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阴影区"内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以山东邹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阴影区”内的旅游城市,往往是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旅游城市,但却面临着整体旅游形象现状不佳、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旅游发展乏力等一系列问题.论文分析了处于“阴影区”的旅游城市在旅游地感知形象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其旅游形象定位的方法.然后以山东省邹城市为例,首先进行了旅游地形象的游客调查,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邹城市产品旅游形象和总体旅游形象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2.
烟台与青岛同属于山东半岛,但烟台旅游一直没有青岛发展得好,处于青岛的阴影区内。本文对旅游阴影区理论和烟台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烟台旅游业受青岛影响的情况,并提出通过从旅游形象、区域合作、产品开发和交通条件等方面的改善来解决阴影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周边旅游热点地区的强力挤压、自身资源开发不力、交通区位状况不佳等原因造成了旅游"阴影区"的形成,通过合理规划、加强区域合作与联合、革新观念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差异性营销策略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使旅游"阴影区"走出阴影。  相似文献   

4.
旅游阴影区是指在旅游业发展中,受到旅游优势区遮蔽效应的影响,处于旅游发展的温点或冷点,表现出一定的非显性特质.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旅游阴影区和旅游优势区的空间关系,为旅游阴影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博弈论中的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为出发点,分析了旅游阴影区和旅游优势区在单阶段及长远发展期的博弈,寻找双方博弈的纳什均衡,对旅游阴影区的发展规模进行了经济性分析,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农业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分析了我国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分布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为依据,探讨了如何开发内蒙古体育旅游资源、以体育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分析了内蒙古体育旅游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徐小梅  高磊 《科技信息》2012,(10):76-77
安徽省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特别是山岳型旅游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山岳型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开发。文章分析了安徽省山岳型旅游资源的特色、开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徽省山岳型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旅游资源的特征及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共轭开发的构思,强调了政府主导、旅游资源共轭关系分析以及制定具有共轭机制的旅游规划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旅游非优区制约性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存在诸多制约性因素.针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地域特点,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景观文脉整合、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理论问题,并以宝鸡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尤其是对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且其中蕴含的文化优势和商业优势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该文针对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在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意义,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提出了些许建议,以达到引导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农业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分析了我国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环洞庭湖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包括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人文历史资源、水乡特色旅游景观、产业观光旅游资源等。目前环洞庭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系统开发环洞庭湖区域旅游资源,发展环洞庭湖旅游产业圈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加快发展环洞庭湖区域旅游产业应采取系统对策,从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镜泊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镜泊湖旅游资源的优势和特色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镜泊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镜泊湖旅游资源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汉中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开发潜力.在论述汉中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分析了汉中旅游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汉中旅游资源数字化的构想,为合理、科学利用旅游资源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秦巴山区旅游资源调查数据及各市(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数据,分析秦巴山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构建旅游资源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测度秦巴山区旅游资源分布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并探究其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研究发现:秦巴山区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明显,形成了沿江河和山系分布的"一带三区"旅游资源富集区,且人文类旅游资源多沿江河分布;秦巴山区旅游发展业绩与资源总体分布格局呈现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以高度耦合和中度耦合为主;旅游资源分布和旅游经济还没有完全在空间上达到良性共振,旅游资源滞后型、旅游经济滞后型均存在;秦巴山区旅游资源分布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等均存在显著的地域空间差异,呈现从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城郊农业旅游拓展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针对郑州市城郊农业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和市场优势。本文针对郑州市城郊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鄂东南旅游资源结构体系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东南地区旅游旅游资源调查为基础,对该区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其层次结构进行了研究。将该区的旅游资源划分为三个层次,指出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以第一层次的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配套开发第二层次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指出该区旅游资源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喀斯特旅游资源,其中许多是我国甚至也是世界旅游资源中的极品。本文初步探讨了我国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特点,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特点和问题,提出了促使我国喀斯特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对于延续和延长旅游资源和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当前桂林石刻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保护和开发、资源整合、产品化路径和营销手段等问题,提出了桂林石刻应从整合旅游资源、创新产品形式、创新营销手段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度旅游开发的建议,以期能为桂林石刻旅游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旅游业,是否存在“旅游资源诅咒”现象?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旅游经济增长是否快速?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以CNKI中的CSSCI文献库和核心期刊文献库检索为基础,梳理了2001年至今关于“旅游资源诅咒”、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进行了述评,提出改进建议,并进一步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