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半月谈     
中国人民同阿拉伯各国人民的友谊万岁继苏丹共和国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易卜拉欣·阿布德访问我国之后,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总统阿卜杜拉·萨拉勒又应我国刘少奇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标志着中国和也门两国友好关系的新发展,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和阿拉伯各国人民的传统友谊的新发展。也门是以“阿拉伯乐园”著称的文明古国。也门人民同全体阿拉伯人民一样,是勇敢顽强、热爱自由的人民。他们为反对帝国  相似文献   

2.
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亚非会议支持也门在亚丁和被称为保护国的也门南部地区问题上的立场,并要求有关方面获致这一争端的和平解决。”亚丁和也门南部地区的问题是英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所引起的。亚丁是一个控制红海的战略要地之一,它原是也门的领土。一八三九年,它被英国强占。一八六三年和一八八二年,英国先后扩大亚丁的疆域,将其邻近的一些地方合并到亚丁,成立亚丁殖民地。英国并且将亚丁殖民地附近的一些也门南部地区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称为“保护国”。也门人民永不承认自己的领土被英国强占。为了收回自己的领土,也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与英国发生武装冲突。一九三四年,英国强迫也门在萨那(也门的首都)签订条约,在这个条约中,英国故意不确定也门  相似文献   

3.
安庆,长江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一代代勤劳、聪慧的皖江儿女,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一个个名闻九州的奇迹,实现了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壮举,他们为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文明史注入了活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洒下了辛勤汗水。这里,曾是我国近代科技文明的发源地:我国第一支步枪、第一艘船用蒸汽机、第一部电话均从这  相似文献   

4.
师光 《世界博览》2014,(20):64-68
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波斯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波斯帝国,现代的独裁之地,这里有着让你意外的热情人民,以及让你感叹不已的精美清真寺。  相似文献   

5.
正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波斯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波斯帝国,现代的独裁之地,这里有着让你意外的热情人民,以及让你感叹不已的精美清真寺。  相似文献   

6.
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阿拉伯半岛的南端、靠近红海流入印度洋的地方,有一个独立的王国——也门。它的面积约有十九万四千余平方公里;人口据1953年估计约有四百五十万人,绝大部分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也门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王不仅是政治上的国家元首,而且也是伊斯兰教的领袖。王族掌握了全部军政大权。现在的国王艾哈迈德自兼首相职务,王太子穆罕默德·巴德尔身兼副首相和外交大臣两职。在也门的社会结构方面,还保留着氏族制度的残余。也门人民至今保存着阿拉伯民族传统的习俗。例如在服装方面,贵族阶层的人多是头缠白色头巾,肩披彩色围巾。农民则穿民族形式的短衫。妇女不常出门,出门时用一塊颜色鲜艳的或绣花的布裹住了头和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长期处于战火之中的也门局势出现新的变化。沙特和阿联酋(尤其是阿联酋)正在减少对也门哈迪政府的支持,似乎试图寻求从外交上结束也门战事的途径;在也门内部,政府军的影响力减弱,追求南也门独立的南方过渡委员会实力渐增,并被认为得到了阿联酋的支持,主张在也门建立伊斯兰政治体制的伊斯兰改革党则与土耳其、卡塔尔关系密切……也门局势由大体上的两方对峙  相似文献   

8.
也门     
阿拉伯半岛上的农业国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南端,扼红海通往印度洋的出口处。面积约十九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约五百万,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也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公元前一千年前,闪族人已在这里建立了沙巴王国。由于它位于印度至非洲和欧洲贸易的通道上,也门很早就是一个贸易上的转运站。从印度贩运货物的商队,就穿过也门前往罗马和拜占庭。公元第七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后,从东方来的穆斯林,往往经过也门到圣地麦加和麦地那去朝觐。十五世纪初,我国航海家郑和的船队也曾到达亚丁(阿丹)和也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9.
如果时光倒退1000年,你就会在南太平洋上看到这样一幅奇妙的景象:七条长长的独木舟上,坐满褐色皮肤、脸上身上刺满彩色花纹、胸前挂着奇特木雕的青年男女,他们十分兴奋地将船只向同一方向划去。顺着他们的划向望去,海洋尽头的天空中,似乎有一片形状独特的云彩在飘荡。当他们真正看清这片“云彩”时,才发现那不是云彩,而是一片新大陆上的雪山之巅。这片新大陆就是我们今天地球版图上最南端的岛国——新西兰。那些“奇装异服”的褐色人种就是最早发现新西兰的“毛利人”,所以新西兰最早的名字叫“奥蒂罗”,这当然是毛利语,意思就是“白云绵绵…  相似文献   

10.
气象与农业     
<正>气象的好坏对农业的影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且看在贵州这片“天无三日晴”的土地上,气象是如何影响喀斯特地区的农业生产?贵州被外界形象的誉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在这样的条件下,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显得尤为明显且影响更深。然而,勤劳的贵州人民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调整  相似文献   

11.
1986年底,我奉命前往阿拉伯也门(俗称北也门)工作,任大使。在外交部,学习阿拉伯语的干部几乎都有去也门工作的机会,一是也门和中国建交(1956年)很早,派往也门工作机会多;二,也门是锻炼阿拉伯语外交干部提高语言能力的好地方,有句笑话说也门是阿拉伯文干部的学习班,这说法不为过。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红海之滨,首都萨那是座山城,海拔一千八百公尺,虽说四季如春但高原缺氧,比其他阿拉伯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属于艰苦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与海湾产油国毗邻的阿拉伯也门人民深信真主不会冷落这块历史上被誉为“阿拉伯乐园”的土地。去冬,萨利赫总统为输油工程启用剪了彩,阿拉伯也门遂开始了产油国的新纪元。早在80年代初,美国亨特石油公司率先在焦府的马里卜地区进行地质地震测量,并开钻了3口探井。 1982年9月,阿拉伯也门组建了石油与矿产部,加强对石油生产的监督和管理,以便改善和发展石油等矿产资源的投资环境。及至1984年7月4日,马里卜地区的“埃里夫”油田生产出了第一批原油,开始形成了10万桶原油的日生产能力。1986年初,阿拉伯也门庆祝第一座炼油厂开工。该项目耗资约5000万美元,最初生产能力为日  相似文献   

13.
<正>什么是"也门问题"?也门问题又是如何"国际化"的?"国际化"的后果如何?1月27日,英国政府在伦敦主持召开了也门问题国际会议,来自欧美、海湾等地区21个国家以及欧盟、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应邀出席。这标志着持续多年的也门问题最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由先前的"国内问题"正式演变为当今的"国际问题"。什么是"也门问题"?也门问题又是如何"国际化"的?"国际化"的后果如何?  相似文献   

14.
民主也门现政权在“一·一三”事件后,采取了四大步骤以稳定国内政局,现在基本上站稳了脚跟,但仍面临许多不容易解决的难题。去年初民主也门执政党一一也门社会党内两派矛盾激化,酿成 "一·一三"严重流血冲突,导致总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纳赛尔逃亡, 反对派主要人物伊斯梅尔、安塔尔被打死, 政权随之更迭  相似文献   

15.
南北也门统一为也门共和国后,定都萨那,亚丁则作为统一国家的经济、贸易中心.南北也门宣布于五月二十二日统一,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于是在新生的也门共和国领土上出现了两个外交使团,并且驻有同一个国家的两个大使馆和两位大使。这在世界外交史上是罕见的.原来,不少国家与阿拉伯也门和民主也门都有外交关系,它们在萨那和亚丁都建有大使馆,都派驻有大使.两国统一并定都萨那后,原先在萨那的各国外交代表机构就成了各自国家驻新生的也门共和国的当然的外交代表机构了.而在亚丁的各国外交代表机构最终要撤消或改头换面.但是在各有关国家作出决定前的过渡时期内,在亚丁的各国大使馆及其他外交代  相似文献   

16.
“大鱼钩”和“小鱼钩”是两个人的绰号。他们生活在同样的一片水域附近,都很勤劳,每天早出晚归。大鱼钩有远大的理想,总是把线放得远远的,对小鱼不屑一顾,大鱼却迟迟不上他的钩。小鱼钩没有大鱼钩那样大的理想,喜欢小逸则安,大鱼不会上他的  相似文献   

17.
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前景看好;于是——战火骤起去年12月15日,厄立特里亚突然出动海军向红海南端的一个小荒岛大哈尼什岛上的也门驻军发起袭击。经过3天的战斗,厄立特里亚官方宣布,厄军已于18日攻占了大哈尼什岛。随后,也门空军的4架俄制米格29战斗机从也门首都萨那郊区的一个基地紧急起飞,轰炸了大哈尼什岛。根据双方的声明和报道,在这起冲突中,至少有10名也门人和6名厄立特里亚人丧生。厄军方还声称,它击落了一架也门直升飞机,俘虏了包括岛上也门驻军司令在内的180名也门军民。  相似文献   

18.
<正>也门,这个处于阿拉伯半岛最南端的小国,在2015开年之初便牵动了国际社会的目光。1月17日,北部的什叶派胡塞武装因不满新宪法草案对国家行政区划的设计,绑架了总统办公室主任、全国和解对话委员会秘书长穆巴拉克。这引发了穆巴拉克在南方各省的支持者不满,他们发起示威游行、封锁连接也门南北的高速公路并威胁停运石油和天然气。次日,胡塞武装与政府军在总统府附近爆发冲突,双方使用了坦克、装甲车等重型  相似文献   

19.
古都安阳,数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如云的名人贤士。祖先曾在这片沃土上,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历史的辉煌,今天,承继了古老传统的一群平凡的人踏着祖先的足迹,在新时代的舞台上谱写着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侗族琵琶歌     
逢年过节,或者喜庆日子的晚上,你走到侗族聚居的地方,常常会看到一群人围坐在火塘边,鼓楼中,或者草坪上,静听一位手持琵琶的歌手在弹唱。随着弹唱内容的变化,听众们有时低声啜泣,有时磨拳擦掌,有时又发出朗朗的笑声……直至东方发白,他们还舍不得离去。这便是侗族人民在聆听他们心爱的琵琶歌,在进行最愉快的艺术享受。如果你要问他们对琵琶的评价,他们会向你啧啧称赞说:“劳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