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四叉树的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四叉树的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杨名生张立京(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116024)关键词:有限元法;网格分析/四叉树分类号:TP391.72有限元法(FEM)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是有限元分析的前提和基... 相似文献
2.
曾纯一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6):1132-1135
研究了Clifford分析中k-超正则函数的一些性质,首次定义了二次k-超正则函数及拟二次k-超正则函数,并讨论了k-超正则函数和二次k-超正则函数之间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AutoCADR12实体造型模块(AME)为图形输入工作平台,研究了AME提供的六种基本实体的DXF文件数据格式,开发出铸件实体有限差分网格剖分程序,并举出实例.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空间表面三角形边界元单元自动剖分的新算法。给出了节点及单元形成的算法及有关规则.最后,给出了典型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目前的图形裁减算法,介绍了在网格基础上实现对矩形进行三角剖分.从而实现对二维图形进行边界裁减的技术.同时也大概的介绍了实现程序的平台,以及程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基于位移形函数的梁柱单元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框架结构梁柱单元的有限元分析,但其计算精度受到位移形函数的限制而难以提高.对比基于位移形函数的相关理论,总结基于力形函数的梁柱单元理论,进行有限元程序编制,计算过程中采用柱面弧长法来进行迭代求解.程序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基于力形函数的梁柱单元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均高于基于位移形函数的梁柱单元. 相似文献
7.
利用形函数性质产生直梁单元形函数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形函数性质产生直梁单元形函数: 首先利用直梁单元形函数在其余节点上的性质构造在第j 个节点上包含待定常数的形函数表达式, 然后利用该形函数在第j 个节点上的性质, 求得在该节点上的所有形函数, 最后重复上述步骤可得到梁单元其余节点上的形函数. 以3 节点6 自由度直梁单元为例, 阐述了该方法产生形函数的应用, 同时也给出了2 节点6 自由度和2 节点8 自由度直梁单元的形函数.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 该方法求解形函数的工作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
二维有限元网格的局部加密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设计了关键点、圆域和矩形域三种有限元网格局部加密方式.在所构造的局部加密嵌入面域内,利用基于Delaunay剖分的动态节点-单元一体化生成算法生成局部加密网格,并将其嵌入原网格,以实现分析对象关键区域有限元网格的局部加密.算例表明,该方法生成的网格质量良好,符合有限元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细观层次上,把混凝土看作是由水泥砂浆、骨料及二者之间的界面组成的复合材料,通过渐变网格剖分的方法先后对随机投放的骨料、界面和水泥砂浆进行网格剖分,删除多余节点,重新排列节点顺序,建成三维随机骨料分布的细观有限元数值模型.用细观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混凝土的单轴拉伸和不同围压下的假三轴数值试验,分析不同加载形式对混凝土试件破坏形式以及承载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渐变网格剖分方法的再生混凝土细观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观上,把混凝土看成是由骨料、砂浆以及它们之间的界面等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对于光滑的球形骨料,预先进行镶边处理,并在此基础上首先对封闭域形成表面单元,然后采用拓扑映射的渐变网格剖分方法往里拓扑成四面体单元网格,按同样方法依次生成界面单元网格和砂浆单元网格,删除表面单元和多余节点后形成混凝土试件的三维细观有限元网格模型。采用该细观有限元模型进行再生混凝土的单轴压缩数值破坏试验,结果表明,该网格模型在单机环境下很快的就能完成数值试验,与以往的自由网格剖分法和映射网格剖分法生成的细观有限元模型相比不仅在计算规模上大大缩小了,而且模拟的破坏形态与实际非常吻合,精度也很高。 相似文献
11.
物理设计中,布局密度过高导致的拥塞是一直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划分的密度控制方法来改善EDA工具在自动优化拥塞方面的局限性,以Synopsys公司的后端工具IC Compiler为主要实验工具,通过将目标模块划分成网格(grid)的形式,分析每个网格内的布局密度信息,对可能出现拥塞的区域通过算法进行控制,以达到减少并解决布局拥塞的目的.实际工程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模块中由于布局密度过高引起的拥塞问题,同时改善了设计时序,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长治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及其水污染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汇总核实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对长治市1991年~1995年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对主要水体、次要水体、入河排污口、主要污染源进行了调查、评价和GPS定位,并对水环境进行功能区划分.结果表明:本次功能区划分涉及到的长治市辖区内的主要水体及支流共24段,划分为源头水和饮用水源功能区、饮用水源补给功能区两类;其中,源头水和饮用水源功能区16个,占总数的67%;饮用水源补给或渔业用水功能区8个,占33%.划定的各类功能区目标水质要求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的6个,占25%;Ⅲ类水质标准的18个,占75%.最后提出相应的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离散算法精度较高,但水管周围温度梯度较大,必须布置较密的网格,计算量较大.为了同时满足计算量和工程精度的要求,需研究水管周围的网格密度.建立3个不同网格密度的含水管混凝土块有限元模型,对每一个模型都分别赋以3种不同的管壁放热系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对于大坝目前常用的塑料冷却水管,将水管周围混凝土网格加密1层即可满足工程需要;对于高导热性能塑料水管或金属水管,建议加密2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先进冷却系统(ADCOS)喷嘴集管及供水管路流场进行有限元计算,对流量分配管和喷嘴供水管在不同直径、不同入口流速条件下的流体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满足喷嘴集管需求的喷嘴供水管直径,为喷嘴集管的入口流态均匀性提供了保证,并研究了在此入口条件下具备多层阻尼结构的喷嘴集管的稳态流场状态,经过对喷嘴出口流速数据进行分析,可看出在设备能力区间,喷嘴集管出口流速具有良好的均匀性,标准差最大为02692,最小为00982.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含分流叶片的亚声速平面叶栅的反命题,运用多块分区搭接网格技术将流动区域分成两部分生成计算网格,再根据泛函的驻值必要条件,应用变域变分有限元方法对分流叶栅叶型进行了反设计。变域变分通过把可变边界结合在变分泛函中,使其与求解流场的控制方程结合起来,从而使可变边界求解和流场分析可以完全耦合地进行,因而适合于分流叶栅的反问题研究。由于分流叶片的存在,使得很难在流动区域内生成一体化网格,因此该文应用了多块分区搭接网格技术。该技术可保证每一子域都具有高质量的计算网格,并且子域与子域间的流场信息交换也简单易行。两个典型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遗传算法及Hicks-Henne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大展弦比机翼的层流翼型为研究对象,在低雷诺数范围内结合遗传算法与N-S方程气动数值解法,依靠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计算技术,对翼型进行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在基准翼型的基础上,翼型描述采用了基于Hicks-Henne型函数的解析函数线性叠加法,个体以解析函数中的变量组成,通过选择、交叉及变异操作,进行了以高升阻比为目标的优化设计.优化后翼型在低雷诺数条件下的升力系数及升阻比有所提高,证明了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层流翼型气动外形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交叉口关联度量化分析方法,给出了相邻交叉口关联度与多交叉口组合关联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定义控制子区划分方案的解集空间、约束条件与评价准则,建立了协调控制子区划分模型;采用子区划分层扩散算法实现对控制子区划分方案的分析评价,给出了一套完备的控制子区划分流程.通过算例分析,对基于关联度分析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方法进行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8.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城市日用水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城市日用水量影响因素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探讨了城市日用水量预测模型的求解方法.建立日用水量和其相关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算法与支持向量机(SVM)回归法求解该预测模型.RBF网络具有结构自适应确定,输出不依赖初始权值的优良特性;SVM回归法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准则(SRM),以统计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运算速度快,泛化能力强,预测精度高.通过分析验证的结果,证明了该日用水量预测模型的可行性,采用RBF和SVM两种求解方法均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Taylor展开的无单元插值形函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无单元伽辽金法的基础上,构造了基于Taylor展开的具有过点插值的无单元形函数,它可以和有限元法一样处理边界条件,克服了传统的无单元伽辽金法遇到的瓶颈问题;对非凸边界的处理,提出了新的准则--弧弦准则(arc-string criterion).这样,可大大减少了无单元法的计算工作量,提高了边界处理的精度,并且继承了无单元法及有限元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压力容器与切向接管结构应力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强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压力容器与接管切向连接部位进行了应力分析,获得了该部位的应力分布信息,并与正交接管连接结构形式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压力容器的切向接管连接结构,使连接区域及其附近区域的应力分布复杂化,并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其应力集中系数随接管与筒体连接处距离的增大而快速降低;各类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接管与筒体连接处且位于接管上部位的内侧区域,是筒体失效的危险区域;与压力容器正交接管开孔连接结构形式相比,采用压力容器切向接管连接结构,其连接部位的应力分布更趋复杂化,有更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另外,本文还详述了采用JB4732—1995应力分析设计标准对压力容器与接管切向连接结构进行强度评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