷信的进步思潮,孙子的唯物论和辩证智慧的思想渊源分别是古老而在春秋时期又大放异彩的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因此.本文认为不能过分夸大孙子在军事哲学方面的远见卓识和独创精神。  相似文献   

20.
肖良 《科技信息》2009,(13):25-25
当前农村宗教活动较以往活跃,具有隐蔽性、功利性、“不自由”、宗教信仰和迷信观念相互参杂的特点。其成因包括基层社会信仰缺位、基层组织功能缺失和文化教育落后等。加强对农村宗教活动的引导和管理需要从加强无神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基础教育,完善基层组织及其工作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