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题的解答过程,就是命题的转化过程,每个命题的转化都有多个不同的转化方向和路线.因此,探索和选定最佳的转化方向和路线,就成了解题的关键.策略思想在数学学习、数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从实际例子出发,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同时注重数学的应用,让学生看到数学的力量,并且注重数学语言和普通语言的转化,这样能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妁核心。对此首先要掌握数学思想及方法,其次要注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题的解答过程,就是命题的转化过程,每个命题的转化都有多个不同的转化方向和路线。因此,探索和选定最优的转化方向和路线,就成了解题的关键。策略思想在数学学习,数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对学生数学认知的构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动手对数学经验的转化,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素养的形成等几方面作了论述,希望对动手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把辩证思想渗透到教学中,注意矛盾的转化,特殊和一般相结合,形和数的统一。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数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计算机领域中的程序设计,提出了数学思维方法来理解程序设计以及数学思维与计算机语言的关系,并通过一些实例来理解数学思维在程序设计中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饶兴国 《遵义科技》2007,35(2):59-60
美国心里学家布鲁纳有句名言:“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在平时的教学中问题不只满足于解出了事。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扩宽思维发展,培养能力,深化智力的功能,寻求学生巩固知识,活用知识,发展知识的过程,运用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转化思维方式,选择不同的转化依据和转化途径解决同一数学问题对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对多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以及培养学生思维多向性、深刻性与创造性是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民俗数学与数学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指明了“民俗数学”研究的两个不同方向,即关于数学的人类文化学研究,以及“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对立与转化。其次,通过对后一方向上若干研究工作的具体介绍,作者又突出强调了以下几个对于数学教育有着特别重要意义的问题,即数学教育与“文化冲突”,“日常数学”的特征及其局限性,如何更好地实现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和学习方法的不当,造成了初中数学学困生普遍存在这一现象,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必要的策略尽早帮助学困生实现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11.
王彩红 《科技资讯》2006,(9):145-145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少学生怕上数学课,讨厌数学考试,随之产生了一些数学“差生”,我们也习惯称之为数学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化后进生,是我们数学教师无法回避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从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走出来,使技工数学教学的奇异性、抽象性得以演化,转化为简单性和实用性,呈现出“数形的线条美”并逐渐彰显数学学习过程在生活中的广泛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从五种角度说明转化意识在解数学题中的积极作用,是数学教学中应予以关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大众数学教育功能与评价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认为数学教育应从升学数学向大众数学方向转化,并提出了大众数学应发挥的功能和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是数学解题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量例题,论述了转化思维、类比归纳思维、以退求进思维、求异创新思维等数学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具体教学实例,分析了在教学中如何将符号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或图像语言、将图像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学教学中若干例题特征的观察、分析,条件的适当转化,说明了如何巧解妙证一些数学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对数学作业评语的技巧进行了研究.阐明了适人、适时、适度写出作业评语,能够使差等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等生发展,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建模与大学生素质之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建模作为一门新兴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它对于促进知识的综合、吸收新兴学科的知识、促进大学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