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载体对草酸二甲酯加氢铜基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为基础,研究了二氧化硅载体对铜基催化剂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催化剂分别以气相硅溶胶、硅胶、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wCu=0.20),分别记为CS1、CS2、CS3,催化剂的活性从CS3、CS2到CS1依次增加。XRD测试物相结构表明:氧化态CS2和CS3中存在CuO晶相,而氧化态CS1中活性组分呈无定形分布。还原态催化剂的XRD测试表明催化剂中有Cu2O和Cu0存在,且Cu2O/Cu0的比例按CS3、CS2、CS1顺序增加,XPS分析证实了3个催化剂表面Cu2O/Cu0的比例有相应的变化趋势。这说明Cu2O和Cu0与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活性相关,提高Cu2O的含量,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赵晖 《科技资讯》2015,13(4):90
草酸二甲酯特有的气相加氢,带有高层级的活性特性。采纳共沉淀法,制备出来的沉淀剂,带有不同特性的规格。组合范畴内的催化剂、拟定好的反应条件,都对合成特性的乙二醇,凸显了明晰的性能影响。采纳特有的吸附流程、接续的脱附流程,表征了制备出来的催化剂特性。查验得来的数值表征着:草酸二甲酯特有的加氢反应,密切关联着铜离子特有的活性状态。若能拓展原有的表面积,则能添加活性。气相催化得来的乙二醇,草酸二甲酯这一原料特有的转化率,能够超出97%;乙二醇表征着的选择特性,会高达85%;制备成的催化剂,凸显了最优的稳定特性。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壳聚糖席夫碱钯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催化剂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催化剂的硝基苯加氢反应催化性能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负载壳聚糖席夫碱钯表现出了优良的硝基苯催化加氢反应活性,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硝基苯可完全催化加氢转化为苯胺;催化剂可回收,重复使用四次后,硝基苯转化率仍达到88.4%.  相似文献   

4.
以TiO2-SiO2为载体的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TiO2—SiO2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了加氢脱硫催化剂.通过噻吩、汽油、柴油的加氢脱硫反应考察了催化剂载体组成及金属组分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S系列载体随组成不同,其酸性特征也不一样,TS-1具有较多的B酸位,而TS—4则具有较强的L酸.对于噻吩脱硫反应,以TS—1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以TS—4为载体的催化剂在重催柴油的加氢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加氢脱硫活性.对于以汽油为原料的加氢反应,在高温和低温时载体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呈现了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草酸二甲酯加氢Cu/SiO2催化剂前体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以碳酸铵和氨水为沉淀剂,硅溶胶为栽体,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了Cu/SiO2(ωCu=0.20)催化剂。其中以氨水为沉淀剂通过均匀蒸氨沉淀沉积法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草酸二甲酯加氢活性。通过XRD、FT—IR、热重(TG)等分析,证实了催化剂前体是一种具有矿物硅孔雀石结构的物质,它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低温催化活性。通过热分析和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得出具有硅孔雀石结构的催化剂前体在450℃焙烧后进行还原,具有较高的活性组分分散度和Cu2O含量,因而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醋酸异丙酯为原料催化加氢,同时制备乙醇和异丙醇。用共沉淀法制备SiO_2、Al_2O_3、ZrO_2和TiO_24种不同载体负载的Cu系催化剂,分别考察它们的催化反应性能;借助N2吸附-脱附仪、X线衍射仪(XRD)、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N_2O氧化滴定及NH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等表征手段,分析对比4种载体对Cu的分散性、CuO-载体之间的协同作用、表面酸性等的影响及最终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u/SiO_2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且主产物的选择性最高;Cu/ZrO_2中因CuO与ZrO_2间的协同作用促进了Cu的高度分散,因而活性最高,但较强的酸性降低了主产物乙醇的选择性;Cu/TiO_2和Cu/Al_2O_3的催化活性以及主产物选择性都明显偏低。在Cu/SiO_2催化剂上进行了醋酸异丙酯加氢反应的工艺优化,筛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温度290℃,反应压力6 MPa,氢酯进料摩尔比30,质量空时96 g·h/mol。在最佳条件下,醋酸异丙酯的转化率达96%,乙醇的选择性达94%,异丙醇的选择性达95%。  相似文献   

7.
以Pd/Al2O3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CO偶联合成草酸二丁酯反应进行了研究。对焙烧后的载体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200℃的高温焙烧对γ-氧化铝载体的晶型、比表面、孔分布和表面酸性有很大的影响,有利于催化剂性能改善。在优化工艺条件下,CO的转化率可达46%,草酸二丁酯选择性可达94%左右,而且催化剂在一定反应时间范围内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催化剂.以其为催化剂,丁醛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醛缩乙二醇,探讨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对丁醛缩乙二醇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用正交实验法较系统研究了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是合成丁醛缩乙二醇的良好的催化剂,固定丁醛的用量为0.20 mol,在n(丁醛):n(乙二醇)=1:1.3,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带水剂环己烷8 mL,反应时间60 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醛缩乙二醇的收率可达93.0%.  相似文献   

9.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原料,乙二醇的制备工艺分为石油乙烯法和非石油法,非石油法生产出聚酯级乙二醇的生产工艺逐渐成为主流。该工艺的第一步CO与亚硝酸酯在钯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氧化偶联反应得到草酸酯[(COOR)2],草酸酯再经气相催化加氢制得乙二醇。草酸二甲酯合成过程中反应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较大。系统控制中如何控制CO/MN的比值,使系统平稳运行,减少非计划停车。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负载型铜基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仲丁醇脱氢和糠醛加氢的耦合反应.重点研究了助催化剂和硅源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以自制的SiO2壳为载体的CMS-Ce催化剂活性最好,在最佳条件下,糠醛转化率和糠醇选择性都可达100%,而仲丁醇转化率为52.9%,甲乙酮选择性为100%.通过TPR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Cu0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1.
焙烧条件对Cu/ZnO/Al2O3甲醇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用草酸盐胶态共沉淀法制备纳米Cu/ZnO/Al2O3催化剂过程中焙烧条件对催化剂结构性质及其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活性的影响。结合多种现代表征手段,研究了焙烧气氛、焙烧温度和焙烧过程不同升温速率对催化剂晶粒大小、结构及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该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催化反应结果表明,纳米金属铜催化剂显示出优良的二氧化碳加氢反应性能,焙烧条件对催化剂性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N i-B/S iO2非晶态催化剂在二硝基苯加氢制苯二胺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性能优于R aney N i催化剂,转化率可以达到100%,选择性达到98.6%,晶化导致催化剂失活。载体能提高催化剂的分散度,使催化剂的活性比表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CO气相催化偶联制草酸二甲酯(DMO)-草酸酯加氢合成乙二醇(EG)的生产新工艺,应用Aspen Plus软件,在物性常数估算、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考察理论板数、进料板位置和回流比等对DMO加氢工段主要工艺单元装置EG精制塔T-204的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一步进行了加氢工段全流程模拟.结果表明,T-204优化后的总理论板数、进料板位置、塔顶蒸发速率和回流比分别为25、7、40.95 kmol/h和3.1.全流程模拟显示,15 183.36 kmol/h的H2、189.79 kmol/h的DMO可生产9 980.27 kg/h EG,同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得以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Flexible polyurethane (PU) foams with different load-ing mass fraction (0%-2.0%) of fumed silica were synthesized by free-rising foaming method. The addition of 1.4% fumed silica makes the cells diffuse more uniform in the PU foam and the temperature of degradation occurring with a maximum weight loss rate is about 7℃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PU foam. Most signifi-cantly,the sound absorption peaks of the filled PU foams shift to the low frequency region (from 997 Hz to 711 Hz) with increasing fumed silica content (0%-2.0%). The average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of filled PU foams increase except the content of 0.35% fumed silic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flexible PU foams filled with fumed silica have excellent sound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in low-frequency regions.  相似文献   

15.
邓艳丽  赵剑涛 《河南科学》2012,30(5):571-57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纳米颗粒和机械共混法直接将气相法SiO2纳米颗粒分散在树脂中,然后通过紫外光固化制备纳米复合涂层.采用SEM观察SiO2在涂料的分散状态,并对涂层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iO2在涂层中分散较好,制备的涂层透光性、雾度等光学性能较好;采用机械共混法分散气相SiO2制备的涂层SiO2团聚较多,透光性差,但由于气相法SiO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树脂的结合性能较好,故其硬度、耐刮擦、耐冲击等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经胺基官能团化介孔分子筛负载型CuCl2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甲醇转化率和碳酸二甲酯(DMC)收率以及较好的催化剂寿命.采用XRD、XPS和BET等对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物种进行研究表明:(1)所合成介孔分子筛具有2~4nm的规整孔通道,足以容纳胺基官能团和CuCl2物种,同时留下供反应分子扩散和反应的适度空间,产生足够高的反应活性;(2)CuCl2与胺基之间存在的配位作用,有利于稳定活性中心铜离子,并使在甲醇气相氧化羰化制碳酸二甲酯反应条件下Cu(II)/Cu(I)之间的"氧化 还原"过程易于进行.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Cu/ZnO、Cu/ZnO-C和Cu/ZnO-Al2O3 催化剂.采用XRD、TPR、BET、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它们的催化反应性能,发现Cu/Zn0催化剂中添加活性炭可以使顺酐气相加氢合成γ-丁内酯(GBL)的反应温度降低.在250℃,液体空速为0.1 h-1,氢酐摩尔比为50:1的条件下,顺酐...  相似文献   

18.
贮氢合金催化NBR双键加氢活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贮氢合金LaNi5、LaNi4.8Cu0.2和MINi5-x(CoMnAl)x形成的氢化物作为氢源及催化剂,对丁腈橡胶溶液双键选择性加氢进行了研究.利用IR,^1HNMR和碘量滴定法对丁腈橡胶及氢化后的产物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SEM等方法分析了合金表面形态及组成.结果表明,在均未作任何表面处理时,LaNi5和LaNi4.8Cu0.2可催化丁腈橡胶双键加氢,而MINi5-x(CoMnAl)x催化加氢产物氢化度则为0.表面处理方式对LaNi5合金催化活性影响不大,但严重影响MINi5-x(CoMnAl)x催化加氢活性.MlNi5-x(CoMnAl)x经适当表面处理(包括以氢氧化钾、硼氢化钾等溶液浸泡)后,产物氢化度可提高到14.7%.研究结果还表明,合金中加入Pd、Pt等金属也能使加氢活性提高,加氢产物氢化度分别达到22.0%和18.7%.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XRD,TPR,TPD-MS,TPSR-MS和IR技术,研究了负载于SiO_2担体上的Ni,Cu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所引起的CO加氢反应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双金属Ni和Cu之间可以很好地形成合金,Cu的4s电子迁入Ni的3d轨道的电子效应,使双金属催化剂对H_2和CO的吸附能力有别于单金属Ni,Cu催化剂;CO加氢在Ni中心上按“表面碳”机理生成烃类,在Cu中心上通过HCO_(a)活性中间物生成醇类,Ni和Cu的合金化则有利于C_2以上的物质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