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药用植物仪花和短萼仪花的显微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药材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的方法观察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 Hance)和短萼仪花(L.brevicalyx Wei)两种有毒药用植物有毒部位的显微结构特征。结果发现,仪花的根横切面皮层外侧有方晶排列成环,且有石细胞散在,韧皮部多由纤维组成;茎横切面皮层有方晶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鞘明显,其间嵌有较大型石细胞,韧皮部多由纤维组成;叶横切面海绵组织中有较多方晶散在,中脉维管束鞘明显成环,中脉下方明显凸起且斜向一侧;粉末中可见大量淀粉粒和方晶,晶鞘纤维明显。短萼仪花根横切面皮层不明显,韧皮部多由纤维组成,中央髓部明显;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鞘明显成环,其间嵌有石细胞,韧皮部多由纤维组成;叶横切面中脉维管束鞘明显成环,中脉下方明显凸起且斜向一侧;粉末中可见大量淀粉粒和方晶,晶鞘纤维明显。这些显微特征可以作为仪花和短萼仪花的主要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石蜡切片法比较分布在内蒙古赤峰市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亚洲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 L.)、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并头黄芩(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串铃草(Phlomis mongolica Turcz.)、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 6种唇形科植物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这6种唇形科植物的根多为次生结构,周皮脱落,有发达的维管组织.茎均是四棱形,表皮细胞角质层较厚,有腺鳞和表皮毛,皮层薄,近表皮均有1~2层厚角组织,含有叶绿体;初生维管组织为无限外韧维管束,均由4个维管束环状排列,其次生生长过程中,束间形成层产生新的小维管束和薄壁细胞;髓占比例大,髓射线宽.叶表皮细胞1层,排列整齐紧密,角质层较厚,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和腺鳞分布,腺鳞处大多数表皮下陷;叶为异面叶,栅栏组织含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有发达的孔下室,主脉木质部和韧皮部较发达.薄荷茎的皮层中含有晶簇细胞,并头黄芩的叶表皮中无腺鳞.  相似文献   

3.
沙田柚营养器官的初生结构及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沙田柚根、茎、叶初生结构及其发育成次生结构过程作连续石蜡切片观察发现:沙田柚根的初生结构为10原型,内皮层细胞卡氏带加厚不明显,根毛区近轴端稍后,维管形成层由实生木质部和实姓韧皮部之间薄壁细胞转化形成,茎中维管束形排列在茎顶端第二节间,维管形成层环已开始活动形成了次生结构,叶的栅 组织由多层细胞组成,主脉维管束为周韧型,维管束外围绕一环石细胞,在叶的栅栏组织和表皮下有溶生分泌胶分布,但在根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北柴胡茎、叶的个体发育过程.方法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茎尖、1年生和2年生茎以及叶进行了横向与纵向解剖观察.结果 北柴胡茎的发育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4个阶段.原分生组织由原套和原体组成.其衍生细胞形成初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组成.初生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分化形成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髓和髓射线.随着茎的继续发育.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由束中形成层产生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分子,而束间形成层仅产生薄壁细胞形成宽的射线.茎始终未产生周皮,而叶的发育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成熟结构3个阶段.北柴胡的叶为典型的异面叶,由叶片和叶柄两部分组成.分泌道在茎中主要分布在皮层和髓中,在叶中分布在维管束的上、下组织中,且这些分泌道均属初生分泌道.结论 北柴胡茎、叶的个体发育过程,类似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茎、叶的一般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离子芥Chorispora tenella(pall)DC.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构特点。茎、叶表皮细胞外面有角质层,根的木栓层有栓化现象,叶表皮气孔多,栅栏组织发达,其维管束围有一层维菅束鞘细胞,内含较多叶绿体,为C_4植物型。茎具有髓腔的特殊结构。  相似文献   

6.
对两型豆的营养器官进行解剖学研究表明,两型豆根的初生木质部为4原型;茎的初生维管束中有3大束和5~7小束,两个大维管束之间夹有2~3个小维管束,所有维管束在茎的横切面上呈环状排列;茎的次生结构中的次生韧皮部的韧皮纤维发达;地下茎的结构和茎的结构相似;叶片下表皮细胞内有单晶存在,上表皮无气孔;上胚轴的维管束呈“T”字形。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到十字花科短命植物鸟头荠[Euclidium syriacum(L.)R.Br.]的根、茎、叶有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构特点,其结果表明鸟头荠有中生植物结构特点.它的根系分布在土壤的表层.根的次生木质部导管直径大.根、茎、叶中都有大型的薄壁细胞.茎、叶表皮细胞外壁有角质层,叶的表皮细胞还有表皮毛和腺毛,叶表皮气孔多,栅栏组织发达,其维管束围有一层维管束细胞,内含较多叶绿体,为C4植物型.综上所述,鸟头荠的根、茎、叶的结构虽然有一些旱生特点,但总体上看,仍然属于典型的中生植物.鸟头荠是一种结构简单,生长发育快,光合效率高,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中生结构特点的一年生短命植物.因此可以断定,一年生早春短命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是内部结构的特化,而更重要的是利用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和短的生活周期来完成的.因此早春短命植物鸟头荠是干旱植被中一类特殊的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和描述了绵毛马兜铃的根、茎、根茎及叶的解剖构造。该植物茎与根茎的构造相似,均有表皮、皮层、淀粉鞘、周维纤维、六束维管束、髓及髓射线。笔者发现在其茎、根茎、根和叶柄次生构造的薄壁组织中,存在分散的分泌细胞,以根茎和根中的数量最多。这种分泌细胞所含的黄色芳香油即是药用有效成份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疆六种盐生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生长在新疆石河子盐碱荒漠的6种盐生植物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植物表现出许多适应旱生和盐生环境的特点。其基本特征为:叶表面有表皮毛、盐腺或乳状突起,气孔下陷;栅栏组织和储水组织发达,构成等面叶和肉质叶;具粘液细胞;部分植物叶片退化成鳞片状,而由同化枝执行光合功能。茎中维管束发达,具异型维管束,维管束帽及纤维细胞的存在增强了植株的坚固性。  相似文献   

10.
以籽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Ziyingui’)和日香桂(O.fragrans ‘Rixianggui’)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桂花营养器官根和茎的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桂花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根毛,表皮细胞长轴与根圆周垂直,有明显的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中柱)为五原型。次生生长旺盛,次生韧皮部中有少量的韧皮纤维;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少量腺毛分布;外韧维管束;次生韧皮部中分布有较多的韧皮纤维,呈完整的一环,增加了茎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1.
酸枣的花蜜腺环绕在子房基部的周围,属花盘蜜腺,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构成,花托维管束末端终止于泌蜜组织基部。分泌表皮外覆盖有较厚的角质层。蜜腺下方薄壁组织中分布有大的粘液腔和含单宁细胞,据组化测验,粘液腔中含有大量的多糖物质,可能与原蜜汁的来源有关。在花的发生和发育过程中,花盘有其自身的原始细胞,但蜜腺是由花盘表层细胞分化而来。原蜜汁来源于维管束末端韧皮部,经泌蜜组织加工成蜜汁,分泌到气孔下腔,最后通过张开的气孔泌出体外。  相似文献   

12.
<正>以籽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Ziyingui’)和日香桂(O.fragrans ‘Rixianggui’)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桂花营养器官根和茎的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桂花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根毛,表皮细胞长轴与根圆周垂直,有明显的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中柱)为五原型。次生生长旺盛,次生韧皮部中有少量的韧皮纤维;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少量腺毛分布;外韧维管束;次生韧皮部中分布有较多的韧皮纤维,呈完整的一环,增加了茎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3.
以六盘山鸡爪大黄(Rheum tanguticumMaxim et Balf var.liupanshanenseCheng et Kao)的根、根茎、茎和叶为材料,采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各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根、根茎、茎和叶的结构特征各有特点,根和根茎次生结构发达,次生维管组织占较大比例,具有较为发达的薄壁细胞,对大黄多糖等有效成分的贮藏和积累起重要作用,根茎髓部发育形成了异型维管束,茎和叶中不同程度地贮藏了一定数量的大黄多糖.研究结果为该植物的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自然状态下南方红豆杉茎干向下萌生的气生不定根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气生不定根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和发育特点:(1)根为二原型,侧根正对着木质部发生;(2)幼根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加厚,维管柱内紧挨中柱鞘内侧具有2~4层大型薄壁细胞;(2)根中无髓和树脂道;(4)次生结构发生于根毛区,维管形成层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转化形成;(5)中柱鞘和栓内层细胞富含单宁类物质;(6)次生韧皮部有石细胞,次生木质部射线发达.  相似文献   

15.
在光镜下观察了松属(Pinus L.)14种、1变种茎次生韧皮部结构,并对亚属间及一些种间差异进行了比较,主要结果为:(1)各种茎次生韧皮部结构基本一致。次生韧皮部由轴向和径向两个系统构成。轴向系统的主要成分为筛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含晶细胞和径向片;径向系统由单列和纺锤形两类射线组成。与具功能韧皮部相比,不具功能韧皮部的组成分子在形态、结构及排列上均发生显著变化。(2)次生韧皮部分层现象,射线扩张现象,树脂道密度,含晶细胞频率,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后合物含量,射线高度,以及筛胞长度、径向宽度和弦向宽度,筛域直径,直立射线细胞高度和径向宽度等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但无明显的规律。(3)两亚属在晶体形状和长度、树脂道上皮细胞数(具功能或刚失去功能的韧皮部)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差异,可作为属内分类的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光学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叶鞘维管束纤维的结构及其生长变化的研究分析表明:(1)宏观上,叶鞘从叶基部至顶部颜色由白色逐渐变为棕褐色,薄壁细胞逐渐失活;(2)叶鞘自叶基部至顶端的木素相对含量逐渐增加,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相对含量则逐渐减少;(3)棕榈植物维管束纤维表面均被硅石颗粒覆盖,这些硅石颗粒的大量存在,对棕榈的耐腐性或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初生根具5—6原型初生木质部,韧皮部与之交互排列。根表皮层具一层细胞,壁薄,无根毛。皮层有多层薄壁细胞,内皮层无卡氏带加厚。茎的表皮层有大量腺毛,气孔从表皮层向上拱,皮层内有乳汁分泌道。中柱鞘具1—3层薄壁细胞。形成层成环状,具双韧维管束。每一维管束的内外韧皮部均由筛管,伴胞组成。髓部细胞在生长中部分或全部破坏。叶表皮层上有腺鳞。栅栏组织薄壁细胞1—3层,海绵组织中空腔发达。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主脉亦为双韧维管束。  相似文献   

18.
金花茶为我国特产的名贵花卉植物,其形态学上的主要特点:常绿小乔木,花为金黄色,花形盅状和豌状:初生根内皮层具凯氏带加厚,其细胞含黄色分泌物,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中央无髓;次生根中央有髓,初生茎具外韧维管束,中央有髓;次生茎韧皮部和髓中均有近等径形的大小不等的石细胞分布。两面叶的叶片远轴面具有三细胞型气孔和两种不同形态的腺鳞:一种中央有一个下陷的气孔,另一种中央是数个大型细胞。叶柄和叶片的主脉维管束鞘外的薄壁细胞中有大形的分枝石细胞分布,叶肉中有单个的骨状和分枝的石细胞贯穿其间,雄蕊多数,萼片、花瓣、雄蕊基部联生,开花后整体脱落。雌蕊由三个心皮组成三室,中轴胎座,倒生胚珠,两层珠被,薄珠心。  相似文献   

19.
 对产于云南绿春异型南五味子(Kadsura heteroclita(Roxb.)Crai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中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测定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kadsudilactone(1),长南酸(changnanicacid2),nigranoicacid(3),acetylaleuritolicacid(4),(+)-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9-O-β-D-glucopyranoside(5),isolariciresinol-9-O-β-D-xylopyr-anoside(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化合物1,5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和6则首次从南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对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紫茉莉根的结构分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除有正常的初生和次生结构外,还具有三生结构。茎的结构分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表皮上有多细胞毛,皮层中有针晶细胞。维管束外韧型且比较特殊,既有双子叶植物同心环状的维管束,也有单子叶植物散生的维管束。叶的结构为表皮、同化组织和维管组织。栅栏和海绵分化明显,中脉由3个维管束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