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双斑长跗萤叶甲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5个恒温的条件下,利用有效积温法则和"最小二乘法"统计分析计算出新疆北疆棉区双斑萤叶甲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双斑萤叶甲卵期长,卵发育历期受温度影响显著.在19、22、25、28和31℃时,卵期分别为131.2、100.1、73.0、64.1和58.2d.卵孵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8℃,有效积温为1182.2日度,有效积温预测式为N=(1182.2±100.30)/[T-(9.8±1.34)].  相似文献   

2.
褐背小萤叶甲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蓼科杂草是东南烟区烟田的重要为害杂草 ,对烟叶的产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田间调查表明 ,褐背小萤叶甲是蓼科杂草的重要天敌 ,对蓼科杂草具有良好的自然控制作用。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17- 33℃下 ,褐背小萤叶甲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卵、幼虫、蛹、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0 .70、12 .6 6、11.76、11.92℃ ,有效积温分别为 72 .91、14 3.80、5 3.94、5 7.4 5日度 ;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1.35℃ ,有效积温为 370 .80日度  相似文献   

3.
甜菜夜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云 《菏泽学院学报》2001,23(4):23-25,31
在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定了甜菜夜蛾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在15~31℃范围内,该虫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反之则延长.经测定,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23±1.82)℃,有效积温为94.44日度;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96±0.58)℃,有效积温为112.8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为(16.61±0.98)℃,有效积温为34.13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6.32±0.75)℃,有效积温为70.58日度.  相似文献   

4.
日本恩蚜小蜂是烟粉虱的有效寄生蜂,在15、20、25、30、35℃这5个恒温条件下观察日本恩蚜小蜂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卵、幼虫、预蛹、蛹和卵-成虫的发育历期,计算日本恩蚜小蜂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日本恩蚜小蜂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在15-35℃范围内,日本恩蚜小蜂的不同虫态发育历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日本恩蚜小蜂卵、幼虫、预蛹、蛹、卵-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62、8.82、9.00、7.03、8.44℃,有效积温分别为29.10、108.32、14.29、90.59、239.08 d·℃。  相似文献   

5.
采用恒温培养与林间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松突圆蚧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突圆蚧各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龄若虫(6.99±0.23)℃,2龄若虫(8.74±1.06)℃,蛹期(13.08±1.56)℃,雌成虫期(9.44±1.22)℃,整个生活史(10.47±1.03)℃;有效积温分别为1龄若虫208.30℃.d,2龄若虫200.23℃.d,蛹期77.61℃.d,雌成虫期477.80℃.d,整个生活史810.87℃.d。用有效积温法估测松突圆蚧在福建省各县(市、区)和广东部分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估测值与实际年发生世代数基本相符,可作为松突圆蚧监测预警和防治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针对人工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过程中出现的小蜂滞育现象,对其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及敏感光照虫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地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属长日照型昆虫,以老熟幼虫进入滞育状态,但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不同,在18℃时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处于13L∶11D和14L∶10D之间;在21℃和24℃时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变短,处于12L∶12D和13L∶11D之间。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诱导的敏感光照虫态为幼虫期,且以幼虫的后期最为敏感,但整个幼虫期接受短光照对滞育的形成更为有利。通过观察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后在18℃,21℃,24℃和30℃的恒温条件下的发育历期,由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白蛾周氏啮小蜂老熟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60±0.31℃和209.38±8.72日.度。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种蜂长期保存技术和指导商品蜂生产,正确把握放蜂时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靖远松叶蜂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种类.结果表明:1998年,成虫有2个明显的羽化高峰,分别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的繁殖力没有显著差异;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92±2.3 ℃,自然变温下有效积温为81.93±33.3 d·℃;幼雌虫共有7个虫龄;低虫口密度下,幼虫群团为聚集分布;雌蛹历期显著长于雄蛹;各虫态天敌种类较多,以幼虫期NPV病毒控制靖远松叶蜂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温度对咖啡豆象Araecerus fasciculatus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参数的影响,以及昆虫生命活动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其种群数量控制提供依据,本研究在17,20,23,26,29和32℃下,研究咖啡豆象各虫态的发育与繁殖;用线性回归、Logistic模型及“王-兰-丁“模型对温度与咖啡豆象各虫态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拟合;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了咖啡豆象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17~29℃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咖啡豆象幼虫的发育速率逐渐增大,至32℃,发育速率稍微降低。温度为27.43℃时,咖啡豆象幼虫有理论最大发育速率0.493d-1。卵、幼虫、蛹和卵-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60,11.48,7.60和10.55℃,有效积温分别为135.51,523.57,157.09和828.63日度。温度对咖啡豆象实验种群发育和繁殖有显著影响,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较低是该虫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合数学模型可为该害虫的发生危害预测及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报告了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测定的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利用积温法预测了若虫的发生高峰期.结果表明:卵期、若虫期、产卵前期及伞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74±0.46)、(9.95±0.92)、(20.67 ±2.03)和(11.26±0.72)℃;有效积温分别为...  相似文献   

10.
枸杞储藏害虫印度谷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危害储藏枸杞的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试验观察发现,在常温仓储条件下的越冬幼虫死亡率高达86.3%,仅11.1%可化蛹,羽化为成虫.18~22 ℃时印度谷螟成虫、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8.8,9.8,39.4,8.8 d,完成1代需要66.8 d.枸杞干果含水量与幼虫发育历期呈反比,与蛹的发育历期呈正比.卵、幼虫、蛹、成虫及1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9,8.8,11.9,12.5,11.2 ℃,有效积温分别为59.7,481.5,130.4,62.8,692.3 d·℃.印度谷螟在银川地区可发生的理论代数为2.67代,与实际饲养观察的年发生世代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温度是热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量中在热学领域内特有的物理量.仅对建立温度概念的实验基础——热力学第零定律的表述、温标的概念及其分类、以及这段教材的组织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不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控制在工业控制过程中应用相当广泛,在很多情况下温度都需要监控以防止发生意外,并且不同的工作环境所需温度的精度范围要求不一样.采用4种不同测温元件实时采集温度数据并通过单片机对4种不同测温元件所检测温度加以处理显示,以直观了解不同测温元件所检测的温度范围及其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室温对家兔体温的影响。方法根据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热原实验规程对家兔体温进行测定。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室温的升高,家兔体温筛选合格率也随之升高,在20℃~21℃时家兔体温筛选合格率最低(43%),而在24℃~25℃时筛选合格率最高(71%);室温在22℃~25℃时,家兔体温在38.5℃~39.0℃这一组构成比均超50%。结论不同室温对家兔体温的变化有影响,在进行热原实验前的家兔筛选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4.
The temperatureAltitude Test System (TATS) supplies various testing environments. The traditional PID method controls the temperature in TATS TemperaturePressure Cabin (TPC) over a long adjusting time and with a large overshoo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simply, a temperature control strategy with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rresponding factors is presented through a dynamic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TPC temperature change. The TPC temperature descending process is simula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control strategy can allot the proportion of PID heating controller and PID cooling controller in the whole control process and TPC temperature can be controlled at a set point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用混合积分方程与矩量法 ,对磁谐振成像系统中的以LaAlO3 为介质基片的高温超导YBaCuO螺旋线圈的温度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YBaCuO材料的电导率及表面阻抗由增强的两流子模型计算得到 ,与传统的两流子模型不同 ,增强的两流子模型中考虑了超电子的散射和损耗 .将计算所得到的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表明 :与采用传统两流子模型计算得到的YBaCuO的电磁特性相比 ,温度为 77K时 ,高温超导螺旋接收线圈的谐振频率的精度提高了 4 % ,计算得到的无载品质因子的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奥林匹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给出了实测温度场上的混凝土温度应力二维数值解,分析了混凝土温度场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温升效应是磁流变液阻尼器由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工程实用化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长时间连续工作过程中所引发的温升现象会影响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为全面了解磁流变阻尼器在温升效应下的性能变化以及克服输出性能随温度波动的控制方法,分别从磁流变液温度特性、阻尼器温升理论、考虑温度因素的动力学模型和温升补偿控制算法4个方面进行归纳阐述.重点介绍了直线式磁流变阻尼器在温升条件下的研究状况.由磁流变液材料、器件直至系统的角度全面梳理了温度因素对磁流变阻尼器的影响.最后,针对磁流变阻尼器在温升情况下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近年来在研究Bi系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微观结构、探索其高温超导相的形成机理所获得的主要结论,并介绍了在提高Bi系高温超导体的零电阻温度Tc和高Tc相含量以及Bi系超导材料的实用化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新型温敏晶闸管的电学特性,研制出高精度的测温仪通过克服影响测温精度的不稳定因素,降低了仪器误差,使测温仪精度达002℃,灵敏度为0001℃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Ni系低温钢的高温氧化行为,利用Setsys Evolution型高温同步热分析仪对Fe-3.5Ni和Fe-9Ni钢在700~1200℃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子探针(EPMA)、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了氧化物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700~1200℃条件下氧化2h后,Fe-3.5Ni钢和Fe-9Ni钢的氧化增重曲线规律相似,相同氧化温度条件下,单位面积Fe-9Ni钢的增重量低于Fe-3.5Ni钢.随氧化温度的升高,试样表面依次出现团絮状、晶须状和不规则多边形状Fe2O3.氧化分为内氧化和外氧化,内、外氧化层厚度随氧化温度的提高逐渐增加,且900℃是两种钢外氧化层厚度发生突变的临界温度.内氧化层由FeNi3和混合物(FeO+Fe3O4)组成,外氧化层由Fe2O3,Fe3O4和FeO组成,且外氧化层内包裹着尖晶石相NiFe2O4;随着Ni含量增加,NiFe2O4增多并形成连续的薄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