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扬 《科学之友》2006,(2):46-46
冷战后,美、俄为争夺太空权展开激烈角逐,美国GPS问世后,俄罗斯的Glonass紧随其后。但研制Glonass的资金长期短缺,未能全部投入运营,因此美国G“PS一统江山”,在民用领域和几场战争中出尽风头。但由于GPS以军用为主,常被美国以军事和安全为由随意切断信号,令依赖美国这一技术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从提出到组建完毕历时20年,耗资200多亿美元.自海湾战争美军首次使用GPS于实战以来,GPS已成为美军赢得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支持系统.如今,美国正着手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满足未来的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3.
国际媒体在2005年12月28日纷纷评论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实验卫星"Giove-A"发射升空,认为"伽利略"卫星升空打破了美国的垄断,是对美GPS霸权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在共和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长的年轮上,镌刻着这样一群年轻人的"问天征程"——他们,在读博士期间攻克北斗导航核心关键技术;他们,从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一路披荆斩棘走到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他们,从三个"毛头小子"小组发展成长为300人的"国家队";他们,就是国防科技大学北斗青年创新团队。主动请缨——为了拥有自己的北斗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就展开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研究;70年代中期,便开始了GPS系统的地面试验。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GPS系统大显身手。1994年,  相似文献   

5.
素静 《科学之友》2003,(10):30-31
你想象得到10年之后的美国大兵是什么样子吗?美国军事专家近日指出,他们很可能装备一些诸如电影《星球大战》中的设备,看上去就和科幻电影里那些宇宙战士没什么两样!专家预测,“未来战士”的衣服会变色,他们的头盔上将装备GPS全球定位系统,他们射出的子弹是“聪明子弹”,会自动跟踪目标。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些未来战士们可以完全不必吃饭也不必睡觉! “目标部队”战服——臭汗变成纯净水《Pcmagazine》杂志的副主编比尔·马克龙称,美国国防部正在研制的这种新型战服上  相似文献   

6.
张元国 《科学之友》2007,(15):46-47
2006年10月,一只名叫"皮皮"的鹦鹉让无数的美国人陷入忧伤之中,在"皮皮"飞回自然后的几个月里,仍有成百上千的市民来到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参观它曾经生活过的"家",并默默地为它祈祷,而它的主人--动物学家乔克·奈因斯则时常徘徊在"皮皮"离开的地方泪流满面.这只被誉为"美国第一灵智乌"、"孟菲斯第一鹦鹉"的"皮皮"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这只神奇的小鸟有着非同一般的坎坷经历……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从提出到组建完毕历时20年,耗资200多亿美元。自海湾战争美军首次使用GPS于实战以来,GPS已成为美军赢得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支持系统。如今,美国正着手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满足未来的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8.
行星列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目前研制中的"行星列车",又叫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它的设计时速是2.25万km,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用它来横穿美国大陆只需要21 min,而喷气式飞机则要5 h.这种列车的轨道很特殊,要求在地下几十米处挖隧道,铺设2~4根直径为12 m的管道,将管道抽成真空状态后,用超导方式行驶悬浮列车.因为列车只能走直线,否则便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离心力.  相似文献   

9.
海湾之战,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大量使用了各种高技术兵器,使战场变成了高技术武器的试验场。GPS 技术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得以崭露头角。空间 GPS 系统 GPS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能覆盖全球的三维高精度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 GPS 系统始建于1978年,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由18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在12小时的轨道周期内,用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GPS技术被测量界所接受.从最初只涉及控制测量和高精度的大地测量,到后来俄罗斯GLONASS定位系统的完善、国内GPS制造商的产品更新、双星接收机的出现,促使定位精度更加准确,而且随着设备价格的下降及很好的售后服务,均给GPS的普及作了极大铺垫,使得GPS-RTK测量技术遍及测量领域.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卫星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已经达到实用水平,正在军事和经济建设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最著名也是最广被利用的是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全球无线电定位系统,它简称为GPS。除此之外,美国防部还开发过LORAN-A、LORAN-B、OMEGA等导航系统。美海军也开发了NNSS(海军导航卫星系统)。今后,这些系统都将统一到GPS上。 除美国外,前苏联也开发了军用的GLONASS(全球范围导航卫星系统)、法国国家宇宙研究中心开发  相似文献   

12.
世间真有"时间隧道"吗 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片<时光倒流七十年>风靡全球,首次以电影形式揭示神秘莫测的"时间隧道"这个概念.本片讲述了一位名叫理查的年轻剧作家在一次剧作演出大获成功后的答谢宴会上,意外遇上了一位他此前从未见过的、白发苍苍的老妇人.  相似文献   

13.
美国2月26日通过的新世贸大厦设计方案,以542米的高度大大超过了原110层的世贸双子楼.而最近以来,东京、汉城、迪拜等城市亦纷纷宣布了将在2007年或2008年建成世界第一高楼的计划.一场新的"高度竞赛"正悄悄拉开帷幕,摩天大楼在经历了"9·11"事件后的低潮与反思,再次复兴.在这一复兴的背后,是人类建筑技术和设计思路的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4.
"谁是在美国最著名的中国人?"排在前两位的是成龙和李小龙.这是蓝海国际传播促进会委托美国专业调查公司PRI做的"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民意调查答案. 答案肯定让许多人大跌眼镜: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请进来"极其频繁,孔子、鲁迅何以"不敌"成龙和李小龙?  相似文献   

15.
随着GPS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GPS控制网在布网方案和平差模型方面都不同于经典控制网.文章在总结了GPS网特点及优化设计原则,如可靠性、精度及经济性等方面特点,提出了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蒋建平 《科学之友》2003,(12):37-37
在“9.11”两周年前夕,美国《新闻周刊》提前于9月8日出版的一期刊文披露:“9.11”空气污染仍在危害着纽约市民的身体健康!而这一污染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竟是美国的环保署(EPA)。据悉.“9.11”恐怖袭击后,当时的环保署署长向纽约市民大拍胸脯说,“空气污染不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纽约市民轻易相信了此言,解除了必要的防护措施,结果致使不少市民患上了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在“9.11”两周年到来之际,那些深受世贸爆炸空气污染伤害的纽约市民们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纷纷起来质问美国环保署。  相似文献   

17.
能源危机促使人类大胆地寻找替代能源.美国科学家希望利用模拟太阳中心核聚变发能原理,打造出微型"人造太阳",为将来探索新能源带来希望.美国"人造太阳"于2009年春季首次点火.参与此次科研工作的主要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赵亮 《科学之友》2006,(3):38-39
随着"伽利略"计划首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欧盟与美国的空间竞赛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9.
今年1月美国新总统小布什入主白宫,1月下旬以来,美俄两国围绕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问题的争论明显升温.24日,美国新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宣称,1972年美苏两国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是冷战时代的产物已经过时.  相似文献   

20.
从1969年2月15日到4月15日,4位美国科学家住在一座"海底屋"内生活工作,前后共60天,一直没有浮出水面.每天早上醒来,他们就看见阳光穿过穿梭来往的银灰色针鱼群射下来,闪烁不定.从塑胶圆窗孔望出去,见到黄色的鲷鱼在环绕他们那座海底屋的活珊瑚花园中觅食.这4位"海洋人"吃过早餐后,背上潜水器从防鲨廊出去,进入安全潜游水域,与鲐鱼、琥珀鱼、青蓝的鲟鱼、各种鲜艳彩纹的雀鲷等邻居一同戏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