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李白的这首《宿巫山下》为我们描述了1000多年前三峡的优美景象。在这位浪漫诗人的笔下,多次出现三峡的“猿声”,令人不禁神往。可是,今天的游人却再也听不到猿声,看不到猿影。  相似文献   

2.
古代长江江水何时变为混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江水清浊主要决定于江水悬移质泥沙的含沙量.从近50年来长江干流和一些主要支流与湖泊的长序列泥沙检测资料表明,长江的江水己经混浊.本文根据北魏以来史书有关长江江水和湖水清浊的记载,探讨古代长江江水何时变为混浊.研究表明从北魏至唐代晚期长江干流与清江、湘江、汉水、赣江等支流的江水以及洞庭湖与鄱阳湖的湖水均为清澈透明.至北宋晚期,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干流荆江段的江水,以及南宋早期长江干流的江水均变为混浊.南宋以后长江一些主要支流的江水也变为混浊.长江干流江水变为混浊的主要原因是从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长江流域战乱的频繁,南宋偏安江南,大批汉族居民南迁,促使长江大规模开发.长江流域地区的农业开发,山区采用了毁林开荒,刀耕火种;沿江沿湖平原采用筑堤围垸,使流域和河道侵蚀增强,河水含沙量增加,导致长江干流水变为混浊.南宋以后长江仍承继南宋的开发方式,使长江一些主要支流的江水也变为混浊.  相似文献   

3.
拯救最后的白鱀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丁  王克雄 《自然杂志》2007,29(2):115-118
2006年12月13日,武汉长江边。蒙蒙细雨中,“科考1号”和“中国渔政42003”两艘科学考察船缓缓停靠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码头。38天前的11月6日,这两艘考察船载着近40位中外考察队员离开武汉,开始长江搜寻白鱀豚之旅。38天来,在近3 400 km的航程中,除了3次疑似白鱀豚的事件外,没有发现白鱀豚的踪迹。在考察结束的新闻通报会上,考察队发布了初步的考察结果:在宜昌至上海的双程考察中没有发现白鱀豚;长江江豚的数量仅有1 200~1 400头,和10年前相比,数量下降了一半。基于初步的考察结果,中外科考队员一致认为,白鱀豚、长江江豚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的事实,表明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已遭受到严重破坏,长江生态与环境不容乐观。这次科学考察虽然只有38天,但是无论是考察方法的先进性,还是考察队员专业素质之高和野外工作经验之丰富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从制定计划、资金筹措和人员组织,一直到最后的初步考察结果发布历时近2年。本文将对这次长江淡水豚考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我国白鱀豚的生存状况和今后的保护方向作一较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