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16,(2):6-7
正距离地球1500光年的恒星KIC 8462852有一种奇怪行为——经常不规则变暗,这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猜测:这颗恒星附近可能存在外星人建造的超巨大结构,或许是环绕恒星的很大一系列电池板。但科学家为这个"怪异行为"提出了多种非外星人的自然原因解释,他们还开始运用"艾伦望远镜阵列"探测来自KIC 8462852附近的可能信号。实际上,他们有可能是在"窃听"外星"坟墓"发出的"声音"。致力于寻找外星人的科学家多年来一直认为,通过寻找由高级文明建造的巨型复杂设施存在的迹象,可以  相似文献   

2.
"成功"与"失败" 恒星是一种非常热且能自身发光的天体,大多数恒星的表面温度比厨房烤箱里的温度要高几千摄氏度.例如,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的表面温度为5780开尔文,相当于5507摄氏度.正因为恒星如此炽热,发出如此明亮的光芒,即使距离数万亿千米我们也能看到它们.  相似文献   

3.
一项新研究发现:宇宙中形成的第一批恒星不像当今的恒星这样发出光亮,它们可能是不可见的"暗恒星",暗物质粒子的互相残杀为之供应能量.研究人员称,那些恒星是极其庞大的.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家最近宣布,在另一颗恒星周围发现了第一颗除地球外的可居住行星.这也证实了其他恒星的可居住地带内存在地球大小的恒星。可居住地带是指宇宙空间中距离恒星不远也不近、温度不太高也不太低的区域,这些区域允许行星上存在液态水。这颗恒星——"开普勒186"是一颗非常暗淡的矮星,它位于天鹅座,距离地球大约500光年。"开普勒186"有  相似文献   

5.
<正>探索早期宇宙中的恒星形成是当前天文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南京大学施勇研究团队通过研究2颗"化石"星系来探索贫金属条件下的恒星形成,研究成果表明宇宙原初气体可能无法有效地形成恒星.该研究工作于2014年10月1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杂志(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14/n7522/full/nature13820.html).大约130亿年前,第一代恒星和星系开始形成.这些恒星和星系诞生于宇宙原初气体,由氢和氦两种元素组成,  相似文献   

6.
3颗恒星的星系 太阳是一颗孤独的恒星,在它身旁的4光年之内都找不到其他的恒星,只有很多行星在同一个平面上运行.其实,太阳是宇宙中的一个特例,现在大家都知道宇宙中多数恒星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被称为"双星".但也存在3颗恒星一起出现的现象,例如天文学家在猎户座就发现了一个距离我们1300光年的三星系统——"猎户座GW".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今年3月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9000光年以外的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超级地球".这是一颗冰冷的岩石行星,质量是地球的13倍,在其所在的恒星-行星系统外围区域环绕母恒星运行.其母恒星是一颗红矮星,体积只有太阳的一半大.  相似文献   

8.
训练神经细胞 世界卫生组织将噪声定义为"任何不希望听到的声音".西班牙法律把白天35 dB、晚上30 dB的标准定为舒适的室内声音环境.另一些研究则把合适的声音环境标准定在50~65 dB之间,在此范围之外连续产生的声响会让人感觉不快.不过舒适音量的标准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觉,摇滚音乐会的声音在120 dB以上,但对重金属音乐爱好者来说却甘之如饴.  相似文献   

9.
穿越太阳系,飞向星云和星系,寻找恒星诞生的摇篮,观赏恒星死亡时的最后辉煌,造访宇宙黑洞"怪兽",展望宇宙未来命运……"哈勃"所拍摄的绚丽而具动感的画面带领我们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行星粉碎机     
如果我们说有一种机器可以把地球、火星那么大的行星"磨成"粉末,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痴人说梦,或者那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确有一种天然的行星"粉碎机".这是一种奇特的天体,它可以像粉碎机那样把岩石行星"磨碎"成粉末.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指出,能"粉碎"行星的天体是白矮星. 白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白矮星是"即将死亡"的恒星.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们就是一个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可以把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恒星不断地在宇宙中燃烧,终将会有烧完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1.
<正>许多动物都会"唱歌",谁的歌喉更动听,就好比"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就要看各人的鉴赏品味了……几千年来,人们对鸟类的"歌喉"极为欣赏,认为鸟鸣是自然界中最悦耳动听的声音之一,并对鸟类的鸣唱声赋予"音乐"的美称。在最近的几个世纪里,研究人员一直在对鸟类的声音进行研究分析。例如,17世纪中叶德国学者阿塔纳斯·珂雪将鸟类的歌声用音乐符号转录下来。但鸟类是否将自己的鸣唱视为"音乐",没人知道。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12.
神秘的动物王国是一个美妙动人的音乐世界,那么,动物"音乐家"怎样发出种种动听多变的声音呢?  相似文献   

13.
在探索恒星奥秘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测量表示恒星性质的一些物理量,如恒星的质量、恒星的大小、恒星的表面温度、恒星的光度,还有恒星的光谱型、恒星的化学成分等等.这些物理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量就是恒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家一直认为,大恒星的形成方式与小恒星非常相似。但一项新研究表明,银河系内外的大质量恒星以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复杂方式形成。新研究将迫使科学家重新思考对宇宙中大质量恒星如何形成的理解。研究人员使用极其灵敏的望远镜,对1.8万光年之外名为"W43-MM1"的遥远恒星形成区域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前沿     
《科学之友》2020,(6):4-5
正研究人员发现两处"恒星摇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银河画卷"巡天计划发布一项重要成果。研究人员在银河系中发现两个孕育恒星的巨大分子云,分别命名为"大江分子云"和"凤凰分子云"。此次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权威刊物《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我们所处的银河系是一个旋涡状星系,它的旋臂附近隐藏着一些浓浓的云团,其中一些主要由氢气分子组成的云团就是分子云。分子云是恒星的前身,被称为"恒星摇篮"。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家对恒星的起源所知甚少,但他们的认识正在迅速加深.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惟一可供天文学家研究的星系只有人类所处的太阳系.然而,美国航天局(NASA)2003年夏天开始投入使用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却开辟出更广阔的视野它专门用于接收穿透力强的红外线,从而可以观测厚密星际云团中恒星和行星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欧洲一组天文学家日前宣布,在一颗类日恒星附近发现了3个"超级地球". 法国和瑞士的天文学家们称,他们在智利腊希拉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利用一台尖端的"行星搜寻仪",发现了3颗行星环绕在距地球42光年处的恒星HD 40307周围.  相似文献   

18.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对处于婴儿期的巨型恒星被认为是全等双星,但奇怪的是,它们的诞生时间却相差50万年. 这对新发现的恒星坐落在猎户座星云之中.距离地球1 500光年的猎户座星云就像附近的一个“恒星产房”,忙乱地进行着生产恒星的活动. 观察到这对双星的天文学家们发现,这两颗恒星显示出完全相同的质量和构成成分,使这对恒星上升到全等双星的地位.然而,它们的相对亮度及其他物理特性不同,这表明双星系统Par1802中一颗恒星的形成早于另一颗恒星.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最近观测到宇宙"旋转木马"VFTS102,这是迄今观测到自转速度最快的超大质量恒星,其赤道区域环绕轴心以每秒600千米的速度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作用,如此之高的自转速度几乎能将这颗恒星撕裂。VFTS102非常炽热,是一颗高度发光的恒星,亮度为太阳的10万倍。这颗恒星曾拥  相似文献   

20.
恒星的一生     
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物质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休。在宇宙中,恒星是各种星体中个子最大,最基本的一种天体。一颗恒星的一生,跟我们人类的人生大同小异,可分为胎儿期,青壮年期,老年期和临终期四个阶段。一开始,弥漫在宇宙空间中的星云物质,由于吸引力的强大作用,聚集在一起,再经过漫长时间的收缩,一颗恒星的雏形便形成了。由于这一时期的恒星很像母体中的胎盘,所以,这个时期为恒星的"胎儿期"。处于这一阶段的恒星在吸引力的作用下,又经过数十万年的时间,终于成为一颗真正的恒星。恒星在形成的过程中,由于收缩运动进行得非常剧烈,使得在恒星内部具有很高的压力和温度,从而产生了核聚变反应。在这个反应中,恒星损耗了一些燃料—氢气,而放出大量的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