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存在的标签数据机密、安全等问题,研究Hash函数相关协议与对称密钥机制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基于Hash函数与状态锁定的安全认证协议.该协议采用单向Hash函数与对称加密方法,结合后台数据库与标签状态的锁定设置,并在认证结束后及时更新ID和密钥值,有效处理RFID认证阶段的安全风险问题.通过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既保证了标签的匿名性、完整性、机密性,又抵御了攻击者假冒、重传、去同步攻击,能较好地完成RFID系统中阅读器与标签的相互认证.  相似文献   

2.
闫闪闪 《科技信息》2011,(20):I0090-I0090,I0088
本文在现有低成本RFID安全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增强型的低成本RFID安全认证协议。新协议在读写器中加入了随机数发生器,采用ID动态刷新机制和双向认证模式,使得新协议能够有效抵抗非授权访问、假冒攻击、重放攻击、DoS攻击等安全攻击,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认证协议的可用性。对改进后的协议安全性的理论分析表明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而且可以在低成本RFID系统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现有的典型RFID认证协议的效率与成本,针对数字化图书馆RFID认证协议的高成本问题,提出一个低成本的RFID认证协议。方法通过去掉标签中的随机数模块,然后利用阅读器存储能力强、存储随机数模块来确保发出消息的新鲜性。结果该低成本RFID认证协议仅使用一对提前预约好的密钥对,降低了标签的硬件成本和计算能力。结论通过BAN形式化分析,该协议达到了预期的安全协议的认证目标,非常适合于低成本的RFID系统。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RFID认证协议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设计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改进的RFID双向安全认证协议,并对该协议的安全性进行BAN逻辑分析和非形式化分析,然后对该协议的时间性能、空间性能进行计算.通过分析和计算表明,新设计协议能够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双向认证,有效解决现有协议的所有安全性问题.并且对标签造成的计算量、存储量不大,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安全认证协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存在的同步安全隐患,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单向Hash函数的安全认证协议,以解决存在于RFID系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并对提出的协议进行基于GNY逻辑的形式化证明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可有效解决窃听、重放攻击、失去同步等安全问题,在能耗、安全与性能方面优于当前其他主流协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无线射频识别(RFID)安全协议的数据去同步化攻击问题,对串空间模型进行了扩展,引入了分析RFID安全协议数据去同步化攻击的能力,并给出了数据去同步化攻击的判定定理.在扩展的串空间模型下,对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基于哈希函数的RFID安全协议和一个无需后端数据库的RFID认证协议进行了分析,发现了针对这2个RFID安全协议的数据去同步化攻击,该攻击破坏了协议的可用性.分别对这2个RFID安全协议进行改进,改进后的RFID安全协议克服了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抵御数据去同步化攻击.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对融合物理层硬件信息与应用层协议的射频指纹(Radio Frequency Frgerprints,RFF)进行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认证问题,发现射频指纹RFID认证协议中存在的安全缺陷,对其进行改进.改进协议在融合RFID标签射频指纹的基础上进行挑战与应答.并进行RFID标签检测、存储与声称射频指纹的比对.性能分析与BAN逻辑形式化证明的结果表明,改进协议克服了原有缺陷,具有对抗有关RFID标签克隆攻击的能力.实现了RFID系统的高强度认证.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基于LPN问题设计的RFID协议主要侧重于身份认证协议,较少涉及隐私识别与认证,为解决此问题,对现有的基于LPN问题设计的认证协议与实现隐私识别的认证协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总结这类协议的优点与存在的缺陷,利用RFID系统中拥有的大型存储设备数据库和伪随机数产生器,设计了一个基于LPN的具有快速识别的RFID隐私认证协议(FIP_Auth). 此外,将FIP_Auth协议与Tree-LSHB+、BAJR、MMR协议进行了效率与安全性的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FIP_Auth协议具有识别速度快、可证明的隐私性和认证性等优点,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超轻量级射频识别技术(RFID)双向认证协议(PUMAP)的安全性. 分析该协议的认证过程,发现窃听一次认证过程就能够得到移位操作的移位位数,简化认证协议中的公式,再通过计算可得到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共享秘密信息. 此外,PUMAP不能够防止位置跟踪攻击. 分析结果表明PUMAP是不安全的,安全性能达不到RFID系统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RFID认证协议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分析了最近提出的几个协议的优缺点,给出了它们在一些安全特性上的比较,结果表明它们在某些方面都存在一些安全漏洞。通过对协议研究和分析,表明目前提出某些认证协议没有达到RFID系统的安全需求。只有通过更加有效的方法,才能设计出完全可靠、安全和高效的安全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