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律是中华法系的代表,唐律在完成后不仅对此后中国的法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给隔海相望的日本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唐律的形式、内容、基本精神等几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其究竟对古代日本律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律是中华法系的代表,唐律在完成后不仅对此后中国的法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给隔海相望的日本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唐律的形式、内容、基本精神等几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其究竟对古代日本律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家族法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是中国古代民间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法与国家法共同构成中华法系的完整部分。家族法经过了起步、发展、辉煌、衰退阶段。对家族法的研究无论是对于探讨中国古代法制和法文化,还是对于我国现代法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华法系源远流长,自商至清历阅数千载而超然独立,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法制之一,并曾强烈地影响过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法律文化。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与世界的大变动中,经过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而至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古老的中华法系才玉碎瓦解,让位于所谓“泰西”法制,中国古代法制跨入了近代历史。 近现代的法律改革是各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各国法制史的关键一页。这一页对东方各国尤为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该国的发展前途。中国法律近代化变革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对此,专家已多有宏论,无须赘述。除此而外,包括中国在内的近世各国法律变革,无一不奉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学说为圭臬,以西方法律缺席为范式,这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但是,对基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中国近代法律变革的特点,却鲜有论者,或有涉及,亦多限于政治评判而少学理分析。然而,对中国近代法律变革特点及其根蒂的探究,其意义决不仅限于对中国法制史的深入诠释,它对我们今天现代化法制建设亦必定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5.
古都长安是中国“七大古都”之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历史舞台的中心长达千年之久。以此为重心上溯或下证,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乃至发现创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对世界历史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在构建着自身在世界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橄榄是古代地中海世界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希腊文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自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学者开始重视关于希腊橄榄的研究,在橄榄种植、加工以及橄榄对古代希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研究不平衡、同类重复、研究面窄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传统心理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光磊 《菏泽师专学报》2004,26(3):64-68,79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常识心理学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学宝藏。其宝藏不仅是东方或亚洲传统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世界心理学的重要根源之一。中国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不仅会加深理解我国文化中独具的心理生活,而且还会提供特殊的理论阐释和思考方式。因此,我们应该挖掘中国古代心理学宝藏,积极探讨传统心理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弘扬中国传统文明,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中国化的心理健康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段俊平 《科技智囊》2013,(11):44-48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着东方甚至整个世界,兵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住数千年来连绵不断的军事、政治斗争中不断地发展变化,至今仍保持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对战争决策、指挥、统筹及其规律方面的理性认识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山西为大一统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其发展随着王朝的治乱而兴衰。这一时期的礼法思想和礼法实践在中国古代礼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礼与法从秦朝的相对分离、对立逐渐演变为汉代的融合、协调,此后礼法结合成为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政治法律传统和社会控制模式,也成为中华法系的主要特征之一。山西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传统的形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自首制度一向被认为是中华法系所特有的刑法制度。自首制度在我国古代刑法中有一个漫长而持续的发展历程,《唐律》中对自首制度的规定具有典型性,自首制度在明清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古代刑法中的自首制度在自首主体、时间与对象、内容、对特别情况的规定、不适用自首的犯罪等几个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建立判例指导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例在普通法法系国家中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渊源,是法律的表现形式;民法法系国家一般不承认判例的约束力,但在法律实践中判例法实际存在。受两大法系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的影响,我国案例指导出现了判例化的倾向。鉴于我国制定法的局限性,建立判例指导制度已经非常必要,它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但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藏族天文历算既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自然科学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藏族传统文化分为大五明和小五明,天文历算是小五明中算学的一部分。文章主要论述了藏族天文历算中五行、八卦、干支与十二生肖纪年法、二十七宿与十二宫、九九乘法口诀表等,分析了汉族古代历法对藏族天文历算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书院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对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岭南书院兴盛于明,在晚清达到高潮,它极有助于古代岭南地区文化的普及和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旅游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儒家的比德观,道家的天人合一观,魏晋文人爱山水的时尚,自唐以降人们对江山之助说的丰富与完善。孔子与庄子的意义在于发明,魏晋以后文人的意义在于发展,其合力形成了中国士大夫的一种共识:山水世界是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特殊的价值与魅力,它既能产生美的愉悦,又具有不可替代的道德功能。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哪一种文化如中国古代文化这样将人与自然界融合得如此亲近。在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诸因素中居于主流地位的或具有规范意义的文化是士大夫文化,正是士大夫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契合的执着追求,使中国人最虔诚地接纳山水世界进入人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领先世界达千年之久。但近代科技革命未能在中国发生。省察历史的症结须从文化自身的特点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入手。中国古代科技具有直观经验性、实用性和整体性等特点,由此折射出的早熟与先天不足导致了中国近代科技的滞后。“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国人封闭保守、自我满足的文化心理,政治伦理型文化等也是造成中国传统科技文化滞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汉王朝作为第一个公开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王朝,运用政治、文化、教育、法律等手段,强化了以孝为核心的封建伦常的地位,从此以后,孝不仅成为支撑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支柱,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发挥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使孝的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世界,积淀成民族的文化心理,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她积淀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情感和智慧,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其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是值得我们深深品味。  相似文献   

18.
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疑古思潮,对现代史学研究影响颇大,但疑古思潮的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问题是文化建设方面不足,造成了古代历史的很多空白,对古代典籍搞了很多“冤假错案”,极需反思。“走出疑古时代”,重建古代历史系统,是目前史学界的共识。由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主编的《疑古思潮回顾与前瞻》是应运而生的一部学术力作。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封建王朝为中心而建立的古代东亚国际关系体系,是古代世界从东方到西方,不同时期,不同的区域性国家关系体系中发育程度较高,影响较大的一个,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明史上最为源远流长的一个国际关系体系。这个体系随中国封建王朝的出现而形成,发展而发展,衰落而崩溃。  相似文献   

20.
 印刷电子是基于印刷原理制备的电子器件和产品。众所周知,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它们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将印刷技术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制造,开拓印刷电子的新时代,是古代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完美融合,给炎皇子孙提供了一次得天独厚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