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冠花根瘤菌8406、MXCV1、MXCV2.MWCV3,MXCV4等五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8406、MXCV1、MXCV2在YEM培养基中生长较快,代时在5小时以下;而MXCV_3;MXCV4生长较慢,代时分别为8.0和8.4小时.所有菌株在YEM培养基中产酸,对单糖、双糖、多糖等多种碳源的利用行为相似,在碳源利用时大多产酸,对抗菌素的抗性特征等都与一般快生型根瘤菌相似.菌株对有机氮源利用较好,而利用无机氮源生长较差.石蕊牛奶反应中均出现血清环、产酸或产碱,菌株在34℃以上高温均不生长,生长pH范围为6.0—8.5,菌株的耐盐能力不超过0.1mol/L NaCl.小冠花——根瘤菌共生效应表明,菌株MXCV_2的接种效果最显著,有作为优良菌株用于生产菌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青海茶卡盐湖嗜盐碱芽胞杆菌资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3种不同的培养基,通过可培养法,从青海茶卡盐湖样品中共分离获得110株嗜盐碱芽胞杆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得出这些菌株为芽胞杆菌10个属的41个种,它们与最近匹配模式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在96%~100%之间,以芽胞杆菌属为优势菌,共计25种83株;存在6个潜在新种.3种酶筛实验结果表明,87%的嗜盐碱芽胞杆菌菌株具有产酶能力,产蛋白酶70株,产纤维素酶81株,产木聚糖酶50株.青海茶卡盐湖中的芽胞杆菌种类丰富多样且能产多种酶,并且潜藏着新的微生物物种,研究结果可为嗜盐碱芽胞杆菌资源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产氢菌株Clostridium sp. T7分离自天津海水浴场潮间带的污泥.研究起始pH、碳源、氮源、NaCl质量分数对菌株T7产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T7最适产氢的起始pH是6.0,能够利用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碳源发酵产氢.菌株T7能够利用牛肉膏和酵母粉为单一氮源产氢,不能利用蛋白胨为氮源进行产氢.NaCl质量分数能影响菌株T7的产氢量,海水培养条件(NaCl质量分数为3%)下,最高产氢量是每摩尔葡萄糖(1.48,±0.05)mol,相比之下,淡水培养条件下其产氢量提高20%.NaCl质量分数在0.4%~7%时,菌株T7都能够产氢,这表明菌株T7有望应用于淡水或高盐有机废水产氢领域.  相似文献   

4.
高效选育产氢光合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降解有机废水转化太阳能为氢能是一条理想制氢途径 .为使选育的菌株实用性更强 ,本文选用有机废水主要降解产物—乙酸为唯一氢供体 ,在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 ,利用紫色非硫细菌培养基 ,紫色硫细菌培养基和绿硫细菌培养基 ,从不同的水域环境中进行了产氢光合细菌的筛选 .从影响太阳能转化效率主要因素出发 ,本文对分离纯化的 1 5株光合细菌进行形态学特征研究基础上 ,着重进行了最适生长温度、光合色素成分、利用硫化物能力和耐盐能力的测定 ,并将其分为 4个类群 .在对每组细菌初筛基础上 ,本文对选育出的 8个菌株进行了生长动力学测定 ,其中Z ,SP2 ,R3,Y7菌株能利用乙酸快速生长 .对其产氢动力学研究表明 ,这些菌株均具有光合放氢活性 ,其中Z菌株产氢得率最高 .在含有 2 0mmol·L-1 乙酸钠和 5mmol·L-1 谷氨酸钠的培养基中 ,其产氢得率为 3 0 8.9ml·g-1 .这 4个菌株生理生态特性完全不同 ,且能利用乙酸光合放氢 ,在有机废水光合制氢技术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  相似文献   

5.
小冠花瘤菌8406、MXCV1、MXCV2、MWCV3、MXCV4等五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8406、MXCV1、MXCV2和YEM培养基中生长较快,代时在5小时以下;而MXCV3;MXCV4生长较漫,代时分别为8.0和8.4小时,所有菌株在YEM培养基中产酸,对单糖、双糖、多糖等多种碳源的利用行为相似,在碳源利用时大多产酸,对抗菌素的抗性特征等都与一般快生型根瘤相似。菌株对有机氮源利用较好,而利用无机氮源生长较差;石蕊牛奶应中均出现血清环、产酸或产碱,菌株在34℃以上高温均不生长,生长pH范围为6.0-8.5,菌株的耐盐能力不超过0.1mol/L Nacl,小冠花-根瘤菌共生效应表明,菌株MXCV2的接种效果最显著,有作为优良菌株用于生产菌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金合欢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金合欢根瘤分离到6株金合欢根瘤菌并鉴定这些菌株为快生型,该菌在酵母浸出物--甘露醇(YEM)培养基上产酸,代时在4小时以下,金合欢根瘤菌能利用包括双糖在内的大部分,碳源,但其中MXAF4,MXAF5和MXAF6不能利用大部分快生型根瘤菌能利用的蔗糖,事欢要胶 生长PH范围广(PH4.5-9),所有菌株能在37度条件下生长,其中MXAF4,MXAF5和MXAF6在40度仍能生长,而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在37度条件下不能生长,金合欢根瘤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四环素敏感而对青霉素有抗性,金合欢根瘤菌根据石蕊牛奶反应可分面两群:菌株MXAF1,MXAF2和MXAF3石蕊牛奶反应产酸 乳清环,而菌株MXAF4,MXAF5和MXAF6产碱无乳清环。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大米培养基,对黄曲霉菌株进行了产毒试验,利用薄层层析法进行了检测,分析了辽宁地区土壤——作物体系中黄曲霉的产毒特征。结果表明黄曲霉菌株平均产毒率为40%,黄曲霉S品系都是产毒品系,大部分L品系菌株属于不产毒品系。S品系在黄曲霉构成中的比重,将在极大程度上决定和反映了黄曲霉菌株产毒率的大小。试验中未检出强产毒菌株,说明辽宁地区土壤——作物体系中黄曲霉菌株具有较低的产毒潜力。  相似文献   

8.
从高温环境中分离得到具有高产氢活力的微生物菌株,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Proteussp.该菌株能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淀粉等多种有机物为底物催化产氢.该菌株利用葡萄糖产氢的最适条件为:葡萄糖浓度0.1mol/L;菌体细胞密度OD600=0.60;反应系统起始pH值7.0;反应温度40℃.在该条件下菌株的最高产氢活性可达8.05μmolH2/h·mgprot.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7条随机引物对采自云南省不同玉米产区的玉米大斑菌81个菌株的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共产生60条谱带,其中43条为多态性带,占71.7%.利用UPGMA法对DNA扩增图谱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0.50为阈值,81个菌株可分为5个遗传群体,表明云南省玉米大斑病菌中具有丰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然而,这种分子标记所划分的群体与菌株来源地及致病类型间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纳豆激酶产生菌的固体发酵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影响纳豆激酶产生菌固体发酵时产酶影响因子如碳源/氮源、含水量、温度、pH和培养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1适宜的固体发酵产酶培养基豆粕:麸皮比为3∶1;菌株2适宜的固体发酵产酶培养基豆粕:麸皮比为1∶1时产酶活性最高;菌株1适宜的培养基含水以50%最好,菌株2以70%最好;培养基初始pH均在7.0时酶活最高;发酵温度均以25℃最好,不易超过30℃;两个菌株的适宜发酵时间分别为36 h(菌株1)和72 h(菌株2).在优化发酵条件下,两个菌株单位发酵物中纤溶酶平均酶活力可分别达到1 407.25 U/g(菌株1)和953 U/g(菌株2).  相似文献   

11.
以宜昌某制药厂排放废水为碳源和氮源,经过驯化和筛选得到有特异性降解能力的菌株.选择三峡大学求索溪、校医院旁池塘和教师公寓附近池塘这3处不同类型的污泥富集培养,经过第1次驯化发现求索溪污泥中菌株的降解能力最好,降解率约为39.3%.在第1次驯化的接种源基础上继续进行第2次和第3次驯化,发现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降解率分别为65.5%和78.0%.经过划线分离和纯化,得到对制药厂废水具有极强降解能力的优良菌株QA.用单因素优化法确定了QA菌株降解制药废水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pH 7.0,底物体积分数为600 mL/L,且在QA菌株的最适条件下,其降解制药废水70 h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菌丝干重法、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和磺胺比色法分别测定了HD19、ZT13和D1 3个树粉孢属杜鹃花菌根真菌菌株在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氮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含氮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结果表明:3个菌株在3种氮源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而且无机氮培养基中菌株生物量和氮吸收量均显著高于有机氮培养基; 其中菌株HD19在硝态氮培养基中氮吸收量显著高于铵态氮,而菌株ZT13和D1在铵态氮培养基中氮吸收量较高; 菌株在硝态氮培养基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较高,说明树粉孢属杜鹃花菌根真菌不仅具有较好的利用硝态氮的能力,还可以吸收利用其他形态的氮源,外源硝态氮可以诱导该类真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复合异养脱氮菌群脱氮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从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4株高效去除氨氮(NH4+-N)和总氮(TN)的异养硝化细菌C16、C17、YX1、YX2。经96h培养,4株菌的氨氧化率均在90%左右,TN去除率也达到了68%以上。组合试验研究表明,4株菌组成的复合菌在降解NH4+-N和去除TN时均比单一菌株和其他组合菌的效果好。经24h培养,四株菌组成的复合菌群的氨氧化率可达95%,TN去除率也达到了91%。  相似文献   

14.
一株吡啶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了一株能以吡啶为唯一碳、氮源的细菌,经鉴定为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W12)。W12菌具有壮观霉素和潮霉素抗性。降解实验结果表明,W12菌能够将505.4mg/L的高浓度吡啶在26小时内完全降解,但不具有降解苯酚和喹啉的能力。质粒提取实验结果显示,W12菌含有两个大质粒,消除质粒后菌株的吡啶降解能力明显低于野生菌,因此该菌株所携质粒可能与W12菌的吡啶降解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株产菌核青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到73株青霉,从中筛选出能够产生菌核的Q1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初步将Q1菌株鉴定到青霉属汤姆青霉系(Penicillium thomil series).实验结果表明Q1菌株形成菌核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5,麦芽汁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供试的4种无机盐中,K_2HPO_4的单因子效应最好,说明K_2HPO_4对于Q1菌株的茼核形成有重要作用.培养基的碳氮源对Q1菌株的菌核生物量有较大影响,麦芽糖是最好的碳源,酵母膏是最好的氮源.培养基的含碳量保持在20 g/L,含氮量保持在0.24 g/L~0.48 g/L时,对Q1菌株菌核形成有利.  相似文献   

16.
有机碳氮源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Zarrouk溶液中添加不同的有机碳氮源,研究它们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糖类中,浓度为1.5 g.L-1葡萄糖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影响明显,平均生长速率增加了19.1%,平均世代时间减少了16.0%,其次为麦芽糖,平均生长速率增加了5.2%,平均世代时间减少了5.6%;有机酸钠盐对螺旋藻的生长影响不太明显,只有苹果酸盐对其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机氮源中,只有0.2 g.L-1尿素有微弱的促长作用。添加的有机碳氮源中,苹果酸钠对螺旋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螺旋藻单位藻体的叶绿素a含量提高了73.4%,葡萄糖则使单位藻体的叶绿素a含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L—苹果酸产生菌Aspergillus flavus HLD—12产酸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HLD-12菌株发酵L-苹果酸的特点.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CaCO3、金属离子和促进剂等因素对HLD-12菌株苹果酸发酵的影响,确定了HLD-12菌株的最佳产酸条件,其中最适碳源为8%的葡萄糖,最适氮源为0.15%的(NH4)2SO4,CaCO3浓度为7%。生物素和丙氨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显著提高HLD-12菌株的产酸水平。  相似文献   

18.
油田采出水絮凝菌的筛选及絮凝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次采样,反复分离,从油田采出水和回注污水中分离得到16株产絮凝剂菌株,经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细菌。细菌生长过程均可产生具有絮凝作用的胞外分泌物,经实验对油田采出水具有高絮凝作用。分别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值、培养温度等对其产生絮凝剂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玉米淀粉是较好的碳源,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适宜培养温度为320C,初始pH为7.5~9,摇床转速为150 r/m in。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以鱼粉为原料的优质饲料蛋白源以及相关保健食品,开展了用不同鱼粉为氮源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生产蛋白酶及其酶解效果的研究,比较了不同菌种的发酵效果,确定了最佳发酵时间.通过蛋白酶活性测定和氨基态氮含量测定分析了不同菌种的产酶能力和酶活性大小及其酶解效果.结果表明,用罗非鱼鱼粉和处理过的鳕鱼鱼粉发酵商业化的工业菌种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酶活性显著高于鲢鱼鱼粉(P<0.05),发酵后上清液中的氨基态氮含量也显著高于鲢鱼鱼粉(P<0.05),即工业化的枯草芽孢杆菌对不同鱼粉的发酵效果不同,罗非鱼鱼粉和处理过的鳕鱼鱼粉发酵效果显著优于鲢鱼鱼粉.  相似文献   

20.
亚麻脱胶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云南亚麻沤麻水、种植土、沤麻残渣堆积土中粗筛获得具有果胶酶活性的菌株51株;通过几种酶活性测定,获得果胶酶和木聚糖酶(主要的半纤维素酶)活性较高、无纤维素酶活力且脱胶周期短的目的菌株4株.基于4个菌株的果胶分解能力、沤麻周期长短以及沤麻的效果等指标,最终确认YN1.1是优良的亚麻脱胶菌株.经16S rRNA基因测序和生理生化鉴定,该株菌为芽胞杆菌属的地衣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