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小勇 《广东科技》2008,(20):132-134
阐述配电网低压断路器欠压(失压)脱扣功能使用现状,讨论取消低压断路器欠压(失压)脱扣功能对用户设备以及电网运行带来的危害,提出对低压断路器宜采用延时欠压脱扣器及失压脱扣重合闸控制器的解决方案,从而使低压断路器欠压(失压)脱扣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侧断路器上一般都安装了低压脱扣装置,这类低压或失压保护装置能够在供电电压发生电压暂降或中断时,避免用户设备损坏。但是当邻近的高压输电网发生接地或相间短路故障时,电网配置的速动保护装置尽管正确动作,在最快的时间内将故障隔离,大量的低压脱扣装置可能无延时或瞬时动作,从而导致大范围的负荷瞬间损失,并可能导致系统频率波动甚至引发更大范围的电网事故。介绍了广东电网近年来因低压脱扣导致负荷损失的2起典型事故,通过EMS事故追忆、PMU等工具对事故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低压脱扣装置对电网的影响,最后对低压脱扣装置的管理工作及类似事故的防范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阐述异步电动机的保护与控制关系,介绍异步电动机的各种保护装置。电动机的保护主要有两大类:采用电流检测型的有热继电器、带有热-磁脱扣的电动机保护用断路器、电子式和固态继电器、带电子式脱扣的电动机保护用断路器以及软起动器;直接检测电动机绕组的温度检测性有双金属片温度继电器、热保护器,在电网电压降低或为零时的欠压保护和失压保护。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智能低压断路器控制器的设计.重点介绍了智能控制器的硬件系统构成,包括信号调理电路、CAN总线接口电路和脱扣控制电路,并给出了主程序流程图和通信子程序流程图.通过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测试表明,该智能控制器不仅能够较好地完成过载、短路、失压和欠压等保护功能,而且还可以实现电力参数的测量与显示、故障指示、数据通信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简称备自投装置)是一种对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切实有效的安全自动装置,对提高供电可靠性起重要作用。介绍了一起由于设计考虑欠缺、运行规程编写时对关联设备考虑不足造成备自投拒动,进而导致全站失压事故的分析,通过对现场保护装置二次回路、故障报文、运行规程的检查确定了备自投装置拒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在设计和验收、运行维护方面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直流运行的交流接触器短时失压自起动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控制电路中,需要实现交流接触器失压自起动。直流运行的交流接触器,虽具有短暂的延时释放性能,但是其延时释放时间不超过0.5秒,难以满足自起动的要求。如10千伏电网断路器跳闸继之以重合闸方式恢复供电时,失压时间大约为1秒。在这种情况下,直流运行的交流接触器就无法继续保持吸合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锅炉出力为400T/H,由上海锅炉厂制造的超高压中间再热锅炉,配备12台给粉机,给粉机分成二组,每组各设有一路工作电源和一路备用电源。正常由低压厂用工作变(41B)380V母线供电,当工作电源失压时,给粉机电源由低压厂用备变(40B)供电。低压厂用备变(40B)是以工作电源380V母线电压作为自投依据的,定值为母线相电压(380V)的70%(266V)。当工作电源故障,380V母线电压低于保护设定值时,备自投装置启动低压厂用备变。低压厂用备变自投成功时,如何保证给粉电源也切换成功,从而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今次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了低压断路器选型和保护整定原则后,对智能楼宇配电系统中断路器脱扣单元的选择、断路器级联保护特性、以及断路器的安装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丽娜  都丽杰 《科技信息》2008,(35):107-107
对于断路器的保护性能融合了熔断器式断流器与过流、欠压、热继电器的功能。并且,断路器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更换零部件便可重新恢复供电,这些优点使得它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建筑电气上,已经全部使用断路器作电路短路、过载保护。国内外多年的运行经验表明,推广使用漏电保护器,对防止触电伤亡事故,避免因漏电而引起的火灾事故,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高低压电网监控系统利用高性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与功能强大的工业组态软件相结合,完成了监测、控制等多数据的各种功能,有效地保证了煤矿井下高低压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操作方便,建设投资少和运行维护费用较低,实现了井下电力参数测控的现代化,保证了井下电网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堆在电气系统的设计中,针对全厂断电设计基准事故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研究堆在额定功率运行期间进行了外电网断电试验,用以验证研究堆应急电力和备用电力系统的功能。结果表明在发生外电网断电的设计基准事故时,应急电力和备用电力系统所具有的电气控制和供电功能,可以满足应急停堆、厂房隔离、堆芯冷却、余热排出、剂量监测、控制保护、事故通风的动力要求。  相似文献   

12.
卢斌  王新华  赵国昌  蔡言斌  苏小向  刘文华 《科技信息》2011,(33):I0270-I0270,I0292
0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网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备用电源自投装置(下称备自投装置)作为一种经济、可靠的安全自动装置。在现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增强了供电的安全可靠性.缩小了停电范围。现山东电网大部分地区110kV变电站均为内桥接线的终端变电站,且中、低压侧分列运行,一般在高、中、低压侧均装设备自投装置。结合现场运行方式.针对近期出现的一些典型事故及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探讨主变保护应如何正确的与各侧备自投装置配合,保证备自投装置动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网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对低压断路器的连杆机构进行机构分析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脱扣力为优化目标,以单一变量为约束条件进行初步优化运算,根据初步优化结果选择了多变量约束条件并确立了优化模型,采用复合形法对连杆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脱扣力比原设计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计算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建立正确,优化方法选择适当,对于提高低压断路器的工作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及其在中低压电网中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宇 《科技资讯》2006,(4):22-23
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是否接地运行,涉及技术、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如何合理选择中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供电的可靠性,本文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凤  郭亚兵 《科技信息》2010,(25):318-318
河南华润电力首阳山有限公司部分重要MCC由双路电源供电,带有自动切换功能,但其控制回路比较繁琐,不但在运行操作中有很多不便,且容易由于监视调整不到位造成失压危及机组安全,特对此进行改造以降低失压风险,提高供电可靠性。本文对河南华润电力首阳山有限公司双路电源带自动切换功能控制回路改造进行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石化企业低压供电可靠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贞祥  刘晓文 《甘肃科技》2006,22(11):151-153
介绍了石化企业低压供电系统保护的可靠性,通过对失压保护环节,母联自投起动环节,闭锁环节,二次保护控制回路的电源设置等环节的分析探讨,提出意见及处理方法,为解决企业低压供电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带微机低压断路器智能脱扣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低压断路器智能脱扣装置的设计思想、特点及算法.介绍了结构框图、热积累效应、电量放大器和复式电源  相似文献   

18.
海上某生产平台设有2台螺杆式低压气回收机用于对工艺流程中的低压伴生气进行提压回收,以此来降低平台的总碳排放。在一次低压回收机报故障关停后,发现PLC故障后主电机未停机仍在运行,只能通过配电盘断电才能使电机停止。通过梳理控制系统设计逻辑,结合故障现象进行深度分析,发现存在程序设计缺陷。在不影响原有停机逻辑的前提下,通过对控制系统程序进行修改优化,实现在PLC故障后触发整个系统停机的保护功能,提升了设备本质安全,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电网在额定负载附近运行时的效率最高。昼夜负载相差较大的电网,存在着很大的节能空间。调节供电负荷,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效率。光伏发电受天气的影响,不能全天候供电。本文设计的一种"光伏供电优先的用电调节器",除了优先使用光伏电之外,还能自动地把夜间的低谷电储存到白天使用,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电网的供电效率,而且也为用户节约了电费开支。该电路采用单片机控制,能够全自动地蓄电、供电及欠压切换,达到了智能方案的最优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  相似文献   

20.
吴明涛  刘超 《科技信息》2011,(18):409-410
雨、雪、雾、大风等恶劣天气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电网曾多次遭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开关跳闸。尤其在变电站内,受恶劣天气影响,经常发生断路器瓷套沿面放电闪络故障,对电网安全、设备安全和可靠供电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由于断路器型号、结构的不同,其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也有较大差异,而电流互感器安装位置对上述类型的故障比较敏感。对于3/2接线,因故障点位置、故障所在断路器的不同,可能对保护的动作造成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