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液体在毛细管中升高或降低与其蒸汽的高度分布之间的联系。即液体在毛细管中形成液柱,同时形成凹月面,液体在凹月面处的蒸气压低于毛细管底部液平面的蒸气压而等于液平面上方与凹月面等高处的蒸气压。另外,就几种常见的与蒸气压有关的自然现象作出了与现行物化教材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在沸点以下,液体内含在空气的气泡内饱和蒸气压大于同温度下平面交界处的饱和蒸气压.  相似文献   

3.
在沸点以下,液体内含在空气的气泡内饱和蒸气压大于同温度下平面交界处的饱和蒸气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凸液面上饱和蒸气压比平液面时大,凹液面上饱和蒸气压比平液面时小的宏观热现象的微观解释的讨论,指出了一些教科书对这一问题阐述的偏颇和不足,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聚酰胺酸溶液成膜过程中的传质行为,采用自制液膜干燥实验装置在线测定聚酰胺酸溶液质量的变化.假设气、液两相传质通量相等的条件下,计算了溶剂气相传质系数和液面蒸气压.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干燥温度、液膜厚度、溶液相对分子质量对液膜表面蒸气压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膜过程中存在溶剂蒸发与聚酰胺酸溶液亚胺化反应的相互竞争.干燥初期溶剂蒸气压迅速升高,液膜表面溶剂的扩散为控制步骤;而干燥后期溶剂蒸气压较小,溶剂在膜内部扩散成为控制步骤.同时随着液膜厚度的增加、干燥温度的升高及溶液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液面蒸气压的最大值呈现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22种极性缔合物质的热力学性质评价CPA、SRK、PR和PR-Sun状态方程的预测能力,比较仅采用蒸气压、同时采用蒸气压和液体体积两种方法回归CPA状态方程参数的准确性。结果表明,CPA-1和CPA-2状态方程对蒸气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ARD)均小于0.50%,对蒸发焓预测结果的ARD分别为8.30%和8.24%,CPA-2状态方程对液体体积的预测结果明显优于CPA-1状态方程,其ARD为1.90%。CPA-1和CPA-2状态方程对缔合物质热力学性质的预测结果优于立方型状态方程,且以蒸气压和液体密度同时回归的CPA模型参数优于仅以蒸气压回归的参数。  相似文献   

7.
<正> 国内外现行的测定蒸气压装置,几乎都采用大量的汞和真空泵。这种装置很不适宜于实验室新手和学生操作。为创立一个简易的、适合教学和学生操作为目的的测定蒸气压装置,Borrell 和 Nyburg 曾研究用毛细管测定水的蒸气压,大大简化了通常测定蒸气压装置。但其实验装置仍然没有避开汞。近期 Gerald S.Levinson 根据 Borrell 和 Nybu—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气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之间的关系,既可依据热力学理论利用相变平衡条件求出,也可以利用毛细现象和等温气压公式求出,两者是等效的.并澄清和明确了上述关系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增加静压对液体蒸气压的影响,用一种与常见方法不同的新方法导出了外压与蒸气压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与液体沸腾、过热有关的一些概念。提出液体中蒸气气泡的凹面不影响液体蒸气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与液体沸腾、过热有关的一些概念。提出液体中蒸气气泡的凹面不影响液体蒸气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流携带法对FeO-CaO-SiO2-Al2O3-ZnO-PbO-Cl体系中Zn、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进行测定,并对温度、渣成分、Cl含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为970~1 030 K条件下FeO-CaO-SiO2-Al2O3-ZnO-PbO-Cl体系中Zn、Pb氯化物饱和蒸气压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Pb氯化物蒸气压值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碱度、FeO含量均对Zn、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影响很大,低碱度可提高Zn、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高FeO含量虽可增加ZnCl2饱和蒸气压,却降低了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Cl含量越高,该体系中Zn、Pb氯化物的饱和蒸气压越大.  相似文献   

13.
在高热流条件下电热毛细管材料的消融过程中,会形成壁面蒸气罩效应,这种等离子体壁面蒸气罩特性对消融控制电弧发生器的工作性能非常关键。该文建立了蒸气罩的理论计算模型,同时应用等离子体发生器一维瞬态模型进行计算比较。计算表明,该文所建模型及计算方法基本能正确反映毛细管材料消融中的蒸气罩效应,并得到了实验的证实。  相似文献   

14.
恒温热重法测定离子液体蒸气压和汽化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饱和蒸气压和汽化焓是离子液体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不可或缺知识。然而,离子液体饱和蒸气压极低,常规测定蒸气压的方法基本不再适用.热重分析法是最近几年开发的直接实验测定离子液体饱和蒸气压新方法,它具有样品用量少,测量时间短,精度较高的优点.简要叙述了热重分析法测定离子液体蒸气压和蒸发焓原理;简述了基于统计热力学计算离子液体气相和液相热容差的Verevkin方法,应用这个热容差数据可将实验测定的平均温度汽化焓ΔglHom(Tav)转换成参考温度298 K的值ΔglHom(298);同时,根据Hildebrand溶解度参数理论,提出了利用汽化焓数据预测计离子液体极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赤道太平洋洋面(11°S—11°N,120°E—80°W)1950—1987年2°×2°格点资料,计算和分析了ElNino和LaNina期间及前期1—6个月温、压、风的距平值,结果发现.ElNino。和LaNina前3个月赤道太平洋洋面温、压、风场有明显变化的征兆,证实了ElNino和LaNiha形成过程中赤道太平洋洋面气压、风和温度存在一种正反馈机制.ElNino前3个月到ElNino期间,赤道中、东太平洋洋面气压负距平发展,西太平洋洋面正距平发展,赤道洋面水平气压梯度下降,西风增强,赤道中、东太平洋洋面温度逐渐上升,正距平发展;LaNina的情形相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汽相沉积过程中的衬底表面结构的成核热力学,计算了平面与凹结构内的临界核形成能,表明与平面相比成核优先在凹结构发生。指出通过人工微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在凹结构内生长出点状结构,即在非平面上生长出点状结构阵列。  相似文献   

17.
在液体内部小气泡内的压力大于液体的压力, 当液体蒸气压等于表面压力时仍小于小气泡的压力而不能产生气泡, 因而产生过热。本文定量地论述了过热的条件和限度。  相似文献   

18.
1,毛细现象的产生.在毛细管刚插入液体时(润湿情况),我们可以设想:管内液体只是由于润湿而出现弯曲液面,并不上升,h=0(图一)。对于这样的凹液面,P_A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斯函数推导出了气敏元件动态测试时,气体到达元件表面的浓度值的计算公式,并对液体试剂取其上方蒸气测试时,进行了蒸气压修正.  相似文献   

20.
对于封闭体系中不作非体积功的过程自发性判据的热力学结论是:恒温恒压:△G≤0 (1)恒温恒容:△F≤0 (2)式中“=”号表示体系已达平衡状态。上述结论在一般物理化学教科书〔1〕中虽有严密论证,但是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热力学的初学者来说,如用启发性的论证方法,会更易于理解。为此本文推荐了Michael J.Perona的方法。他是举例论证 (1) 式的。因为化学过程绝大多数是在恒温恒压下进行的,所以 (1) 式更有现实的意义。他的论证思想大体如下:大家知道,天气干燥,水分就会迅速蒸发;温度很大,就会阴雨连绵。这个常识用化学术语表达时,就是当液体的蒸气压(P)小于其饱和蒸气压 (P) 时,液体的蒸发是自发过程;相反,当大于其饱和蒸气压时,蒸气的凝聚则是自发过程;而当两者相等时,气液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