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观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社会隔离对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的潜伏抑制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神经机制.实验1: 雄性Wistar大鼠在PND38-51天被给予2周的社会隔离,然后分别在PND52天及恢复2周群居后的PND66天,即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测定潜伏抑制;实验2: 雄性Wistar大鼠在PND58-71天被给予2周的社会隔离,然后分别在PND72天及恢复2周群居后的PND86天,测定潜伏抑制;实验3: 利用实验1的社会隔离模式,然后在PND52天及PND66天测定其伏隔核的多巴胺水平.实验发现: 1) 青春期社会隔离不影响青春期大鼠的潜伏抑制及伏隔核多巴胺水平,但能诱发成年早期大鼠的潜伏抑制缺失及伏隔核内多巴胺水平的提高;2) 成年早期的社会隔离不影响大鼠的潜伏抑制.实验结果表明: 与成年早期社会隔离相比,青春期社会隔离能诱发大鼠的潜伏抑制缺失,且此行为异常直至成年期后才表现出来,伏隔核的多巴胺可能和参与这一过程的神经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2.
不同枫香种源对淹水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人工模拟淹水胁迫对永康、邵武、南丹、南昌、泾县5个种源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2年生苗生长的影响。经过120 d的淹水处理,5个种源枫香的存活率均为100%,永康、泾县和南昌种源出现了少量不定根,而邵武和南丹种源未产生不定根。淹水抑制了枫香的干物质生产能力,其中对永康种源的抑制效应最明显,淹水胁迫下其干质量只有对照的64%;而对南昌种源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最小,其生物量积累达对照的90%;同时发现,淹水胁迫下枫香种源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和苗高生长变化不大,而根系生物量明显下降,导致根冠比下降,说明淹水胁迫对枫香地下部影响远远大于地上部,从而改变了干物质分配模式。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枫香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淹水胁迫下不同种源枫香根系形态学参数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南丹种源的根系总长(TL)、根长密度(RLD)以及比根长(SRL)均有所增加,这可能是根系在缺氧环境下的一种适应性变化。根据5个种源在淹水胁迫下的生长状况和生物量积累,可以认为南昌和南丹种源较适合在低湿地推广。 相似文献
3.
几种环境因子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泥螺Bullacta exarat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报告了几种环境因子对不同发育阶段泥螺的生存、生长的影响。泥螺为广温、广盐性种类,适温范围为-1.5-33℃。适比重范围,低限为1.010,高限随其发育程度而不同。在海水酸碱度pH=7-8条件下,存活率最高,生长最好。泥螺耐干露能力,随着个体生长,忍耐能力逐渐加强,其干露后死亡的体重消耗率,成螺约为69%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喜阴植物对马耳蕨成熟孢子为材料,研究了对马耳蕨配子体发育4个阶段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从孢子萌发到原叶体阶段,最大荧光(Fm)、初始荧光(F0)、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及光化学萃灭系数(qP)均与发育进程极显著正相关(p<0.001),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与发育进程负相关,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对马耳蕨配子体发育不同阶段荧光特性存在异质性,配子体随发育进程光能转化效率逐渐提高,光合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
为了解芦苇实生苗对淹水胁迫的适应能力与适应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不同的淹水梯度,经过短期持续淹水后测定芦苇实生苗的生物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长与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淹水深度3~6cm内,芦苇实生苗除了MDA含量较低外,其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不淹水实验组(对照组);淹水深度9~12 cm内,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MDA含量较高.这说明小于6 cm的短期持续淹水能够促进芦苇实生苗的生长,淹水超过9 cm则不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电离辐射对不同发育阶段人肺泡的损伤程度及机制,以人源肺泡类器官为模型,通过qRT-PCR、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等生物学方法,比较辐射对不同发育阶段人肺类器官的形态、发育潜能、细胞死亡以及细胞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定型内胚层阶段的细胞较干细胞更耐辐射,辐射引起其更少的细胞死亡;(2)芽尖祖类器官辐射后形态学发生明显变化,出现细胞向外迁移现象,同时随着辐射剂量增加,其逐渐丧失诱导形成肺泡类器官的能力;(3)肺泡类器官辐射后仍保持着原有形态学特征,但7天后,Ⅰ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下调,同时恶性转化相关基因也出现显著性变化,说明辐射对肺泡类器官的功能产生较长期的影响.总体而言,电离辐射对肺的发育有显著性影响,该研究为临床放射性肺损伤及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变化的淹水条件对土壤磷素释放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农业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机理,选择太湖流域宜兴稻麦轮作土,模拟了变化的淹水深度、水土比、不同酸度上覆淹水等,进行了淹水土壤磷释放研究.实验表明:土壤释磷量随淹水深度成比例增加,同一淹水深度土壤吸附/释放磷量出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实验得到一个临界水土比4:1,水土比小于4:1时,淹水中没有Fe2 溶出,且土壤磷释放缓慢,而水土比大于4:1时,磷释放强度增大,上覆淹水中开始出现Fe2 ,且随水土比增大而增加;碱性淹水条件时土壤释磷量大于酸性淹水条件时的释磷鼍,其中上覆水pH9.78时土壤释磷量最大,而pH3.7时土壤总铁和Fe2 释放量最大,但此时释磷量很低,表明淹水中水-土体系Fe2 -Fe2 氧化物氢氧化物胶体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
8.
《青海大学学报》2010,(6)
利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形态测量学系统对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四个年龄组的黄牛肺泡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1日龄黄牛肺泡结构发育良好,但肺泡扩张不充分。不同发育阶段黄牛单个肺泡的面积(MSAA)随年龄增加不断增大(P0.05);单位面积内肺泡数(MAN)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P0.05);肺泡隔厚度30日龄组的(MAST)最大(P0.05),1日龄时最薄(P0.05),180日龄和成年组的肺泡隔厚度厚于1日龄组(P0.05),而薄于30日龄组(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黄牛肺组织近胸膜处的区域有大量似肺泡囊的囊状结构,囊内有许多短小的次级隔,此外肺泡隔内细胞成分以30日龄组最为丰富。单位面积内的肺泡面积(SA)成年组最大(P0.05),其他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黄牛的气-血屏障的算术平均厚度和调和平均厚度均随年龄增加而不断增厚,且相邻两个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10.
对厦门40年生辣木植物各器官发育过程中的热值和灰分质量分数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辣木各器官的灰分质量分数在3.50%~17.52%之间,干重热值在15.00~26.32kJ/g之间,去灰分热值在17.65~27.28kJ/g之间.各器官平均灰分质量分数的高低顺序是叶〉根〉果〉枝〉花〉种子,平均干重热值是种子〉花〉叶〉果〉枝〉根,平均去灰分热值是种子〉叶〉花〉果〉枝〉根;2)随着器官发育,灰分质量分数下降,但叶片例外,老叶为最高.干重热值是粗根〉细根,幼枝〉多年生枝〉二年生枝,幼叶〉成熟叶〉老叶,花蕾〉花朵,果实则随其发育而增加.去灰分热值变化有所不同,随叶片发育而升高,两种热值都是细根最低,种子最高;3)果实发育中的干重热值与灰分质量分数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根、叶器官中有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枝和花中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淹水胁迫对浙江种源鹅掌楸光合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淹水时间处理下,浙江种源鹅掌楸叶片光合特征的变化为:淹水处理2 h后,鹅掌楸叶片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略有增加;淹水24 h后,叶片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则大幅度下降;淹水处理48 h后,3个指标达到最低值,与对照相比,降幅均在80%以上.这表明淹水时间越长,胁迫对鹅掌楸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抑制作用越严重.而胞间CO2浓度变化不同:淹水24 h前下降;淹水48 h后则大幅度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不同发育阶段楠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福建尤溪楠木(Phoebe Bourmei Yang)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含碳率和碳贮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楠木林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含碳率为42.64%-51.45%,表现为成熟林最大,中龄林次之,幼龄林最小,0-100cm土壤层含碳率亦表现出同样的规律;随林龄增大,乔木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贮量均逐渐增加,决定了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也逐渐增大,成熟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210.32t/hm^2,分别是幼龄林和中龄林的1.67倍和1.26倍.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发育阶段阔叶红松林空间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受到不同程度干扰的阔叶红松林群落,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应用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和角尺度描述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阔叶红松林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由先锋树种占相对优势阶段→伴生树种占相对优势阶段→稳定群落结构阶段,群落整体的混交度不断提高;由先锋树种占相对优势阶段→伴生树种占相对优势阶段,群落的结构变化大. 相似文献
14.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
根据东海区(26°-35°00′N,120°00′-126°30′E)大面调查渔获物的凤鲚样本,对东、黄海凤鲚不同发育阶段的食物组成、摄食强度、食物生态位宽度和食物团单个饵料的重量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体长组的凤鲚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凤鲚不同阶段的食物组成随着发育的变化有所不同,根据%IRI分析,桡足类为各个发育阶段的最重要的食物,糠虾类、磷虾类为次重要的类群,随着体长的增加小型鱼类在食物组成的%IRI比重越来越高。(2)凤鲚有两个摄食强度的高峰:幼体组70~100 mm和成体组191~250 mm,平均胃饱满系数均超过10‰。空胃率和体长呈现出负相关关系,随着体长的增加,空胃率不断下降。(3)食物团中单个饵料的平均重量随着凤鲚体长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体长70~160 mm阶段,单个饵料的平均重量都小于10 mg,体长161~250 mm阶段,单个饵料的平均重量均大于30 mg。(4)聚类分析表明可将的凤鲚6个体长组可以分为3组:70~100 mm、101~130 mm、131~250 mm。体长70~100 mm的凤鲚主要以桡足类和幼体类为食,体长101~130 mm的凤鲚主要摄食桡足类、糠虾类和磷虾类,体长131~250 mm的凤鲚主要摄食桡足类、糠虾类和鱼类。(5)凤鲚不同发育阶段食物生态位宽度也存在差异,体长101~130 mm饵料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37,体长70~100 mm饵料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96,体长131~250 mm之间各体长组饵料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5.
16.
淹水胁迫对杨树生物量及生理性状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择3种不同类型的杨树无性系(1-69,NL-80105,NL-80351),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不同程度的淹水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在胁迫条件下3种杨树无性系生物量累积受到明显抑制,冠根比降低,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显著下降,叶片相对质膜透性(RPP)明显升高,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含水量(RWC)降低,无性系之间的各性状表现有所差异,与对照相比,在强淹水胁迫中I-69杨表现最好,其次是105杨, 相似文献
17.
对滁菊进行不同淹水时间处理然后排水,观测其存活率,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随排水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的滁菊存活率发生不同变化,淹水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化程度反映了滁菊受淹水胁迫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8.
用生化抽提细胞质膜蛋白和SDS-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比较gp150突变AK127细胞和野生型KAx-3细胞质膜蛋白的结果显示,各发育时期的AK127细胞和KAx-3细胞在含量方面比较恒定的质膜蛋白组分是68 kD,60 kD,54 kD,50 kD,37 kD,34 kD和31 kD条带,它们并不因为AK127细胞缺失gp150分子而有所改变.发育12 h后,蛋白含量变化最为明显的是45 kD,25 kD,20 kD和17 kD蛋白,由于同时期突变细胞的这些蛋白条带含量没什么变化,推测这些条带的变化与gp150分子有密切关系;同时野生型细胞还增加了两条10~12 kD蛋白条带,这些蛋白可能与gp150分子一样在发育中有表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且与细胞信号传递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淹水胁迫对湖北海棠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湖北海棠耐涝性,并从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角度分析其耐涝机制。【方法】通过人工模拟淹水胁迫,对淹水胁迫过程中湖北海棠生长形态、叶片外观及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淹水处理显著抑制湖北海棠的生长,但淹水30~200 d苗木成活率仍为100%。(2)淹水后叶色转红,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Car)和花青素(Anth)的相对含量比值(m_(Chl)/m_(Car+Anth))显著下降。(3)进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观测发现,处理叶片在O相的初始荧光F_o显著高于对照,在P相的最大荧光F_m显著低于对照,且淹水后在J相处的可变荧光V_j升幅(3.4%~9.0%)大于K相处的可变荧光V_k升幅(3.8%~11.6%)。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叶片单位面积的反应中心数目(RC/CSm)和PSⅡ电子受体库容量(S_m)显著降低,电子由Q_A向Q_B的传递过程受抑制,导致PSⅡ向PSⅠ的电子传递能力降低(Ψ_o和φ_(Ro)),最终表现为综合性能参数(PI_(total))受到显著抑制,而叶片的热耗散(DI_o/CS_m)显著递增。【结论】淹水胁迫显著抑制湖北海棠生长,但并不致死,因此可认为其具备一定的耐水淹能力。虽然淹水对湖北海棠叶片PSⅡ电子受体侧的影响大于供体侧,但叶片可通过增加热耗散比及Car和Anth相对含量比例来降低激发能的产生,以及过剩激发能的伤害,从而提高其耐水淹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人工淹水逆境处理对美洲黑杨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从下述三方面对美洲黑杨16个无性系苗在人工淹水处理后,其生理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1、人工淹水深度对无性系苗生理特性的影响;2、人工淹水持续时间长短对无性系苗生理特性的影响;3、不同无性系苗在遭受淹水胁迫后生理特性的变化,被测定的生理指标包括可变荧光Fv、叶扩散阻力re(S.cm^-2)、蒸腾强度Tr(ugH2O.cm^-2.S^-1)和叶水势Ψ(Bar)。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淹水深度与持续时间长短对16个美洲黑杨无性系苗的生理特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