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目前所处的时期和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根本宗旨和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要从理论前提、组织前提、执政方式方法、执政效果几方面入手,狠抓执政能力建设,抓出成效,以长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个执政党的事业能否取得成功,最终取决于它自身的执政能力。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坚持不懈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重要议题,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政治上的清醒和理论上的自觉,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执政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和执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创建和领导的民主政权形式,“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实践,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一次重要实验,为中国共产党今天的民主执政积累了历史经验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在不同时期特点不同。政治领导层的执政理念、权威、政治文化传统、知识结构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对此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曾小锋 《科技信息》2012,(12):21-21
中央苏区时期,党建立广泛的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党的基层建设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对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对赢得抗战胜利、取得群众支持和促进党的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术界关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专题研究相当薄弱。该书视角新颖,拓展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的内容;路径独特,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的理论;见解独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川陕苏区作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其政权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局部执政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实践执掌政权的重要基地,为中国共产党掌握治国安邦的本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深入研究川陕苏区政权建设的特征、成就和局限,对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条件下的执政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巩固、发展的历史,就必须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向全党明确提出要努力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的历史任务。因此,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对搞好党的建设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从五个方面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9.
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执政的理论前提。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是政党获得执政合法性的重要资源,是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创新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政治学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理论和时间两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当的执政理念创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是现代政治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可以从执政地位的获得、执政后的政绩、法律地位等方面进行评价。中国不适宜搞多党制,不适宜搞西方的所谓大民主。在新的形势下,应从思想认同、制度认同、利益认同上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掌握和领导国家政权40多年来,坚持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从根本上保证了在中国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执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反腐防变,保持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不改变性质,不改变颜色、不改变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建党90周年是见证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辉煌时刻,同时也是提升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契机,本文从建党90周年的历史经验、建党90周年的执政能力建设、建党90周年对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三个方面展开,文章认为建党90周年对党执政能力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结构、继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勇敢地迎接新考验、新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学习和领会《决定》精神的过程中,笔者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具有技术规定性和价值规定性,而且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有效驾驭、控制和运用国家政权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技术规定性,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追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价值规定性。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价值规定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内在本质规定性。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价值规定性决定了执政能力提升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理论层面对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研究有些薄弱,实践层面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也出现了弱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承担政治功能是其重要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严密性的要求,是党的基层组织分布广泛性的要求,是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本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新形势、新任务、新条件下,要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就必须转变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  相似文献   

17.
深入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执政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基本问题的思考。他在总结共产党局部执政经验的基础上,对共产党执政基本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包括党的执政任务问题、执政方式问题、执政安全问题等。这些理论成果为共产党全国范围内执政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9.
执政能力是政党执政的基础性资源,在政治学意义上有着丰富的意蕴。增强执政能力,保持执政的有效性、合法性和稳定性是执政党的最高政治诉求。从政治学的视角,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执政合法性基础、整合多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政治发展和实现政治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执政的有效性和价值取向的合理性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