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表现为好奇心理、焦虑心理、占有心理、依赖心理和游戏人生心理。矫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误区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文明行为;开展性道德、性健康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舆论引导;做好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依据情感事件理论,基于457套配对样本数据,采用SEM潜变量乘积指标法,探究了工作场所中的主管、同事和顾客不文明行为对员工任务绩效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差异,并验证了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主管和顾客不文明行为负向影响任务绩效;主管、同事和顾客不文明行为正向影响反生产行为,且顾客不文明行为影响更强;消极情绪中介了主管、同事和顾客不文明行为与任务绩效和反生产行为间的关系;心理弹性减弱了同事不文明行为对消极情绪的正向影响.这不但丰富了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理论体系,也为组织有效地抑制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心理测量法,对高海拔地区的青海省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及其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因对体育功能的认知偏差,功能性动机较强,对达标项目的兴趣较高;体育意识处于一般与尚好水平之间,行为倾向表现为体育锻炼能力水平较低,锻炼次数不多,锻炼时间较短.缺乏对靶心率控制锻炼强度方法的运用;具有内外向、较低神经质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在运动参与方面较精神质的学生更加活跃。  相似文献   

4.
将组织心理契约违背与雇员之间的关系置换为营销情景下服务企业心理契约违背与顾客的关系,通过对263位经常接受银行服务的顾客进行定量研究和结构方程验证,得出如下研究结论:服务企业交易型心理契约违背导致顾客退出、抱怨行为增加和顾客忠诚降低、沉默行为减少;服务企业的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导致顾客忠诚降低、抱怨行为和沉默行为增加,对顾客退出行为影响不显著.交易型心理契约是顾客更加关注的心理契约形式,顾客对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关注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各位同志、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经天津市人民政府函请教育部同意,自一九八二年六月十四日起,天津师范学院正式改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六月十四日这一天是天津师范大学的生日。天津师范学院改名为天津师范大学,是四化建设的需要;是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对我校一贯关怀和重视的结果;是对我校全体师生员工的一个极大的鼓舞和巨大的鞭策。我  相似文献   

6.
以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分析、比较相关统计数据,证明了图书馆延长开馆时间后图书借阅总量和月流通总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读者借阅行为在时间上变得更为分散,阅读需求得到更大的满足。  相似文献   

7.
综观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的各类文献,我们发现:paeke和slaby对攻击行为下的定义是:攻击行为是旨在伤害或损害他人(包括个体,也可是群体)的行为。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分类,可将攻击行为分为仇视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而对攻击行为测评常采用问卷法和量表法,但在研究中,应根据具体研究问题,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于青少年攻击心理的成因,其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本能说、挫折——攻击说、驱力说、习得说和工具性攻击说;而家庭、同辈群体和暴力影视传媒是三种最主要的原因。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神经心理与生物基础研究发现:脑脊液中的5-羟色胺与攻击行为成负相关,荷尔蒙与攻击行为有一定的正相关,但这种正相关关系较弱。最后,对于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培养他们的亲社会情感以及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影视文化和朋辈群体的“正义”与“义气”行为,并且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控力。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国内外竞技运动领域中行为程序研究的基础上,对竞技运动领域中行为程序的界定、内容、理论机制以及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与归纳。行为程序内容包括认知心理与动作行为两部分内容。行为程序促进运动技能实施的内在理论机制包括图式理论、技能获得理论、定势假说以及心理演练。行为程序主要应用于一次性完成技能与整套动作技能实施中,其中,国外行为程序研究以一次行为完成技能为主,而国内行为程序研究更则以整套动作技能为主。行为程序有利于调控个体的心理状态,促进技能的稳定发挥。行为程序的设计应考虑个体的技能特征、技能水平以及个人偏好等因素。未来国内行为程序研究应加强对一次性完成技能的研究,同时,应考虑将静眼训练加入行为程序的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9.
消费行为是社会化因素作用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结果。化因素对人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消费价值观具有化规定性;消费审美取向具有化选择性;消费行为反映民族性格倾向;民风民俗导致消费偏好和消费禁忌。从一定意义上讲,消费行为是心理行为,也是化行为。  相似文献   

10.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6):I0001-I0004
一、培育特色创新发展 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是依据民族院校办学宗旨和特色而设置的综合性科研教学机构,在学校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1993年学校设立民族问题研究中心;2002年成立民族与高教研究中心;2005年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正式建立。该院以民族学为基础学科平台,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70年代初,Robert Ader开创了一个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心理神经免疫学,是一个研究行为、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与免疫过程之间相互影响的综合领域。从脑、行为、神经、内分泌、运动和心理六个方面与免疫的关系,介绍近些年来心理神经免疫学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有助于人们对心理神经免疫学这门学科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创业活动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焦点之一,本文探讨我国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人才群体,在创业活动中的心理与行为现状及规律的研究,是基于心理与行为科学角度分析这一经济活动。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视角,本文着眼于创业者,从创业者特质、创业能力、创业素质与测评、创业行为过程及决策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以新颖的视角为创业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著名数学史家,李兆华教授追忆了从小学到研究生阶段的求学经历,回顾了1978年以来从事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情况,讲述了在天津师范大学创办数学史学科的往事与中国数学史研究心得.这篇访谈录展现了一位数学史家在社会变迁中的成长历程与他的学术成就、治学思想,反映了他对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发展与数学史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工科类高校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因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生培养方式等因素而呈现自身的特点。以工科大学学生为调查样本,分析当前工科学校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心理与行为现状,研究造成不良现状的影响因素,并探索改进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农村未成年人极端行为的矫治必须从社会体制、教育制度、个人思想和心理等方面采取系统措施。加强和改进农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矫治农村未成年人极端行为的主渠道;建设和完善农村学校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是矫治农村未成年人极端行为的辅渠道;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矫治农村未成年人极端行为的根本保障;根治农村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弊端是矫治农村未成年人极端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灾害场景下人员行为规律研究对支撑应急决策有重要意义,但灾害发生有高度不确定性,且灾害场景下相关数据难以实际测得。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VR)的灾害场景应激反应诱发方法,即通过灾害题材VR影片诱发个体面临灾害的心理应激,从而达到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灾害场景中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性的目的。该研究通过2个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实验1采集了180位被试观看VR影片前后的情绪量表数据,以及脉搏和皮电等生理数据;实验2采集了75位被试观看VR影片前后的驾驶行为数据。结果表明:被试的心理、生理和行为指标在观影前后均有显著差异,VR影片诱发出了应激反应。该研究为灾害场景下人员行为特性研究提供了研究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小说创作规律,加强小说理论建设,繁荣小说创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天津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研究室和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联合发起的小说理论学术讨论会,于10月8日至12日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采取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办法,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与会同志认为,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相似文献   

18.
试论体育系实习生紧张心理及其调整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满足中等体育师资人才成长向高师体育系毕业生提出的要求,采用卷调查等方法,对体育系实习生紧张心理进行研究,发现体育系实习生紧张心理的存在主要表现为:疲劳症状;偶发事件处理不当;精神紧张,自信心不足;态度淡漠等。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生理、心理负荷过大,对紧张心理的认识和准不足,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并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培养正确认知与评价;提供心理支持;学会一些心理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基本心理需要、心理契约、组织创新氛围与研发类员工前摄性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然后运用调研数据、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对研发人员前摄性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心理契约在基本心理需要与前摄性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在基本心理需要与前摄性创新行为之间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亚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部分高校的6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回收心理亚健康与生活方式的有效问卷544份,运用spss19.0中文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活方式各自变量与因变量心理亚健康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6-0.8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生活方式各维度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度大小不一,对心理亚健康影响权重从大到小的生活方式依次是人际支持行为、生活规律行为、健康责任行为、健康危害行为、饮食营养行为、运动锻炼行为、生命欣赏行为和压力管理行为,其中人际交往、生活规律、健康责任和健康危害等4个维度对心理亚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P〈0.01)。结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对于心理亚健康状况具有较强的解释作用,改善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从生活方式入手将会起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