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族"是个类后缀。类后缀"一族"在发展中存在着逆向语法化现象。"一族"逆向语法化的过程是由类后缀独立为词,再由词发展为短语。"一族"的逆向语法化是由于语言内部动因所致,并以适合汉语词汇语法系统的形式和语义为条件。  相似文献   

2.
外来词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汉语外来词的词缀化现象成为新时期汉语的语言发展特点之一。笔者通过考察现代汉语外来词的词缀化现象,重点分析了外来词词缀的构词能力与词缀化程度及其发展的动因,目的是促进外来类词缀的健康发展,并为现代汉语"词缀化"的研究提供实践数据。  相似文献   

3.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已有的母语知识毫无疑问会影响其外语学习。母语的思维习惯,语言形式,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体现在外语学习上,就会形成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作为母语的汉语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极大的影响了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向学生分析对比英汉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加强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克服汉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4.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已有的母语知识毫无疑问会影响其外语学习.母语的思维习惯,语言形式,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体现在外语学习上,就会形成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作为母语的汉语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极大的影响了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向学生分析对比英汉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加强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克服汉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描写了汉语和韩语对话结构和叙述结构中句子主语的省略现象,发现虽然汉语比英语更少使用主语,但却比韩语更多使用主语,尤其是在对话结构中。叙述结构中汉语相邻句中的动词谓语如果不具并列承接性或不具同类性,主语不能省略。相反韩语更多地省略句子主语,尤其是在对话结构中。文章由此推测,汉语和韩语分别属于"主体"和"客体"为中心的语言,准确地说,"主体中心"和"客体中心"之间存在一个连续性,汉语是偏向"主体中心"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夏黎红 《科技信息》2009,(30):119-120
现代汉语中"的"字结构的省略现象较为常见,对其语法原理与使用规则语言学家也做过深入研究。但对于英语语言中"的"字结构,即定中结构的省略形式,由于其使用上相对明确而具体,相关研究显得较为缺乏。本文借用汉语言中对"的"字结构的功能性研究,即其"领属性"、"同一性"及"说明事物的属性"这三个方面对"的"字结构在英文环境下的省略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探究其语法规律。  相似文献   

7.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一种语言的方方面面.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形成了非形态语言的汉语,思维方式影响着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诸要素,思维方式成就了汉语完整的语言面貌.  相似文献   

8.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一种语言的方方面面。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形成了非形态语言的汉语,思维方式影响着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诸要素,思维方式成就了汉语完整的语言面貌。  相似文献   

9.
邱晓玲 《科技资讯》2012,(21):230-230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声音(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部分构成,语言在实现交际功能时,正是它的三个构成部分的综合应用。不同的语言结构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汉语和印欧语不同的语言特性,反映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李红英 《科技信息》2012,(13):229-229,173
划定汉语双宾结构不能只依据外在的语言序列形式,要从句法的角度分析得出典型双宾语句的特点。然后遵照"一致化"原则,将与之有共同句法特点的NP1-V-NP2-NP3的语言序列归入双宾结构。通过研究发现,真正的汉语双宾结构客体的转移方向也是右向的,这就与英语双宾结构具有了共同的语法意义,体现出了汉英双宾结构的语言共性。  相似文献   

11.
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环式与线性"、"整体与分析"、"感性与理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源自中英文化形态、民族心理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不同,这种差异也导致中英语言在语句、结构、词义上的不同。为此,要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在英语语言认知中应注意其文化性、本源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被动句皆分为结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两类.从某种意义上讲,汉语的“被“字式结构被动句是舶来品,不属于中国语言的原创文化,不能如实反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而英语结构被动句的推广和流行原本是18世纪一些英语语法家的“理性规定“,同样不能如实反映广大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但是,汉语对于意义被动句的青睐和英语对于结构被动句的钟爱,仍然体现了英汉民族迥异的文化观和语用观.  相似文献   

13.
庞倩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1):68-69,67
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由于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造就了迥异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促成了语言结构上的不同。本文以汉译英中产生的中式英语为研究对象,将其分类归纳,解析出该语言形式背后的英汉民族间的思维差异因素。  相似文献   

14.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与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息息相关,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紧密相连。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对英、汉语中的"猪"和"狗"进行图式映射析比,从中发现其意象图式结构能从始源域分别被投射到目标域之上,使得我们能够认识周边更加复杂的事物。研究结果表明:许多抽象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15.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文章对动宾式和并列式离合词的扩展形式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分析了这两类离合词的扩展形式的特点,认为动宾式和并列式离合词的扩展形式不同于典型的动宾结构,在中文信息处理系统中,应该建立离合词词库,对离合词的扩展形式做出专门的符号标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广义的文化修辞学角度,探讨了现代汉语名词对"有界"事物的表达。针对汉语的个体名词有一部分的所指是"同质"事物的事实,认为汉语的个体名词所指事物的"有界"与"无界"性质不适合用"同质"与"异质"标准来区分,但可以靠个体量词对事物空间外形的"定型"特征来区分,并认为对现代汉语名词所指事物的"有界"与"无界"性质判断,更适合采取事物的外形是否"定型"的"定形"标准。这种"定形"标准能充分反映出汉语名词特有的形式标签"量词"所具有的表形特征与汉语名词特有的个体量词这一形式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汉语的名词是属于所指事物在汉语社会的认知中"外形突显"的事物类型;同时,这种"定形"标准与有可数与不可数名词之分的语言所适合采取的"同质/异质"这样的"定性"标准,具有语言类型学意义上的互补性。文章认为,汉语名词所表现出的在事物空间"有界"、"无界"方面偏向外形的认知特征,反映的其实是汉语社会对事物的概念思维判断上的"具象性"文化特征;这种来自语义范畴这个语言最底层也是最终决定性方面的反映,较之语言的其他层面诸如文字、词汇、句法结构等,更具有深层隐秘性与真实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朴丽莉  南成玉 《科技资讯》2012,(11):223-223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随处可见由颜色词参与构成的合成词(派生词和复合词)。复合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合成一个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中。因此本文把英语颜色词"red"和汉语颜色词"红"构词的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red"和"红"构成的复合词外部结构形式,试图发现英语"red"和汉语"红"作为基本颜色词在与其他构词成分复合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规律,尝试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8.
李玉华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4):101-102,109
汉语动宾结构的原型在日语中呈现"相对自动词句"、"降格被动句"、"相对自动词使役句"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从两者间的对译差异可以清晰看出汉日语言对事件的识解方式是根本相异的,即汉语是以客观识解为主的语言,而日语则是以主观识解为主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本文着重从汉语的造字语义、词汇组合、修辞手法和日常称谓等方面对语言中存在的性别偏见现象加以分析,并进一步揭示出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其中一个就是汉语的有灵句式特征和英语的无灵句式特征显著差别。英语无灵主语句是英语书面语中常见的一种典型句型和独特语言现象。本文探究和分析了英汉有无灵句的形成原因,语用特征。这有助于英语言学习者认识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倾向的差异,从而在语言学习中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