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农产品生产中的危害因素,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障食品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方法:调查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针对危害因素提出控制措施,并对控制前后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与评估。通过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农产品及相关环境中有机磷、有机氯、重金属、食源性微生物、硝酸盐的监测,实验组采取教育培训,指导科学用药,倡导使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选择优质土壤、水源等方式,对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实施干预和控制。结果:采取控制措施的实验组中的蔬菜、大米、菜油和豆类中12种有机磷的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而且对照组的蔬菜中检出了明令禁止使用的甲胺磷和甲基对硫磷;重金属铅、镉染污较轻,两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土壤、水中的HCH、DDT的检出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且以猪肉中有机氯残留量最高;以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值间接评价化肥的使用量,其超标率达55%,以叶菜的超标最为严重.食品中生肉、水产品、禽蛋均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检出率达25.2%。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组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多种农副产品的多种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前后农产品生产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实验组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方面都要明显高于未采取措施的对照组,因此,应加大推广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挖掘生物高效利用土壤养分潜力,保持土壤环境良性循环"围绕氮和磷在土壤中损失量大、作物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揭示了小麦等作物通过根系与根际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活化土壤中难溶性营养元素(以磷为主),提高其利用效率的机理;并从小麦及其具异源遗传背景的杂种中筛选能活化和高效利用土壤养分的种质资源,研究其遗传控制及品种改良技术,开辟了作物高效利用土壤养分育种新途径.系统研究了氮磷施入土壤后的去向以及如何提高其利用效率,减少养分对环境的污染,为高效肥料研制和农作物持续增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质量分数约占所处理水量的0.3%~0.5%(以含水质量分数97.5%计),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污泥量还可能会增加0.5~1.0倍。将污泥送往垃圾场填埋或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污泥含有病原菌和寄生虫(卵)、有毒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有害成分,且有恶臭、易腐烂,必须进行适当处理才能避免二次污染,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及其它微量元素,而且含量与农家厩肥相当,将活性污泥进行适当的处理去除有害成分,利用其有效成分加工成农用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重金属阻隔技术新型复合叶面硅肥及其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项目总体思路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引起农产品重金属超标率较高,农产品安全状况堪忧。大面积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难以采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问题。亟待开发一种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成本较低、不误农时的技术方法,降低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针对这一思路,我们的关键技术:环保型叶面硅肥产品及重金属阻隔技术。主要功能是抑制重金属向农产品可食部位运输,降低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5.
二异丙胺系列高温分子铁电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材料兼顾高性能、柔性、环保、质量轻、低矫顽场、可靠性等诸多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传统的陶瓷铁电材料提出了新的挑战。陶瓷材料虽然性能好却含重金属,还存在密度大、重污染、生产耗能高、材料矫顽场高、刚性强等不足。目前陶瓷铁电材料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电子信息工业发展对材料的需求,急需寻找新材料去弥补传统陶瓷材料的不足。在此背景下,分子铁电材料由于自身的诸多特点重新受到重视,其质量轻、柔性高、环保、无重金属、能耗低。因此,我们将分子铁电材料与陶瓷铁电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借鉴相关研究的新发现、相关理论、重要方法,依托晶体工程和化学多样性为分子铁电材料研究提供有效帮助并构筑分子模型和设计调控结构,以寻求在性能、能耗、环保、柔性等多个角度实现突破,进而合成新型分子铁电材料,为其将来实用化和系统的科学研究提供指导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1999,(3):36-37
一、主要技术内容 宁夏太西煤和灵武不粘结煤储量大,开采条件好,均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化学活性、高发热量、高固定炭含量的特点,经中外专家实验和工业验证,这两种煤是中国制造微孔和中孔发达活性炭的最佳原料煤.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3,(22):17-18
主持单位:四川大学参与单位:贵州瓮福集团重庆中化涪陵化工有限公司安徽六国化工股份公司课题负责人:李军 高纯磷酸及高纯磷几乎是所有高纯精细磷化工产品的源头和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冶金、化工、电子、医药等行业。我国是磷化工生产大国,磷化工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但是产品品种少、档次低,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1999,(18):51-52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项目系国内首创的活性磷钾复合肥,是将磷肥、钾肥、有机物、活性微生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经发酵堆制而成.其具有活性磷、钾,可保护磷、钾不被土壤固定,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抑制作物病害,改良作物品质,促进早熟等多种功能;而且长期贮存不结块、不潮解;所用活性微生物抗逆性强、生长繁殖快,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该项目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便于贮存、运输、施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22,(1):18-19
我国是全球土壤磷盈余颇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40年来农田施磷使土壤有效磷从7.4,mg/kg提高到24.7,mg/kg,在保障粮食增产的同时造成8,500万吨的肥料磷累积在土壤中,相当于约5年磷肥生产总量.目前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粮食作物约20%,蔬菜果树不足10%,主要原因是磷肥-土壤-作物不匹配、过度依赖高浓度磷肥、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2-23
课题针对当前集约化水稻生产存在的水体富营养化、施肥引起氮磷流失、施药造成土壤农药残留、局部重金属超标导致稻米质量安全问题等主要环境问题,开展了以氮肥和农药减量、重金属污染治理、养殖废水回用等农田污染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形成稻田污染控制的技术集成及示范模式3个,建成稻田污染综合防控示范区1000公顷,推广与辐射面积达到1万公顷以上,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课题针对集约化稻田污染综合防控进行了技术创新和集成,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了解辽宁省PM2.5污染状况以及重金属元素分布,2005年在省内选取了5个典型城市进行分季节的采样,并进行颗粒物浓度分析和重金属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典型城市TSP、PM10和PM2.5污染均比较严重,重金属元素分析中Pb和zn的含量比较高,同时得出结论认为重金属元素更易于富集在细颗粒上.最后本文提出了辽宁省PM2.5防治对策以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多方面综述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的毒性,生物活性的影响,较全面地分析了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及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机制和修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6):80-80
重金属是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是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对有效地控制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2,(20):21-22
随着经济迅速增长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其中食物链风险高的毒害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形势尤为严峻。据估计,我国大约有2000万公顷土壤受重金属等污染,每年有1200万吨的粮食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近年来,对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显示,有3.6万公顷耕地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并且土壤污染面积仍处于扩大态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1999,(13):51-52
一、主要技术内容 1.该专题开发出从含Cu-Ni-Zn-Cr-Fe等复杂多组分电镀污泥和不锈钢酸洗废液中综合回收重金属并消除环境污染的化工冶金新技术,Cu、Ni、Zn、Cr回收率高达90%,所得产品为单一金属盐类,形成废物资源回收的良性循环,把我国电镀污泥和其它含重金属废弃物的资源化提高到新的水平,为天津市电镀污泥和不锈钢酸洗废液的社会化集中治理建立了示范工程,其技术路线正确,社会环境意义重大,经济效益明显,具有首创性.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是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是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对有效地控制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24,(7):42-45
<正>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是由众多形态各异的地貌组成,它们经历了上亿年的演变,见证着地球的过去和未来。流纹岩地貌流纹岩是酸性喷出岩,在其流出地表后冷凝形成岩石。由于酸性岩浆中含有较多的SiO2,熔岩较稠,熔岩中的不同矿物质在流动中排列成一定方向,因此形成了具有不同颜色流纹状地貌景观。其颜色多为暗红色或肉红色。流纹岩地貌典型代表:浙江雁荡山。其位于浙东南中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与乐清湾相接,为海积平原。山脉多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海拔一般500到600米,最高峰百岗尖海拔1056.5米。  相似文献   

18.
磷石膏是磷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主要成分CaSO4.目前我国磷石膏排放量已达3000万t/a,仅云南省就达1300万t/a.磷石膏堆放占用大量土地,经雨水浸泡后,其中的可溶性P2O5和氟化物等有害成分通过水体向周围环境扩散渗透,对土壤、水、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磷石膏已成为制约磷化工持续发展的瓶颈,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成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温州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采集温州地区各农贸市场及超市所销售的农产品,共检测8个种类农产品(畜禽肉类、水产品、蔬菜类、蛋类、食用菌、水果、粮食类及茶叶)154份样品,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重金属铅、铬、汞、砷、镉含量。结果表明:2009年温州地区农产品中铅、铬、汞、砷合格率均为100%,镉合格率为94.8%。说明温州地区蓰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不严重,少部分农产品存在重金属超标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12-12,14
1 重金属污染农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该课题率先对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大气沉降、畜禽粪便、肥料农药、污水灌溉及污泥等主要污染源入手,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输入现状和发展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沉降是大多数重金属进入农田土壤主要途径之一;畜禽粪便是Cd、Cu、Cr及Zn等污染物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