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出与改制 早在高校科技企业发展问题初露端倪之时,国务院办公厅就于2001年11月1日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问题的通知>,将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发展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为去除校办企业的种种弊端,2001年11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校企改制的必然趋势"后.许多高校都出资设立了代表学校管理校产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3.
邻近扩张打造"大工产业"的成长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问题的通知发出后,大连理工大学同年11月便成功地组建了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并成立了学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相当于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从而明确了学校和企业的责权利关系,校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全进入企业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2001年11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改办、教育部会同国家经贸委等9部委制订的<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清华大学接到教育部的转发文后,立即制订了清华大学贯彻执行"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报教育部批准后于2002年4月开始着手进行校企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后,以国务院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简称“两校试点”)和教育部提出“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指导方针为标志.高校科技产业步入了“发展与规范”的新阶段。近几年来,教育部一方面组织实施“两校试点”和指导高校科技企业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清华大学根据国务院《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制定了自己的校企改制《实施方案》,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产业有较快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成绩卓,引起了社会上甚至国外的关注与瞩目。进入新世纪后,从2001年开始,以国务院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规范校办企业的管理体制试点为标志,高校校办产业进入了一个规范发展的新时期,经过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高校校办产业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企业 ,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发展的方向。2001年11月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体改办和教育部起草的《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的指导意见》 ,启动了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工作。由于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具有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特点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知识更新技术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也使高校科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 ,因此 ,如何对传统的估值方法进行调整 ,使高校科技企业的价值更接近于企业的内部价值 ,已成为高校科技企业改制中的重要课题。一、高…  相似文献   

9.
青岛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全日制在校生3.2 万,设有20多个学院。校办产业立足于服务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不断规范校办企业管理,加速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规范管理积极发展校办企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  相似文献   

10.
10月中旬,清华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清华企业集团董事长荣泳霖对在校企业改制中的工作进程进行了发布,称清华大学根据2001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清华正在推进包括产权关系、人事关系在内的一系列校企改制工作。年内将注册一家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以取代现有的清华企业集团。随后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并称清华校办企业  相似文献   

11.
10月中旬,清华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清华企业集团董事长荣泳霖对在校企业改制中的工作进程进行了发布,称清华大学根据2001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清华正在推进包括产权关系,人事关系在内的一系列校企改制工作。年内将注册一家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以取代现有的清华企业集团。随后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并称清华校办企业名称中“清华”招牌年内摘掉。此消息一出,清华同方的股票连续几日下趺,校企改制又一次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那么,清华同方,清华紫光中的“清华”冠名是否真的会被摘掉?谁说了算?校企改制的试点学校为什么选择了占高校产业总产值近50%的清华北大?引起这么大动静的校企改制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台这样一部《指导意见》?就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李志民副主任。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高校和企业共生体,高校科技产业经历了多轮的规范和调整。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不可回避的问题和矛盾,需认真加以思考和解决。高校科技产业管理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自200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办函[2001]58号《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高校类公司管理模式面临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份,教育部已经正式批复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的实施方案.这标志着自2001年8月份以来,一直为市场所关注的校企改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也为北大、清华校办企业改制拉开了帷幕.根据批准的实施方案,两校分别组建北大国资委和清华大学产业领导小组,代表学校负责行使所有者的职能.同时又成立了北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清华控股公司,经过各自的国资和产业领导小组授权,对两校所属企业享有出资人的权利和行使所有者职能,通过参股、控股,并派出董事、监事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监督.虽然上述指导意见目前仅对北大与清华两校适用,但两校试点一旦获得成功,无疑会对今后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十五”以来,北京大学科技开发与产业工作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为导向,坚持开发与产业工作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原则,结合学校学科特点和产业现状的实际,以人为本、加强服务意识,扎实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校企改制成果丰硕为了贯彻落实2001年1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的58号文件精神,2002年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受托经营管理北京大学的国有资产,对其所拥有的北京大学经营性资产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公司依法享有股东的各项权益,并通过学校的实际影响,确保…  相似文献   

15.
加快科技企业改革推进科技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国务院体改办、国家教育部为推进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决定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进行"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工作,在高校这个老话题添上新内容又热烈议论开了.许多高校把科技企业改制看作是"二次创业"的新起点,掀起了新的一轮"改制与发展竞争光"的高潮.对此,业内权威人士预言:"高校抓‘加快改制,推进发展',二次创业将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16.
浅谈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校办企业得到了较快较好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起步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校办企业暴露出诸多与新体制不相适应的弊端,严重制约着校办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多次强调要进一步规范高校校办企业的管理体制.对现有的校办企业,通过授予国有资产管理权等方式,理明产权关系.建立合理的校办企业投入撤出机制.今后高校投资经营活动应主要围绕转化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原则上不得投资经营非科技企业。这为确保高校校办企业持续健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北京科技大学多年来利用自身资源综合优势创办科技企业,积极推动校有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取得了一定成绩。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逐步规范,北京科技大学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校办企业要想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规范校企关系,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学校对校办企业的投入撤出机制,从而规避学校经营风险。为此,近一年来学校科技产业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校办企业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办企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开始暴露出来。本文针对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对校办企业的改革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学校部分国有、集体企业中进行了改制试点,对新形势下的校办企业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校办企业内部人控制,是另一种形式的内部人控制。它的产生既有教育管理体制滞后,又有高效产业管理模式转变缓慢的原因。校办企业治理结构失衡,导致对经理人约束不力和激励失当。所以,校办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解决、国家教育管理体制、高校产业管理模式和校办企业治理的成功转型是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功能定位不清晰、产权归属不清晰、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对于发展困难的相对劣势的校办企业,应审时度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对于那些发展得不错的高校校办企业,要通过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以更好地适应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定位与市场经济的需要,走出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